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其實是一部低調炫富指南

2019-08-12     岱岱岱安

這是一篇檸檬味道的內容。

對富裕生活的嚮往,從來都不可恥,可恥的是,總有些YY文學和影視劇作品,把富貴人家的生活,描繪的土掉渣並辣眼睛。

有錢就是飛機遊艇泳池趴?

有錢就是魚翅海參82年拉菲?

有錢就是鑽石高定愛馬仕?

《紅樓夢》用靈魂回答:

當然不是!!

醒醒吧啊喂!!

真正的奢華富貴,不是通過「一克拉以下都是碎鑽」的出位言論博來的。

曹雪芹寫《紅樓夢》,也珠光寶氣,也貴氣逼人,但真正體現賈史王薛家族富貴的橋段,全都隱藏在低調的細節中。

因為富過,所以深刻。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哪些細節中,藏著《紅樓夢》的炫富內核。

林黛玉的窗紗秒殺皇宮裡的府紗

要從《紅樓夢》第40回說起,這一回,貧農劉姥姥第一次進了大觀園,讓讀者能以平民視角,仰視大觀園的日常富貴。

史太君帶著各種主角配角走進林黛玉的瀟湘館,這位從出生富到去世的老太太,表達了對自己外孫女窗紗材質的不滿,並給場所有母胎富貴的女性們,上了一堂窗紗品質實踐教學課。

首先,史太君糾正了孫媳婦王熙鳳關於「蟬翼紗」的說辭,告知眾人,自己選來給外孫女糊窗屜的材料,本名叫做「軟煙羅」。

講真,要跟大家解釋明白「軟煙羅」,還得從王熙鳳的誤讀說起,她說「蟬翼紗」,說明這紗的特點是薄、露、透,跟蟬翼一樣。

「羅」是一種絲織物,「綾羅綢緞」,是四種絲織物的組合。

書里說這種材質可以拿來糊窗戶,說明「羅」有很好的透氣性和透光性。

很多人說唐朝是個開放的時代,唐畫中的女性服飾輕薄且暗藏小心機。

《簪花仕女圖》中的女性,大都著一種透明度達70%的罩衫,這種罩衫的材質,就是羅。

1987年發現的法門寺地宮中,挖掘出了厚度為0.06毫米的絲織品,是唐代武則天時期的御用品。

《紅樓夢》成書是在清朝中前葉,這時距武則天時代,已經過去了近千年,絲織技術應該疊代了多個版本。

曹雪芹家從他太爺爺開始,就任江寧織造,所以曹雪芹是見過頂級絲織品的。

也因此,曹雪芹對於「軟煙羅」的描述,寫實且細緻。

這種蠶絲材料,在清代,有且只有四種顏色。

分別是:雨過天青色、秋香色、松綠色和銀紅色。

這四種顏色一列出來,逼格瞬間躍升,比起什么姨媽色、爛櫻桃色美好了不止一點半點。

松綠色和銀紅色很直觀了,即便想不出來具體的顏色,腦海中總有個大概的色系出現。

而雨過天青色和秋香色就厲害了。

雨過天青,這個顏色的出處,就透著文化品位與皇族貴氣。《五雜俎》中記載,五代後周世宗柴榮為定製瓷器,提出了: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的上色要求,從此,有了雨過天青色。

到了北宋時期,五大名窯之首汝窯出現,雨過天青色慢慢變成了人們對汝窯顏色的特指,當然了,汝窯並不是只有這一種顏色。

《紅樓夢》中的「軟煙羅」以雨過天青作為顏色,本身就說明了這種材料的珍貴與奢華。

再說秋香,不要跑錯片場,不是這個秋香。

秋香色是秋天的顏色,秋天是什麼顏色的呢?草色開始又綠轉黃,「香」這個字又點明了,花還未開敗,所以不是深秋,而是初秋,初秋的話,綠色略略壓過黃色,就是色譜上某個黃不拉幾、綠不溜丟的顏色。

本來是個不太好言傳的顏色,用一句「秋香」,感官意蘊就來了。

書里說,這種材料要比皇宮裡正在用的府紗更珍貴,皇帝用不上的,賈家有,且被扔在庫房裡差點遺忘。

這還沒完,史太君又淺淺一句話,把「軟煙羅」這種材質的觸感勾勒出來。

這種材料,除了做窗紗,還能作被面和帳子。

做被面的話,就是今天能夠買到的上等蠶絲被,感興趣可以看看優質蠶絲被的價格,再想想,這種價格的製品,賈家是拿來給外孫女糊窗戶用的。

富貴不富貴,有品沒有品,有心的人,都能體會。

可以可以,酸了酸了。

有時候手欠點開某些YY文學,看裡面各種描繪主角家裡富貴滔天,動輒黃金窗框、金絲窗紗,沒的讓人目瞪狗呆、無fuck說。

不過,可以原諒,畢竟想像力也要有生活經歷作為基礎嘛。

榮國府的擺件和茶具,低調散發著錢的氣息

還是《紅樓夢》第40回,史太君們溜達到了薛寶釵的蘅蕪苑,因為薛寶釵不是個拜金女孩兒,居所風格素凈。

史太君表示年輕女孩子不能一副守寡姿態,讓自己的心腹丫鬟鴛鴦給薛寶釵送了三樣體己珍藏。

其中有一個「墨煙凍石鼎」,聽起來平平無奇,知道真實價值後,一定會淚流滿面的。

凍石,是青田石的一種,青田石是中國四大名石之一。

在清代,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時,大臣將一套青田石刻「寶典福書」印章敬獻給他做壽禮。

能夠被當做送給皇帝的禮物,固然有著藝術加工價值的加持,但也說明了凍石這種材質,本身是珍貴的。

不然人工雕刻技藝再好,你弄塊土坷垃試試,看看乾隆皇帝會不會宰了你祭天。

這尊「墨煙凍石鼎」,應該是用黑青田雕刻的鼎,自帶水墨煙雨圖氣質。

整個《紅樓夢》中,一共提到過三件凍石製品。(單純根據讀書的記憶進行的統計,如有遺漏,歡迎指出)

另一件凍石製品,出現在第38回,說林黛玉揀了個小小的「海棠凍石蕉葉杯」。

蕉葉杯是古代一種標準制式杯子的統稱,我們今天看到的蕉葉杯,都是瓷質的、有芭蕉葉紋路的杯子。

但林黛玉使的蕉葉杯,是用凍石雕制而成的,凍石具備半透明的特質,要很好的凸顯材質特色,就不可能走常規路線。

蕉葉杯,在更早之前,是「曲水流觴」的標配,這種杯子,形如一片有弧度的蕉葉,浮在水上,隨水流而動,是風騷文人們搞海天盛筵時,最喜歡的杯子。

而海棠凍石,說明了林黛玉的杯子,是用海棠色的凍石所制。

這種杯子,要文藝有文藝,要價值有價值,在意境上,比什麼汝窯、哥窯更不食人間煙火,富貴人家,貴氣都在不經意間。

第三件凍石製品,出現在第72回,說賈璉詢問鴛鴦,史太君的一個「臘油凍佛手」在哪裡。

這個物品,被各種紅學研究者研究個底兒掉,但我並不想從深層次挖掘什麼了不得的內涵,只想單純說說這件器物的價值。

賈璉說,這個臘油凍佛手,歸屬於古董房,也就說,這不是一件小說所處時代的當代製品,這是一件當時的古董。

蠟油凍,就是蠟油色的凍石,會被做成佛手形狀,應該也跟凍石自身的色澤有關係,佛手,長這樣。

可以推測這是一枚古黃白凍石製品,這樣的材料,在現代,已經很難採獲到大塊了。

材料珍貴、形狀有佛教寓意、又是古董,但賈璉和鴛鴦聊起來,稀鬆平常,可以想見,賈家這種品質的古董,隨處可見。

這樣不是富貴,還能是什麼呢?甚至富貴的低調,富貴的有文化品位。

用西藥、使西洋物件,賈家的國際化生活

《紅樓夢》第52回,丫鬟晴雯因傷寒臥床,吃了幾副中藥也不見好。

賈寶玉先是取了鼻煙給晴雯嗅,通鼻腔。鼻煙在很多現代人看來,是一種非常滿清風格的用品。

其實,鼻煙是如假包換的舶來品,17世紀流行於歐洲,到了乾隆時期,鼻煙開始普及。清康熙時期,鼻煙曾經被當做皇室賞賜權臣的高規格物品。

曹雪芹家在雍正六年被抄,他能夠在書中寫賈寶玉用鼻煙,就說明康熙年間,年幼的他,曾在家中見過此物。

而放在《紅樓夢》中,恰好說明了賈家是備受皇室器重的,賈寶玉隨身就帶著鼻煙,且不吝給丫鬟使用,說明鼻煙在賈家不屬於稀有物品。

多說一句,賈寶玉使的鼻煙叫「汪恰」鼻煙,在清朝,屬於頂級鼻煙品牌。

另外賈寶玉用來盛放鼻煙的鼻煙壺,就更有意思了。

鼻煙壺被存放在玻璃扁盒中,鼻煙壺本身是琺琅材質的,上面印著黃髮赤身的女子,兩肋還有肉翅。

這個描述很明確了,是個巴洛克風格的西方裸體天使。

這種鼻煙壺,在清代,普通人只有兩種途徑能夠獲得。

一是由國外傳教士獻給宮廷,再由皇室賞賜給權貴。二是有門路跟外國人進行密切交往,直接由老外代購而來。

能觸及這兩種途徑的,在閉關鎖國的清代,非富即貴,甚至有時候,單純的富或者貴,都不行,只有二者兼具,才夠格。

吸了鼻煙的晴雯,鼻腔通了,但還是頭疼,於是,賈寶玉派人去嫂子王熙鳳處,要了一味西藥。

這是一種外用藥,書里說名叫「依弗哪」,應該是個音譯名。

據說有人考證,這個「依弗哪」,是來自法國的麻黃素藥品(ephedrine),專治頭疼。

當然了,這也是一種平民望塵莫及的西洋藥品。

這種舶來品,在《紅樓夢》賈家,不說隨處可見,總歸是比較日常。

富貴,往往就隱藏在這些細微繁瑣的角落裡。

富過的人寫富貴,絕不會滿口鑲金鑲玉。

最後,留一個小尾巴,賈府開宴時,有道菜叫「茄鯗xiǎng」,看起來就是道小鹹菜,但整個烹飪工序,堪比米其林三星品質,有品位的富貴人家,真的不是每天吃澳洲龍蝦,很多時候,平凡的食材,才能體現老錢家族的飲食修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4VUt2wBvvf6VcSZ0M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