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系」第三家上市公司要來了:AI+機器人的故事,擬募資60億!

2023-05-29     閨蜜財經

原標題:「海康系」第三家上市公司要來了:AI+機器人的故事,擬募資60億!

摘要:造富(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288篇原創

「海康系」第三家上市公司要來了。

5月25日,杭州海康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機器人」)更新上市申請審核動態,該公司已回複審核問詢函。

去年底,安防龍頭海康威視成功分拆螢石網絡上市,這是一家智能家居服務商及物聯網雲平台提供商。實際獲得募資32億元出頭。

今年3月,海康威視分拆海康機器人衝擊創業板IPO,遞交招股書,擬募資60億元。

作為母公司的海康威視,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均同比下滑超20%。AI+機器人的概念,能為海康威視帶來怎樣新的財富故事?

01

儘管海康威視2022年的業績並不理想,但分拆子公司上市,依然實現了快速造富。

近年來,我國掀起了工業自動化和智能製造的發展浪潮。國內一大批企業湧入這個領域,企圖坐上風口。海康威視也不例外。

2016年,海康威視出資1000萬,設立了機器人有限公司,即海康機器人的前身。

衝擊上市前,海康機器人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更,最終形成海康威視擁有其60%股權,青荷投資擁有其40%股權。

海康機器人股權結構及對下屬子公司的持股情況

而青荷投資是海康威視跟投計劃對創新業務進行跟投的持股平台。

據海康威視跟投計劃參與對象的要求來看,主要為海康威視及其全資子公司、創新業務子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幹員工。

螢石網絡上市之際,青荷投資同樣持有其40%股權。其上市首日收盤,市值約142億元,

目前市值已超270億,半年左右上漲約90%。

海康威視2022年業績不盡人意:全年營收831.66億元,同比微增2.14%;歸母凈利潤123.31億元,不增反降25%。

今年一季度,海康威視的業績並未得到改善,低於市場預期,營收162億元,同比下滑1.9%;歸母凈利18.1億元,同比下降20.7%。

但新財富2023年500富人榜顯示,海康威視的總經理胡揚忠,憑藉兩大上市平台的員工股權計劃,以近80億元財富,今年成功晉級500富人榜單,排名第487位。

如海康機器人能順利上市,胡揚忠及海康威視管理層、核心員工通過員工持股平台,身家有望進一步提升。

02

海康機器人能否複製螢石網絡的造富能力?

海康機器人的官網稱其為「AI賦能智能製造」,擁有AI與機器人兩大熱門概念。

其以直銷模式為主,主要客戶均為3C電子、新能源、汽車、醫藥醫療、半導體、快遞物流、電商零售等領域的企業。

海康機器人的主要業務為兩大板塊: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

機器人視覺是人工智慧的基礎應用技術之一,通過模擬人類視覺系統,賦予機器「看」和「認知」的能力。

海康機器人的機器人視覺業務處於產業鏈中上游。主要是專注於底層算法軟體和硬體技術,擁有機器視覺技術棧,為客戶提供機器視覺產品和算法軟體平台。其產品類別覆蓋2D視覺、智能ID和3D視覺等。

海康機器人的移動機器人也處於產業鏈的中上游,以移動機器人的整機製造及機器人調度系統和智能倉儲系統的研發為主。

據招股書披露,海康機器人2019—2021年及2022年前9個月,其主營業務中,機器視覺的占比最高,在53%—64%之間;移動機器人業務占比次之,在29%—37%之間。

同期,海康機器人來自機器視覺與移動機器人業務的收入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89.05%、92.93%、96.36%和 98.07%。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 統計數據顯示,2019—2021年,我國的視覺市場規模分布為80.06億元、94.12億元和138.16億元;移動機器人市場的市場規模為40.13億元、52.10億元和78.12億元。

其中,海康機器人的機器視覺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16%、10.12%、12.46%;移動機器人市場占有率分別為8.30%、8.55%、11.76%。兩者均為逐年提升,表現不錯。

03

行業競爭加劇,海康機器人面臨產品單價及毛利率波動的風險。

目前來看,不少機器人企業還處於虧損階段,而背靠海康威視的海康機器人已實現盈利。

2020—2021年及2022年前9個月,海康機器人的營收分別為15.25億元、27.68億元和28.1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5億元、4.82億元和4.28億元。

但對比同行,海康機器人的主營業務賺錢能力並不算突出。

2021年,基恩士、康耐視、奧普特的毛利率分別高達82.26%、73.26%和66.51%。同期,海康機器人的機器視覺業務毛利率為46.16%,並不算亮眼。

移動機器人業務方面也同樣如此,2021年海康機器人該業務的毛利率為38.61%,而同行中毛利率高的公司達67%。

海康機器人招股書中也坦言,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動,以及呈逐漸下滑趨勢。

2019—2021年及2022年前9個月,海康機器人的機器視覺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33%、41.45%、46.16%和 49.37%;移動機器人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45%、42.89%、38.61%和 34.63%。

報告期內,海康機器人的各項業務毛利率的波動或下降系由產品結構變化、各業務模式的比重變化、單價成本變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導致。

其中,移動機器人業務受影響較為明顯。

招股書也提示了潛在的風險,若未來公司產品價格持續下行,且降本舉措不能有效對沖價格下行的不利影響,則公司產品的毛利率下降將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而海康機器人既面臨全球領先的競爭對手例如基恩士、康耐視、 AUTOSTORE等,也要應對一些新晉玩家例如奧普特、凌雲光、極智嘉、 海柔創新。未來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貿易摩擦也可能影響海康機器人的利潤空間。

2021年及2022年前9個月,海康機器人穿透後向境外供應商採購的原材料金額占原材料採購總額的比重分別達36.70%和 43.05%,主要為向部分境外廠商採購的集成電路和機電物料。

而報告期內,海康機器人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表現也不佳,分別為-13,827.09萬元、10,280.55萬元、-32,516.58萬元和-39,801.85萬元。

除了擴大生產經營導致的原材料採購等支出增加外,還因擴充員工團隊、產品備貨等因素導致增加了經營活動現金流出。

招股書提示,「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如繼續為負可能導致公司出現流動性風險。」

因此,我們也看到,海康機器人IPO擬募資的60億中,計劃將其中9.3億元用作補充流動資金。

研發方面,報告期內,海康機器人的研發投入分別為3.2億元、3.8億元、4.5億元和4.8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34.11%、25.09%、16.27%和17.04%。

除螢石網絡和海康機器人外,「海康系」旗下還有微影、汽車電子、存儲、慧影、消防、睿影等子公司。如能順利孵化,其造富神話還將繼續。

本文未註明數據均來自於海康機器人招股書,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1d0a47d80620f72b7582c95f9f2a5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