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卻是太祖?

2023-07-01   瀾風說

原標題:為何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卻是太祖?

一般來說,在一個人去世之後,他的親友為紀念他,會在他的墓碑上刻上幾句恰如其分的話。來概括這個人的一生以及他的品格,以紀念逝者,表達感情。

在這不長不短的幾句話里,一般都會說這個人生前對社會,家庭做出的貢獻,並讚揚他性格中好的一面。

逝者為大,這種做法沒什麼問題。古往今來,為表達對去世者的尊敬,都是按照這個不成文的規定來的。無論是生活在草屋裡的平民百姓,還是高居廟堂的九五之尊,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都遵守了這個規定。

不過君主畢竟和普通人不同,死後各種儀式也更加繁瑣。而起廟號就是其中一項。

所謂廟號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太祖」「高宗」之類的,而且不同的稱呼意義也不同。這次的問題便與此相關。為何同為開國之君,劉邦李淵是「高祖」,別的君主大多是「太祖」呢?

「高祖」和「太祖」之間有什麼區別?這兩個廟號背後有什麼隱含意義?

在說這兩個稱謂之前,有一個問題要先和大家說清楚。那就是這兩個稱謂本質上都是廟號,也就是為了死後在宗廟中供奉而起的稱號。有朋友分不清這個稱謂和諡號的區別,在此也特別解釋一下。

首先,廟號是只有君王才能使用的一種稱謂。而諡號的使用範圍就沒有這麼嚴謹,除君王外,后妃,王侯,官員等等都可以使用。

廟號「高祖」和「太祖」之間有什麼區別?

從歷史上來說,廟號中帶「太」,一般都指開國君主。如宋太祖,明太祖等。廟號中有「高」,一般指有非凡功績的君主,而且通常這個功績就是開國立業。因此「高祖」這個稱謂也多為開國之君所用。

同為開國之君,為何劉邦,李淵的稱謂與別人不同?

關於這兩位,我們分開來說。

先說劉邦,其實一開始他的廟號也是太祖。並且這個稱謂給開國君主專用還是從他這裡開的頭。之所以後來又改稱高祖,這是他的曾孫漢景帝的鍋。

當初景帝即位後根據他的功績,給他重上了廟號,改為高祖。並且這個時期也是《史記》的創作時期,因為改廟號的原因,於是書中就把劉邦稱為高祖,他的這個廟號也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接下來再說李淵。他是大唐的開國君主不假,但是他的廟號的確不是太祖。擁有這個稱謂的是他的祖父,李虎。這個人歷經兩朝,北魏時期因戰功身居高位。後來到北周時被封唐國公。可以說,他為後來李淵稱帝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是大唐江山的奠基人。

因此李淵認為這個稱謂應該屬於他,於是在建朝後就將他追封為唐高祖。

歷史上還有沒有不按常理來,廟號特殊的君主?

這個當然是有的。就像漢高祖一樣,明成祖朱棣在廟號上也是經歷了一些波折。

當初他發動兵變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成功當上了皇帝,之後的日子裡就一直為一件事情發愁。那就是怎樣讓自己的皇位更合理。為此,他曾經想到把自己的廟號定位「太宗」。

因為這個稱謂一般是開國後第二代君王的官方廟號,使用這個稱謂就可以顯得他是名正言順繼承的位置。不過很可惜,他不會料到幾十年後另一位皇帝會把他的廟號給改掉,還改成了千古獨一份。這個新廟號就是「成祖」,而改它的人就是嘉靖帝。

這位皇上因為不是正統即位,因此後來有了「入廟之爭」,他想把他的生父移進太廟,為此改動了朱棣的廟號,把他抬高了一級。從這之後,在此之前,「成祖」這個稱謂,都只有他一人使用。如果他能知道這件事的話,想他應該也不會生氣。畢竟他這一輩子,也挺好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