這道「不能吃」的菜蘊含著老廣們無窮的烹飪智慧!

2020-09-24     美食導報

原標題:這道「不能吃」的菜蘊含著老廣們無窮的烹飪智慧!

蛙,在國人的食譜里總能占有一席之地



導報君語

在國內,「蛙」這個名字對大眾來說並不陌生,當下大街小巷裡的那些時尚餐館,大多有「麻辣蛙」「火爐蛙」等招牌菜式。

事實上,「蛙」也幾乎是國內唯一見到可以公開在菜市場販賣的兩棲類動物——當然,隨著最新公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食用蛙」中的大類「虎紋蛙」也即俗稱的「田雞」,已經不能再售賣了。

不過,作為給廣東人留下深厚回憶的食物,由虎紋蛙做成的名菜「冬瓜燜田雞」依舊為老一輩食客所津津樂道。今天,我們不談吃「田雞」這趟事,就談談為什麼田雞的最佳搭配會是冬瓜。

01

又大又肥的其實是牛蛙

過去,人們提起買「蛙」,大抵不需要區分個清清楚楚;

但是在今天,買「蛙」吃「蛙」都要留個心:根據最新公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目前市場上可以銷售食用的蛙類,僅有「牛蛙」一種,而曾經占據市場大半壁江山的「虎紋蛙」,已經被列為禁售動物。

干鍋牛蛙

所以,過去大家對牛蛙、虎紋蛙傻傻分不清,確實情有可原;但今時今日若是弄錯了,哪可不是件普通事兒了。

牛蛙和虎紋蛙都曾是美食愛好者特別喜歡吃的美味,其中虎紋蛙在廣東又有一個俗名——田雞。部分街坊對牛蛙和田雞分不清,以為牛蛙就是田雞。

其實,這兩種蛙類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品種,無論是體型還是樣子都不同,而且物種產地更是天壤之別。

舶來品——美國牛蛙

我們先從牛蛙的身份說起。個頭巨大的牛蛙是地道的「舶來品」,從它的英文名就可以看出來——American bullfrog(即美洲牛蛙),自然地理分布在北美東部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等地。牛蛙體大肉肥,體重可達0.5—1kg,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虎紋蛙

而田雞則大多數指的是虎紋蛙,自然地理分布在我國南方,也有的地區稱其為黃狗、黃皮等,野生種群屬於瀕危物種,但曾大規模養殖,其肉質細嫩、味美,因此也曾是餐桌常客。

02

廣東的「蛙菜」,就是為「田雞」量身定製

雖然說吃「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有些細心的食客就發現:自從「田雞」被禁以後,廣東的粵菜館裡,就很少再有「蛙」吃了。

「蛙」是廣東人喜歡的美食,但不代表廣東人喜歡時下流行的那些「辣牛蛙」「烤牛蛙」。

目前,廣州市面上有超過300家以「蛙」為主題的餐廳,原材料絕大部分都是使用「牛蛙」,而其中99%都是以麻辣、香辣的川式、湘式做法為主。

與此同時,曾經以蛙入饌的粵菜,包括「冬瓜燜田雞」「沖菜蒸田雞」「啫啫田雞」「生滾田雞粥」「荷葉田雞飯」等,隨著「田雞」被禁後便一夜消失。當下,幾乎沒有粵菜館還有這類菜式,也沒有見過以「牛蛙」來代替「田雞」做這些菜的粵菜館。

有餐飲行家認為,這是因為粵菜里的「蛙」菜,只適合用「田雞」而不適合用「牛蛙」當主材。所以「田雞」被禁,這些菜也只能隨之銷匿。

粵菜之所以獨愛「田雞」,很有可能與古時南方的水田中多產「田雞」,而後古人又為「田雞」量身定做了一些菜式的原因有關。

這些「田雞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如蒸、燜、湯等)突出鮮味,同時這些做法又不會損耗原本肉量不高的田雞肉(如炸、煎,會讓田雞肉縮小和變韌,口感變差非常明顯)。

反之,牛蛙個頭比田雞要大得多,肉量是田雞的2—3倍,但鮮美程度和田雞比較卻要差得遠。因此,牛蛙在一些烤、炸、煎的做法中,肉量肉質損耗不明顯,同時還要以濃厚味道的做法來入味。

故此,粵菜里的「蛙菜」,其實自成一體系,主料「田雞」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口味和風味。而冬瓜,就是能把田雞的這種特性發揮到極致的搭配之一。

03

冬瓜提鮮又嫩滑

眾所周知,冬瓜的味道清爽,無異味也不帶濃甜(個別品種除外),口感可爽可糯(根據烹飪方式不同而不同),所以烹飪可塑性非常大,因此冬瓜既可入湯,也可炒菜、燒菜,甚至是做成經典的菜肴冬瓜盅。

而且從烹飪角度來說,冬瓜還具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吸味,無論是湯的味道,還是醬汁、肉汁的味道,它都能無差別的吸收。所以在做冬瓜菜式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會放太雜的材料。然而許多人也認為,冬瓜雖然吸味,但吸收各種味道後的冬瓜,往往會缺乏惹味的香度,只是單純的「味道豐富」而已。

鑒於這種情況,田雞作為一種非常鮮的食物,能夠滿足「冬瓜求鮮」的這種情況——田雞不僅與冬瓜食性相稱,還可以使冬瓜變得鮮甜。比之於肉類中的白肉,田雞可以使冬瓜更加惹味,而較之於紅肉,又更加淡鮮。

而從另一角度看,冬瓜所具有的田園蔬果香味,也能令田雞的甜味變得清新自然;而在口感上,嫩滑的食感也能令田雞更加滋潤。

總之,以冬瓜提鮮,用量不需很大就能達到效果。因此,這種搭配可以流傳下來並被人們所認同和接受。

圖文 | 馮睿峻

部分圖片來源 | 綜合網絡

編輯 | 某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ODgvXQBURTf-Dn5BU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