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管理層大換血,讓年輕人上!原因都在財報里?

2023-12-26     閨蜜財經

原標題:阿里巴巴管理層大換血,讓年輕人上!原因都在財報里?

摘要:AI電商+出海(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428篇原創

阿里巴巴公布了最新財報。

12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CEO、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在親自兼任淘天集團CEO兩天後,宣布對淘天集團管理層「大換血」,讓年輕人上任。

當天晚上,阿里巴巴發布2024財年中報(即自然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止)。

這份成績單相比去年同期表現不錯,但相比同行卻顯得慢了不少,也能解釋為何阿里如今頻頻大動作要改變。

01

截至2023年9月底6個月,阿里巴巴實現:

收入4,589.46億元(約629.04億美元),同比增長11%;

經營利潤760.74億元(約104.27億美元),同比增長52%;

凈利潤596.96 億元(約81.82億美元),而2023財年同期為凈虧損21.69億元;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620.38億元(約85.03億美元)。

其中,值得注意的兩個點,一是經營利潤增長明顯,主要緣於:

二是凈利潤的增長,由2023財年同期的-21.69億元增至596.96億元,主要是由於阿里巴巴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凈虧損減少,及前文提及的經營利潤增加所致。

02

分業務來看,淘寶、天貓依然是阿里巴巴的基本盤。

期內,淘天集團的收入2,126.07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約為46%,同比增長8%。

淘天集團的業務又分為兩大板塊。

一是,中國零售商業:

包括客戶管理收入,同比增長6%,主要是來源於商家廣告投資意願增強,及淘寶和天貓的線上GMV(剔除未支付訂單)輕微增長;

以及直營及其他收入(包括天貓超市、天貓國際及其他直營業務),同比增長14%,主要得益於消費電子和電器品類的收入增長,但這部分收入占中國零售商業收入的比例不足4成。

二是,中國批發商業務,同比增長9%,主要來自付費會員的增值服務收入增加。

6大業務中,增速最快的是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同比增長47%。其中的國際零售商業同比增速更是達66%。

不過,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的收入是以當地貨幣計價,而阿里的列報貨幣(列報財務報表採用的貨幣)為人民幣,因此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但這部分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僅為7%,對總收入的影響較小。

其次是菜鳥集團的收入增速較快,同比增長29%;再次是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同比增長22%;以及大文娛集團收入同比增長21%;而被寄予厚望的雲智能集團,收入增長僅為3%。

03

降本增效下,增速仍被同行狠狠甩開。

2024財年中報顯示,期內阿里巴巴的成本及費用也有所壓縮,營收成本同比微降2%,成本及費用總額同比減少5%。

而11月底,拼多多發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其營收688.4億元,同比增長93.9%;凈利潤155.4億元,同比增長47%。

其中,交易服務收入同比大增315%,在線營銷服務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長39%。

儘管拼多多一直以來爭議頗多,口碑也是兩極分化,但業績超市場預期。其在美股市場,市值首次趕超阿里巴巴,成為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

截至美東時間12月22日收盤,阿里巴巴的總市值為1917億美元,拼多多為1920億美元。

低調已久的馬雲,也罕見回應拼多多市值超阿里一事,稱阿里會變,而AI(人工智慧)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

拼多多和直播電商們步步緊逼,阿里巴巴面臨的問題是同行跑得比自己更快。

04

今年阿里巴巴為了改變,已經「革自己的命」了:1年兩次戰略轉變。

3月,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進行「創辦24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不僅一拆六,並表示要「成熟一個,上市一個」。

然而組織大變革進行不到半年,9月阿里換帥。蔡崇信接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吳泳銘擔任公司執行長及董事。

10月,盒馬和雲智能集團上市計劃被叫停。

11月,吳泳銘發布阿里的新戰略「技術驅動的網際網路平台業務,AI驅動的科技業務,全球化的商業網絡」。

12月初,阿里網絡為聚焦主業進行了大調整(詳見:阿里系大騰挪!轉讓6家上市公司股份)。

1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雲CEO吳泳銘兼任淘天集團CEO,而原本被稱為「阿里最有權力的女人」戴珊離任淘天集團CEO,轉而「協助籌建阿里巴巴集團資產管理公司」。

2天後,新上任4個多月的吳泳銘開始對淘天集團管理層「大換血」:任命了6位年輕管理者,要求淘天集團:「正視現狀,重新創業。」

阿里巴巴這艘大船轉向越來越明朗,一方面是企圖用技術引領變革及驅動平台業務,搶占AI電商市場;另一方面發力海外市場,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技術驅動能否在AI電商時代搶占先機還不好說,畢竟百度等公司也在推進此事。

而海外市場則是電商們的「必爭之地」。

2014年被業內稱為「跨境電商元年」,2023年則被視為中企出海的第三次疊代。

今年前三季度,以「出海四小龍」阿里速賣通、SHEIN、TikTok Shop、Temu為代表的國內跨境電商們,不僅為商家打通了跨境的運營、倉儲和物流「全鏈路」的跨境通道,讓商家實現全託管模式,還紛紛在超快物流、價格補貼等方面加大投入。

卷到海外去,幾乎成為了業內共識。

對於阿里巴巴而言,2024年是大變革後的第一年,也是迎接更大挑戰新的一年。

本文未註明數據均來自於上市公司財報,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e74dbb1350a789d6cbefcd003e4e5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