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終於擁抱AI,但是好像在吃剩飯?

2024-06-11     鈦媒體APP

文 | BT財經

文 | BT財經

在WWDC的盛大舞台上,蘋果CEO蒂姆·庫克以一段事先錄製的視頻開啟了這場科技盛宴。他興奮地宣布,蘋果將展示一項「意義深遠的新智能能力」。此言一出,全場的氣氛瞬間被點燃,所有人都期待著蘋果在AI領域的新動作。

隨著庫克的引領,蘋果的高管們逐一介紹了支持iPhone、iPad、Mac、Apple Watch以及混合現實頭顯Vision Pro的全新作業系統。這些作業系統都將在7月進入測試階段,並預計在今年秋季正式與用戶見面。這是一場跨設備的智能升級,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加流暢、協同的體驗。

備受矚目的蘋果全新AI系統Apple Intelligence如期而至,它已被深度集成到iPhone、iPad和Mac的新作業系統中。這一系統的亮相,標誌著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作為升級版的虛擬助手,Siri在Apple Intelligence的加持下,將變得更加智能和強大。

蘋果將Apple Intelligence定義為個人智能系統,它能夠充分利用蘋果晶片的強大能力,理解和創建語言、圖像,並在不同的應用之間靈活切換,執行用戶的命令。這一系統的引入,無疑將大大提升蘋果設備的用戶體驗。

然而,這項激動人心的技術並非適用於所有蘋果設備。由於Apple Intelligence依賴於強大的晶片性能和本地運行能力,因此目前僅支持部分高端設備。在iPhone方面,僅有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兩款機型能夠體驗到這一智能系統。而在平板和電腦方面,則要求設備搭載M1晶片或更新的M系列晶片。

此外,蘋果還表示,Apple Intelligence目前僅支持英語,用戶需要將Siri和設備語言都設置為英語(美國)才能啟用。儘管這一限制可能讓部分用戶感到不便,但蘋果承諾將在未來一年內逐步更新功能,並支持更多的語言和設備。

從表面上看,Apple Intelligence的引入無疑是蘋果在AI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為用戶帶來了更加智能、便捷的操作體驗。

看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然而如果深度分析,失望一定會爬滿每個果粉的臉。

吃剩飯的蘋果

在此次WWDC大會上,蘋果隆重推出了全新的AI系統——Apple Intelligence,然而,其功能卻引發了業界和消費者的廣泛爭議。不少業內人士直言,蘋果這次似乎是在「吃剩飯」和「抄作業」。

Apple Intelligence被內置於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等全系統範圍的寫作工具中,包括郵件、備忘錄、Pages以及第三方應用。用戶可以在這些場景中重寫、校對和總結文本,實現一鍵校對語法、調整措辭語氣、檢查錯別字等功能。同時,在「郵件」應用中,用戶還可以查看郵件摘要,並獲得智能回復的建議。然而,這些功能在不少國產手機中早已實現,蘋果此次的更新顯得缺乏創新。

對於手機推送信息的困擾,Apple Intelligence推出了優先通知功能,能夠掃描並總結大量推送的關鍵信息。這一功能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戶的信息處理效率,但仍舊沒有跳出已有技術的框架。

在「備忘錄」和「電話」應用中,Apple Intelligence提供了錄製、轉錄和總結音頻的功能。通話結束後,系統會生成重點摘要。然而,類似的功能在國產手機中早已屢見不鮮,蘋果此次的更新並未帶來太多驚喜。

Siri作為蘋果的虛擬助手,在此次更新中也獲得了較大幅度的升級。它現在能夠在蘋果和第三方應用程式中執行數百種新操作,並有望在後續實現螢幕感知功能。然而,與此同時,國產手機中的AI助手已經在這些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蘋果的Siri升級並未能引領行業潮流。

蘋果與ChatGPT的整合被視為Apple Intelligence的一大亮點。用戶可以在全系統的寫作工具中調用ChatGPT,實現聊天機器人、圖像生成等功能。問題是,這一合作並未能掩蓋蘋果在AI領域的滯後。與此同時,國產手機正在積極探索通過AI Agent讓手機成為真正的AI助理,而蘋果似乎還在追趕這一趨勢。

此外,Apple Intelligence的適用範圍也引發了爭議。目前,該系統主要適用於搭載A17 Pro晶片的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以及搭載M系列晶片的iPad。這一限制使得許多蘋果用戶無法體驗到全新的AI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業界對蘋果創新能力的質疑。

儘管蘋果提出了「私有雲計算」的概念,以確保用戶數據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但這一舉措並未能完全彌補其在AI領域的不足。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在AI技術的應用上已經走在了前列,蘋果似乎仍在努力追趕。

梳理一下,蘋果此次發布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核心能力一個是在所有撰寫文本的場景(蘋果系統自帶APP)中,可以調用ChatGPT的能力進行校對、續寫、改寫等工作;同時能進行文生圖,例如生成表情包啥的;還能總結推送的各類信息,給用戶一個獨立的總結內容;而在備忘錄、電話等應用中,還能利用錄音接入AI,做通話記錄和摘要。

然後,所有國產手機用戶可能會滿臉鄙夷,這不都是華為、榮耀、小米、VIVO、OPPO等國產手機半年前就內置到手機里的AI能力嗎?關鍵,現在這些國產手機都在探索真正通過AI Agent讓手機成為AI助理的事情,到了蘋果這裡,簡單的類似能力還要到明年可能才會發布。

這割韭菜的能力,簡直恐怖。

一家獨大的創新停滯

蘋果在AI能力開發上的滯後,其實是跟iPhone手機以及相關產品在西方市場常年居於壟斷地位有關。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在美國市場,蘋果手機的占有率超過50%,在歐洲市場這個數字也超過40%。

縱數蘋果從2012年之後在iPhone領域的各種科技創新,會發現庫克除了在蘋果的螢幕、晶片和攝像頭上面做文章之外,iPhone的形式和相關的樣子幾乎沒做任何變化。

甚至有兩次iPhone的更新,在螢幕和晶片增長之後,僅是增加新的顏色,單款售價就會上調50~80美金。

而在這樣的不斷循環之下,蘋果的商業模式似乎已經非常穩定,靠著存量用戶不斷更新的市場發展趨勢,給這家上市公司帶來豐厚利潤和長期看好的發展前景。

然而,這種基於絕對壟斷的市場地位,其實並不利於蘋果的創新。

實際上如果不是iPhone15在中國市場的慘敗和在全球市場上銷售量不斷下滑,蘋果不可能想辦法,要把外界的AI能力引入自身iOS體系。

這其實是被逼到一定程度的選擇。

畢竟,依靠壟斷和簡單的創新就能獲取大量利潤的時代生活確實過得很舒服,而這也讓蘋果相關研發人員對於產品創新的定義和想法,有完全不合市場邏輯的地方。

比如今年大力推廣的vision pro,再比如iphone15上的各種不被消費者接受的創新。

蘋果當然在AI時代到來之後一直想辦法應對,但是因為市場壟斷帶來的巨額利潤,讓他們及時錯過了切入AI的好時機。

到了真正想必須應對的時候,他們匆忙端出了一個開源的端側大模型,結果測試發現錯誤率非常高,根本達不到應用的層級,這也讓這一次蘋果發布的AI能力,其實是與ChatGPT共同打造,並相當於向OpenAI支付了大量的使用費所致。

這種現狀的產生,意味著一家獨大的蘋果碰到了創新停滯的這堵牆。

實際上,AI能力的缺失和抄作業的產品設計,並不意味著蘋果在AI領域真正喪失了主動權,但是創新停滯和對此的不重視與不作為,才真正是蘋果現在遇到的大麻煩。

沒端側沒能力

其實此次發布會庫克還沒有說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當下所謂的AI能力與iOS結合,根本上還是一個雲端AI能力的釋放。

因為完全調取的是雲端大模型,也就是ChatGPT的相關能力,這也必須要求蘋果端出一個私人云的概念,以便打消消費者對於自身信息安全的擔憂。

甚至蘋果還對外宣稱,相關的信息安全會嵌入到iOS18的方方面面。而且庫克還表示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跨軟體調取相關其他軟體的能力,共同完成用戶的需求,這種AI Agent的外顯能力在明年才能被放入iOS中。

但其實這句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謊言。

從大模型工作的原理來說,為了保證手機運行的安全,不可能將手機底層的權限開放給雲端的大模型,所以當下所有手機和pc廠商都認同,想實現AI Agent能力,不管是手機還是pc,必須具備端側模型才能完成。

所謂端側模型,就是將雲端大模型小型化,部署在手機或者pc系統中,作為手機和pc系統最基礎AI能力的支持方。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它可以實時調用手機系統最底層的權限,可以實現根據用戶的意圖直接打開各種app,完成用戶需要的工作;另一個是它可以大範圍節省手機的流量。

畢竟頻繁調取雲端的模型,是要頻繁跟雲端的相關服務相掛接,手機流量也會實時在線的消耗;而擁有端側模型,很多基礎的AI能力就可以在端側模型中實施,這樣大大降低了頻繁與雲端模型溝通的頻次,也就降低了流量的使用。

這其實對手機信號向來不好的蘋果手機來說,更具切實的可行性。

但可惜的是,當下沒有任何一個三方端側模型被證實性能優秀,並且已經在手機或者pc端成功部署,且讓用戶產生了強大的使用慾望。

蘋果之前發布的所謂端側模型,因為錯誤率太高,已經被業界所拋棄。這也是為什麼此次號稱蘋果真正擁抱AI的發布會,居然引用的是雲端模型來實現各種AI能力。

相較之蘋果,華為榮耀就顯得非常聰明。他們在自己的手機上各自部署了自己研發的端側模型。就蘋果現在所宣稱的AI能力,華為、榮耀乃至於vivo、 oppo、小米等,其實都是利用自己研發的端側小模型解決的。雖然模型能實施的功能很有限,但是在節約流量和提升效率上,他們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上看,沒有自己端側模型的蘋果顯得非常被動。而接下來想要全方位實現AI Agent的能力,想找到三方模型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馬斯克在蘋果發布AI能力後表示,蘋果不夠聰明,無法開發自己的人工智慧,但卻能確保OpenAI保護你的安全和隱私,這顯然是荒謬的。蘋果完全不清楚把你的數據交給OpenAI後會發生什麼,他們這麼做完全是在出賣用戶。

這其實也說明了,為什麼市場開始對蘋果發布的這一系列AI應用不感興趣,甚至諸多投資者對此次蘋果WWDC公布的AI方面內容感到失望。在發布會後,蘋果股價下跌近2%,市值一夜蒸發580億美元(約人民幣逾4200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4f8975179eea72b9839a4f4b0074e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