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父輩手藝,南通「小木匠」登上世界舞台

2022-06-22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傳承父輩手藝,南通「小木匠」登上世界舞台

現代快報訊(記者 嚴君臣)18歲那年從南通職大畢業後,他子承父業,成為了一名小木匠。這五年來,他將所有的時間和激情用來打磨記憶,並一頭扎進定製車間,完成了一件件巧奪天工的定製產品。出身於「木匠世家」的傅澤勛,延續著父輩的夢想,完成了技藝的傳承和創新,並登上世界舞台綻放光彩。近日,江蘇省委宣傳部授予傅澤勛「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稱號。

子承父業,他潛心苦練木匠手藝

傅澤勛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木匠,他老家的房子裡,牆上還掛著祖父曾用過的鑿子、鋸子、刨子等傳統木匠工具。

祖孫三代木工

作為一名老木匠,他的父親時常感慨木匠技術「青黃不接,後繼無人」。讓家人沒想到的是,學習機電專業的傅澤勛走出校門後,並沒有選擇專業對口的工作,而是決定傳承父親的手藝,入職位於通州興仁鎮的南通亞振家居,成為了一名小木匠。對於孫子的選擇,傅林坤非常高興:「我家三代祖傳做木匠,一代比一代好,一代勝似一代,我非常欣慰。」

在鑿子、鋸子、刨子的世界裡,傅澤勛如魚得水,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學徒期間,他跟著師傅苦練鋸、刨、鑿這些基本功。每當師傅講解示範時,他不光聽還用手機拍下來,過後不斷對照視頻反覆揣摩、比較,打下了堅實的木工基礎。

跟著師傅學習了一個月後,他自己從開料、畫線、鑿眼、鋸榫到最後完成組裝,花了整整6個小時,做出了一個小板凳,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件作品。看著小板凳,傅澤勛一下子找到了自信。

基本功——鋸

當時,廠里20歲出頭的年輕人不超過5個。傅澤勛踏實肯干,有廠里師傅和家裡長輩的指點,進步起來很快。他也並不滿足於傳承傳統技藝,開始不斷地尋求突破,將傳統工藝和現代化生產技術融會貫通。

小木匠成長為「老師傅」,在世界舞台大放異彩

熟練掌握基礎木工技藝後,傅澤勛主動要求調到被稱為公司家具製作「特種部隊」的定製車間。一件件巧奪天工的定製成品,讓他堅信「小木匠」也有「大作為」。他一頭扎進了家具圖紙、精巧構件和精湛工藝的海洋中。榫卯結構產品,製作成敗往往都在毫釐之間,多一厘裝不進,少一厘卯不牢,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用鑿子、鋸子在同一塊木材上來回反覆千百遍,他享受著這個創造過程,每每完成一個複雜、精巧的構件都讓他從內心升起無比的自豪感,不斷的錘鍊,「小木匠」迅速成長為遠近聞名的「老師傅」。

記者了解到,傅澤勛先後獲得了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木工項目江蘇第一名、全國第三名,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練、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木工項目金牌指導教練、裁判,首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優秀教練、「江蘇工匠」等稱號;是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南通市十佳青春榜樣;先後擔任全國青聯委員、江蘇省青聯委員、南通市青聯常委等職務,是共青團十八大代表。載譽歸來,他迅速投身到了亞振世賽基地的籌備工作中。他把自己的技藝技能、世賽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基地的學弟學妹們。

近日,江蘇省委宣傳部授予傅澤勛「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稱號。「以心琢物,以技傳世,用心對待每一根木料,用心完成每一件作品,用心教好每一個學員,把木工這門手藝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繼續傳下去。」傅澤勛說。

文章來源於:現代快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dab0d0bfcafb2b4fbd09010f89988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