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對》都是誰在玩?答案也許比你想像的更廣闊

2023-09-08     觸樂

原標題:《蛋仔派對》都是誰在玩?答案也許比你想像的更廣闊

在我的固有印象中,《蛋仔派對》這種角色形象可愛、整體風格歡快輕鬆的遊戲,只能吸引特定群體的關注。但在稍微了解過一些數據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固有印象並不準確:2023年8月,《蛋仔派對》的月活躍用戶數量超過了1億。與此同時,遊戲中由玩家自己創作的地圖數量也超過了1億。

這個數字非常驚人,相當於僅8月1個月內,國內每13個人中就有1個《蛋仔派對》玩家。至於1億張由用戶創作的地圖,意味著玩家可能永遠不會窮盡遊戲里的玩法和內容。

上線一年多,《蛋仔派對》已經取得了「兩個破億」好成績

我不禁產生好奇——究竟是什麼人在玩《蛋仔派對》?

問題的答案也不難找,打開社交網站,就能輕易地搜索和被推送到相關的內容。有大量的玩家分享自己在《蛋仔派對》中的故事,他們大都是成年人,在現實中有不同的身份——父母、畫手、程式設計師、普通大學生、職業遊戲主播;他們的故事也充滿了生活酸甜苦辣的氣息——有人生活平穩無波瀾,有人剛剛遠離親朋、來到陌生城市,還有人在職場上受了挫折、想要找到新的謀生方式……而《蛋仔派對》,這個看上去鮮艷、絢爛的遊樂園,給了這些人們共同的安身之所。

線上與線下連結的情誼

《蛋仔派對》首先是一個派對遊戲。相對於其他品類來說,派對遊戲可能更像現實的延展。雖然也有競技和比拼的成分,但從設計理念上看,《蛋仔派對》的很多玩法其實是想還原朋友們在現實中共同遊樂的感覺,而不是像其他多人遊戲那樣存在過多的對抗要素和社交壓力。

再直白一點說,它帶給了人們與現實中類似的、正面的情感聯繫。

可愛的蛋仔們讓玩家上線就有好心情

Up主「羅西瓜」是許多觀眾羨慕的對象。年齡大的觀眾羨慕她有一個可愛的兒子「西瓜」;年齡小的觀眾特別羨慕西瓜有一個能將遊戲場景還原到現實,如同擁有神秘魔力的家長,這是很多孩子夢寐以求的陪伴。

她會和兒子一起玩《蛋仔派對》,準確地說,是「現實真人版的《蛋仔派對》」。西瓜的客廳被改造成了闖關場地,餐桌、椅子、沙發、紙箱……日常隨處可見的物品家具都成了關卡中的一部分。在媽媽的巧手下,「真假地板」「彩道衝刺」等《蛋仔派對》的經典地圖在現實中被一一還原。而西瓜穿著量身定製的蛋仔裝,仿佛真的掉入了想像中的蛋仔島。在一次次跳躍、前滾翻中,遊戲和現實帶來的快樂不再有邊界。

媽媽的巧手把《蛋仔派對》的樂趣帶進了現實

羅西瓜的評論區總有一種溫和的氛圍,以遊戲為媒介,不同代際的人聚在一起,像是半個育兒板塊,又像是半個心情板塊。童心未泯的說:「我也想玩,下一個讓我玩!」感性一點的人說:「好羨慕這樣的家庭氛圍,如果自己的童年,父母也這樣陪伴自己痛快地玩就好了。」

羅西瓜的評論區總是一派歡樂景象

還有一對玩家姐弟講了自己的故事。兩人從小關係十分要好,但後來姐姐要離家去別的城市上大學,兩人不能常常見面,便約定在《蛋仔派對》里繼續相見,在遊戲構建的虛擬世界中縮短現實世界的距離。

這些父母親朋乃至陌生人之間的溫馨回憶,其實是超越遊戲本身的。而《蛋仔派對》這樣的遊戲會把人們的情感進一步放大——畢竟派對遊戲人越多越熱鬧,很多人並不樂意做「獨狼」玩家,即使身邊親友不玩,也會在網上找個「蛋搭子」。久而久之,這些「蛋搭子」也會發展成為線下的朋友,甚至戀人。

在《蛋仔派對》一周年時,我就曾見到許多人與朋友們一起慶祝。其中不乏因為與許多人一起玩,從「社恐」變成「社牛」的人;還有在遊戲中相識、進而成為情侶的人;而更多的人只是單純地紀念遊戲中相互陪伴、收穫快樂的瞬間。

《蛋仔派對》讓陪伴和長情得以超越現實的地理與空間

我想,這種通過「玩在一起」建立的情感紐帶,從陌生到熟悉的珍貴友誼,也許正是《蛋仔派對》乃至派對遊戲不斷吸引玩家的魔力所在。很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討論如今那些更加自我、更有個性的玩家需要怎樣的社交,但本質上說,一切遊戲都需要有人來玩,而玩遊戲的人往往不會拒絕溫暖、快樂與陪伴。人們或許變得謹慎了,但那些情感還在。到了一個合適的環境中,就會萌芽生長。

留給創作的空間

對於玩家來說,在遊戲里獲取樂趣的渠道不僅限於情感聯繫,還有創作慾望。這種創作慾望某種程度上與遊戲設計有關——在玩法相對複雜、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不那麼方便的遊戲里,人們靠著機制「整活」;而在本身就與UGC契合,乃至鼓勵UGC創作的遊戲里(想想「我的世界」「馬造」和「Besiege」吧),玩家的創作更是天馬行空。

在玩家創作層面,《蛋仔派對》看起來不那麼強調玩法的自由度,而是通過「所見即所得」的關卡編輯器(蛋仔樂園)來鼓勵更多人參與到表達中來。從這個角度,它與「馬造」異曲同工。我在遊戲中看到了大量的玩家自制地圖:從設計天馬行空、漂亮無比的「風景圖」,到表達個人情緒的「情感圖」,應有盡有。更重要的是,它為不同年齡、性別、愛好的玩家們提供了一個門檻極低的創作工具:只要你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發揮想像力,讓你的作品吸引到更多人,讓你和朋友們的遊戲始終充滿新鮮感。

《蛋仔派對》儘量降低了一般玩家自主創作的門檻

從地圖設計者的視角來看,地圖中可能暗藏著他們自己想要記錄和紀念的事物。當玩家欣賞這些風景,或者發掘它們背後的故事,就實現了和設計者的交流和共鳴。這是獨屬於創作者的體驗。

在眾多創作者中,我尤其喜歡「浦西可樂」的作品。他的個人風格很明顯,像是《夢境回信》和《夢境迴響》,都有一種非常柔和的夢幻感。我的蛋仔可以在房間裡消磨一個雨天的午後,或者和朋友們在窗外明媚的草坪上野餐。與此同時,透明的魚和輕盈的蝴蝶都在半空中浮動、翩飛……

浦西可樂的地圖有著他標誌性的唯美風格

很容易想到,浦西可樂是藝術專業出身,所以那些風景才如此和諧明麗。他還知道一些製作動畫的技術,這給地圖中的動態細節加分不少。而那種夢幻般的氛圍,有些源於他自己的夢境,有些則是他嚮往的風景。他把自己的很多情緒都寄托在了地圖中。當其他玩家到訪這些地圖,就獲得了與他各種潛藏想法的共鳴。

像浦西可樂這樣表達個人情緒的地圖創作者還有很多。比如「B暴龍戰士」製作的《回爺爺家的路》,復刻了從前去拜訪爺爺時的諸多記憶;「哦耶耶業」的《蛋仔失戀博物館》中彙集了很多情感挫折方面的內容……地圖既是向所有玩家開放的空間,也是作者記錄私密情感的場所。

一些地圖能夠給玩家帶來情感上的共鳴

另一些作者則嘗試用地圖表現更宏大的主題,讓玩家們的旅程有一種敘事感。

《北境之歌》是一張非常特殊的反戰地圖。玩家通關整張圖的過程模擬了從戰亂時代一路走到現在和平時期的過程。蛋仔們在旅途中跨越戰火,走出饑寒,最終見證繁華城市的誕生。人們從中體會到戰爭的殘酷,也有對過去艱難歲月里努力開拓的先驅者的緬懷——在地圖最開始,作者「頹廢小伙」放置了一個小蛋仔。雖然它在形象上是孩子,其實代表著那些未能走出困苦的先輩。許多玩家因此特別希望能舉著小蛋仔一路走到終點,帶它去看看新世界的樣子……

《北境之歌》向玩家展示了殘酷的戰爭場景

至於反映核污水排海的《末輻海》,以及以文物掠奪為主題的《逃出大英博物館》——人們能從其中非常直觀地看到他們想看的東西。

玩家們在現實中關心的議題,很快也會出現在遊戲地圖中

這些地圖均為玩家自製,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下人們所關心的話題,描繪了一個更廣泛意義上、涉及到全社會的圖景。畢竟,玩家雖然在遊戲中尋找樂趣和共鳴,但他們也處在種種現實的變化之中。《蛋仔派對》中出現的諸多探討社會議題、承載正向價值的玩家自製內容,使得這個虛擬世界也反映了人們在現實中秉承的價值,也因此賦予了遊戲更為深刻的社會意涵。

在分享和傳遞中解鎖新機遇

從傳播方面來講,《蛋仔派對》目前的火熱態勢,和越來越多轉向直播蛋仔、遊玩蛋仔的自媒體人是相輔相成的。

這些自媒體人的來源不盡相同。地圖作者很多都有自己的社交帳號,很多玩家也會關注他們出新圖或者是玩自己的新圖。而且,《蛋仔派對》中其實存在一些非常高難度的挑戰圖,比如「長跑酷圖」「一命競速圖」「逃亡圖」以及近期爆火的「Only Up地圖」,很多也是由玩家自製,所以還吸引了一批原本方向是硬核遊戲、電競類遊戲的主播。當然,還有不少從零開始,純粹因為熱愛《蛋仔派對》而嘗試直播的人。

一些高難圖讓勇於挑戰自我的玩家樂此不疲

《蛋仔派對》很火——這當然是這些主播前來為這款遊戲創作內容的第一驅動力,但有時候也不止如此。畢竟,在當下,當主播確實成為了一個職業、一種志向,「成為『蛋仔』主播」也有了更深層的意義。

新晉主播「解憂遊戲鋪」的故事可能比較典型。他給人的感覺是一個風趣又溫情的主播,平時不僅分享自己遊玩《蛋仔派對》的過程,還經常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在各種風景美好的地圖裡打卡拍照,留下這些珍惜的瞬間。

主播身份對解憂遊戲鋪來說,也是一段人生的新旅程

他其實是在之前的工作受挫之後,轉型成為全職蛋仔主播的。此前,剪輯遊戲視頻對他來說是一項獲取收益的副業,主要為不太盡人意的本職工作提供補貼。然而,面對整體工作環境的不景氣時,他發現《蛋仔派對》也許可以為他的職業方向提供更好的機會與前景,因此慢慢轉型成為了專職遊戲主播。

在較為淺層的方面,《蛋仔派對》這樣的遊戲能為現實中感到挫敗的人提供一個放鬆身心的地方,緩解他們的焦慮;在較為深層的方面,更加多元、兼容並包的遊戲環境則為人們提供更多機會和重新認識自己的啟迪。通過遊玩和編輯、分享新地圖,解憂遊戲鋪找到了自己真正擅長,同時也有所回饋的事,這可能是一款遊戲能為現實中的人們做到的最好的事情之一。

其他的一些主播也經歷了類似的摸索過程,最後在《蛋仔派對》中找到了新的機遇。「暮酒啊暮酒」是我刷到的比較可愛和溫和的主播之一,他在對局中一些「把壞蛋變好蛋」的切片非常有趣。在《蛋仔派對》之前,他嘗試過多款熱門遊戲,不過顯然《蛋仔派對》更適合他,他的粉絲也最愛看。現在,他已經成功和平台簽約,漲粉速度很快,主播生涯走上了正軌。「奇妙國國」原本是美食區博主,現在則專注於發布各種「蛋仔派對高能操作」的視頻,也特別受歡迎。不知是否是和美食有淵源,在他的視頻里出現的各種蛋仔,名字總跟食物有關,看起來非常歡樂。

《蛋仔派對》讓奇妙國國收穫了很多新粉絲、新朋友

多樣化的主播類型對一款遊戲和它的玩家來說當然是好事,仿佛自己的遊戲經歷也藉由這些人的展示和分享獲得了相當大的拓展。而且,如果有人能從遊戲中獲得實在的收益和鼓勵,對玩家社區和吸納更多的創作者,從長遠看也是十分積極的信號。

結語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究竟是什麼人在玩《蛋仔派對》?

它已經擁有了兩個「破億」,這意味著眾多年齡、性別、性格、愛好的人們都喜歡它。原因也不難找到:在歡樂、可愛的外表下,《蛋仔派對》為所有人提供了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

作為派對遊戲,它在為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提供樂趣,讓天南海北、興趣愛好不同的人都能和親朋好友一起在遊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仿佛是一個真正的夢幻樂園。

作為創作途徑,它製造出了更多的機會,讓每一個人都能找到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心靈。從這個角度看,它創造的價值甚至已經超越了遊戲本身。

派對遊戲的熱鬧,在於參與其中的人們。正是人們的情感和創造勾連起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讓兩邊都變得更加精彩、美麗、多元。作為玩家,我有時會想像未來《蛋仔派對》會繼續為遊戲內外帶來怎樣的改變,但更多時候,我更願意等待——因為我相信它會變得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ce3b1bca7aa88ff63d3cc5ae4ec0e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