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一個小動作,感染新冠病毒風險蹭蹭漲!偏偏很多人喜歡做

2020-02-15     養生雜誌

新的一天,我們繼續關注新冠肺炎疫情。

2月13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了第十九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會上,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國家呼吸疾病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趙金存表示,廣州醫科大學聯合廣州海關及中山五院,從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拭子標本中分離出一株活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據悉,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團隊也同樣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到病毒。

看到這兩個消息,想必大家會擔心:這個發現是不是佐證了新冠肺炎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

據趙金存介紹,患者糞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現象,提示新冠病毒傳播可能有新途徑,但是否會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染,還要進一步研究。

稍後,國家衛健委在當天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回應:

「從糞便中分離到病毒,不意味著糞口傳播就是主要傳播途徑。通過對病例臨床表現分析,不管患者消化道症狀是初發症狀還是併發症狀,發熱、乏力、乾咳仍然是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病毒傳播仍為呼吸道和接觸傳播為主。」

雖然這一發現不代表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發生變化,但我們還是要提防糞便傳染的可能性。

那麼,怎麼切斷糞口傳播呢?衛生間就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

上廁所有這個小習慣,染病風險蹭蹭漲

上廁所時儘量不要帶手機,特別是使用公共衛生間的時候。

手被污染後再摸手機,就可能把病毒留在手機上。這樣一來,即使上完廁所洗了手,再碰手機時還是會沾上病毒。如果你用玩過手機的手揉眼睛、摳鼻子、吃東西,病毒就會趁機進入人體。

所以,建議大家別把手機帶進廁所,除非你能忍住讓它安靜躺在口袋裡。

還有,要養成定期對手機消毒的習慣。

手機消毒法:

可以用酒精消毒棉片,直接擦拭消毒;也可用棉球蘸取濃度為75%的酒精,擠出多餘的酒精,使棉球處於剛好濕潤但又不會滴下酒精來,以防酒精流入手機內部,造成手機故障。

輕輕擦拭手機表面兩遍,除了手機正反兩面外,不要忽略了聽筒、話筒、耳機孔、充電接線孔以及手機的邊縫接合處等。

上完廁所,3件小事一定要注意

1. 使用過的紙巾建議直接沖入廁所,如果不能沖入廁所,要扔到帶蓋的垃圾桶里,並及時清理。

2. 如果用的是馬桶的話,先蓋上馬桶蓋再沖水。

3. 上完廁所,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使用合格的免洗洗手液清洗。

(免洗洗手液注意看成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提示,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應對此次冠狀病毒都是有效的。)

另外,平時衛生間要保持通風,建議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不能自然通風的可採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

地漏口在不需要排水時,可以用蓋子蓋上。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定期往地漏里加水,形成有效堵塞,以起到隔絕的作用。

衛生間這幾處最易沾病毒,

一定要勤消毒

平時要保持衛生間環境和物品清潔衛生,馬桶、便池要勤沖刷,不要留有污物。可用消毒劑對衛生間進行消毒,尤其是以下這幾處:

1. 經常接觸的物體

  • 衛生間內外門把手
  • 洗手台
  • 水龍頭開關
  • 馬桶按鈕、馬桶圈和馬桶蓋

可用84消毒液(按1:100的比例稀釋)或濃度75%的酒精擦拭或噴洒,再用清水擦凈。

2. 地面、便池

可使用稀釋後的84消毒液噴洒、拖拭、沖刷,關門關窗靜置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

消毒後要開窗通風或者打開排氣扇,直至沒有氣味才能使用。

注意:84消毒液不能和潔廁靈混用,否則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

3. 排水口

將一杯約500mL的清水倒進排水口,再倒入稀釋過的84消毒液10mL(約一茶匙),30分鐘後再倒入一杯清水,每周一次即可。

最後,除了上述使用衛生間的注意事項,大家日常生活中還應做到:不喝生水、不吃生食,處理食材、吃飯前一定要記得洗手,這樣才能降低染病風險。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視點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sd6SnAB3uTiws8Kyn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