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來自一位700分高分學霸的學習經驗,詳細到學霸的日常學習小計劃,快拿起小本本記重點咯!
早讀及之前
(6:50 - 8:00)
我從高一就開始住校,每天早上6:25左右起床洗漱,然後6:35去食堂吃飯,吃飯大概花費20分鐘左右的時間,然後馬上開始記英語單詞或句子。
把語文與英語輪換著來:
如果今天早讀是語文,那在早讀開始前先花20分鐘看英語;
如果今天早讀是英語,那在早讀開始前先花20分鐘背語文:包括看字音字形、成語、背誦某些段落等。
聽課注意事項
(8:00 - 12:00)
上課時,老師講題或講任何東西必須認真聽,即無論你知不知道的都要聽,知道的加深記憶,達到熟練的程度,而且你還可以適當的在腦海里拓展一下,與這個知識點有聯繫有差別的是哪個點??
不知道的或比較模糊的先聽懂,然後再記筆記,不要邊講聽邊記,這是非常蠢的。要是沒有時間記,那就下課後找同學借一下筆記,寫到自己相應的地方,在記這個過程中你又可以記憶一遍,再次加深理解與記憶。
現在我說一下為什麼我要強調懂了依然要聽老師講??為什麼懂了,會了還是要加深記憶???
答:高考的本質是什麼? 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儘可能得最多的分!!
在規定的時間內儘可能得最多的分。那就是說你需要保證質量(做對題)的前提下,儘量多的做題。而怎樣才能達到既能保證正確又能縮短時間呢??就是儘可能的對每一個知識點熟練、熟悉、記憶深刻,所以你需要抓住每一次加深記憶的機會,時間是極其寶貴的。
現在呈上我的四字真訣:懂會熟快。(最根本、最核心的理念)
懂:指的是你需要完全懂那個知識點,那個題以及其涉及到的知識點。
會:指的是你能做出來,不會出錯。
熟:指的是能對知識點以及相關題型做到熟練,把反應時間,做題時間大幅度縮減,但仍然能保證其正確。
快:指的是在熟的基礎上,再次提升速度。即保證正確的前提下,做題時間再次大幅度縮減。
上課是決定學習成績的基礎,也就是說,自習、補習的前提,都在於上課的效果如何。提升上課的效率,還要避開對老師的敬畏感以及對上課的退縮性,多和老師互動。
譬如在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往往會提問或者是鼓勵學生髮言,那麼在這種時候,不要畏懼退縮,即便英語口語不算流暢,也要積極的與老師交流互動,然後在不斷的交流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直面問題,從而能夠解決問題。
請珍惜每一次加深理解與記憶的機會,每一次都請認真對待。這樣才能在考試中發揮分秒必爭的實力。
中午放學到上學前的時間
(12:00 - 14:00)
中午放學後別忙著離開教室,請在教室呆20分鐘左右,因為現在食堂等吃飯地方人很多。所以你需要充分利用這20分鐘,你可以看英語或做幾個題都可以。
我一般是默寫英語作文句子、句型等,有時也做點別的題。然後去吃飯,這下人少了,吃飯快。回寢室睡覺(學校允許的話),別說你要去繼續學習,在這麼高強度的學習下,你必須休息30-40分鐘,因為下午和晚上還要繼續戰鬥。
中午的休息是為了保證下午高效率的學習。中午不休息,下午與晚上效率比較低,你至少會浪費3個小時的代價,以及聽老師講課都是迷迷糊糊的。
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學習,不僅放鬆了身體與大腦,而且學習效率更加高,學得更好。
要極度注重效率、效率、效率,每個小時你充分利用了多少分鐘?有多少分鐘你是用心了的? 你應該保證自己的效率至少在80%以上,即每一分鐘都要有用,無論你是學習還是休息。
然後注意休息、休息、休息,腦袋學疲勞了就停下來5—10分鐘休息下,出去看看,吹吹風,換下思維,保證下一個45分鐘高效。
我們來做個計算題:高效=60分鐘X85%=51分鐘,即頭腦清晰下,可以保證高效。頭暈腦脹、精力不集中等低效=60分鐘X50%=30分鐘。
這就是差距……
那就是說我你一天學15個小時,還沒有別人學10個小時學得多學得好,而且別人還比你玩得好。這就是為什麼你看有些人比你玩得好,成績還甩你18條街……是因為人家實際付出的有效時間比你多,得到的成果當然比你豐厚。
下午放學
(17:00)
下午放學後同中午放學一樣,就是說晚走15分鐘,早到10分鐘。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來學習。
注意一定不要為了合群而早走晚到,對於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通過高考考上大學才是王道,一切都要為你的學習讓步,至少目前對於你來說是這樣的。
在這強調一下碎片時間的重要性。在高中激烈的競爭中,如果將各種因素來作為比較的標準,那麼學習時間毫無疑問占有極大的比重。在上了高中之後,首先要克服一點刻板印象,那就是只有在上課、自習的時候才是學習時間,而課間、休息、吃飯的時候都是可以完全放鬆,不適合學習。
不是這樣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學習,時間就是金錢!在上廁所的時候,等車的時候,坐車的時候,這些零碎的時間要利用起來,就算只有十分鐘,背二十個單詞,六次不就是一個小時的許欸小時間了嘛。
學會將零碎時間高效利用起來,本質上也是增加高中階段的「可用」學習時間。可用的點在於,一是時間的延長,二是利用效率的高低,所以要想從一開始就把握住自己的學習優勢,那麼對於時間的高效利用必不可少。
晚上的時間安排
(19:00 - 22:30)
先完成老師當天安排的作業,至少我自己的前四科優先完成。然後在晚上10點30前還有時間,那就完成化學,要是還有時間就完成語文。
一旦到晚上10點30開始,我必須進入每日的複習狀態,把當天老師講的東西與筆記全部理解與記憶一遍(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點就背一遍(比如生物、化學、英語等有些需要記憶的)。這也是為了做到:懂會熟快。
而且你每天不做這個複習,你的筆記做來幹嘛??筆記做來就是要看的,要理解的,要背的。而不是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
假設前面4科都沒做完怎麼辦?? 那就先完成每日複習,然後再來做,反正每日複習就是不能被打斷。晚上11點30開始睡覺。
好了,一天就這樣結束了。然後日復一日的重複。
周末及放假
建議一定要有適度的玩、玩、玩,放鬆、放鬆、放鬆,這樣你下個星期才有足夠的精力來學習,才不會學習疲勞,這樣才能高效。
我這套時間安排見效比較慢,一般要3個月左右才能見效,但是你會發現有一次考試你的所有科目都上來了,然後就一直穩步上升。
請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因為感覺你的基礎比較弱,所以建議多補一補基礎,不懂的就去問老師,一直問,問同學,就是要把基本的東西搞明白。如果自學比較困難就建議你補課,線上線下都可,我個人比較喜歡在包學習軟體上看必刷課,之前我高中的時候數學的三角函數比較差得分低,我就去包學習上刷課刷題,用休息的時間惡補。那個專題課講的是真挺好的,知識點理的特別細,考點啊解題方法思路啥的也歸納的很好,對我幫助挺大的,在包學習學完後我三角函數的題每次考試都能拿下了。另外包學習上也還有很多其他的課,高三複習的同學還可以看看複習的專題課。
ps:座位調整時儘量爭取挨著願意幫忙的學霸,預定四五個御用學霸,不要總是問一個人,別人有自己的事兒需要做,多問老師,無論多麼基礎的多麼蠢的問題都要問,不然考著了,你的分就沒了,你的分重要還是面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