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龍湖:神州第一荷

2019-10-24   中華人APP

對於淮陽龍湖,有"神州第一荷"之美譽。令我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這種情愫,來源於對荷花的愛戀,尤以觀賞荷花之時,這種感懷猶烈。

淮陽龍湖,俗稱城湖,因中華人祖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以龍紀官,曰龍師而得名,1996年柳湖清淤後,因淮陽被稱為龍都而定名。淮陽龍湖僅水域面積就達16000多畝。其氣勢,其規模,足讓杭州西湖、武漢東湖所汗顏。縱觀龍湖,湖水環抱古城,古城屹立水中;湖中有城,城中有湖,當之無愧為"內陸奇觀,中原名珠"。然而,龍湖之大美尤以荷花為勝,"神州第一荷"美譽甲天下,能不萌生感懷嗎?

淮陽古城,荷花為千年古城增添了神韻。若追溯淮陽古城的歷史,自然要上溯太昊伏羲氏。當年,太昊伏羲氏率領部族從成紀逐水而來,發現龍湖荷的果實和根節(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味道鮮美,甘甜爽口,便在龍湖東南的高地居住下來,定都宛丘(現平糧台遺址)。故此,淮陽荷花的歷史至少也可追溯到上古太昊伏羲氏時期,且太昊伏羲氏正是因此地"荷花之美"而定都,自此,龍湖荷花便隨三皇之一太昊伏羲氏而聞名天下,謂之"神州第一荷",當仁不讓。這是我對龍湖荷花最真的感懷。

說及太昊伏羲氏,對人類進步功不可沒。他定姓氏,制嫁娶,畫八卦,以龍紀官,開啟中華文脈。到周武伐殷後,封舜之後裔媯滿於陳,史稱陳胡公,在湖中高地開始建築新城,奠定了陳國500多年的繁榮基業。經過歷代修建,便形成了"湖中有城,城中有湖,城湖共生"的水城形態。也由此,城因水而靈,荷為水添彩,其感懷更頗多

這頗多的感懷之中,少不了對荷花純潔、廉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的感嘆。荷花的品格其實正是包括上古太昊伏羲氏在內的中華先祖的品德的濃縮。上古先祖,盤古開天闢地,三皇五帝往下傳,他們有功於人類,有功於人類文明,更有功於人類進步。同時,他們都以如同荷花一般的品德率先垂範,教化人民,禮樂安天下。從這個高度,"神州第一荷"有一種深厚的不可缺或者無的文化根脈在,這才是最大的感懷。

龍湖美景

如今的龍湖,形成了二十多種原始荷花的生態種群,是荷花的博覽園,也是天然的科研苑。湖中的精品荷花苑,薈萃了全國各地的上百種荷花。每年夏季,龍湖蒲葦飄香,芙蓉爭艷,水鳥翔集,數以百萬計的四海賓朋為"荷"而來,不僅是賞荷,還有運動、休閒、寫生、筆會、攝影,更多的陶冶性情,堪稱休閒福地。透出這些賞荷、休閒、娛樂外,應該感懷一種不禁的情懷,心中自當升起一株聖潔的白蓮花,如莊周夢蝶。而每年一度的"中國·淮陽龍湖賞荷旅遊月",祭拜人祖、蕩舟龍湖、觀賞荷花......極目暢懷外,盡情感懷吧,讓一種精神在骨骼深處勃發力量。

遊人觀荷

啊,荷花!《詩經·陳風》有《澤陂》詩吟唱;建安才子曹植被貶陳國,傾情而作《芙蓉賦》;宋代陳州知府張詠在西柳湖中建起瞭望雨台,滿湖荷色盡收眼帘;當代的周口市政協主席穆仁先先生曾作詩《龍湖荷花賦》,"金花出水塵不染,丹心一片照汗青",絕美的經典詩句絲毫不遜古人於是乎,龍湖觀荷,所有與龍湖荷花有關的古聖先賢,其實都是以荷喻人,以荷喻己,感懷之餘寄深情。

"伏羲靈佑地,龍湖荷韻長,詩經開華章,千年溢清香",就讓龍湖荷花這張名片,真正叫響當之無愧的"神州第一荷"名片吧。龍湖,永遠有民族的基因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