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圖基礎知識,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技術,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

2020-05-03     科技智能製造

一、標準公差

1.標準公差等級:確定尺寸精確程度的等級。國家標準設置了20個公差等級。

2.公稱尺寸分段 : 從理論上講,同一公差等級的標準公差數值也應隨公稱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尺寸分段後,同一尺寸段內所有的公稱尺寸,在相同公差等級的情況下,具有相同的公差值。

二、基本偏差

1.基本偏差及其代號

基本偏差——國家標準《極限與配合》中所規定的,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於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基本偏差的代號: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字母表示孔的基本偏差,小寫字母表示軸的基本偏差。

2.基本偏差系列圖及其特徵

(1)孔和軸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對零線基本呈對稱分布。

(2)在基本偏差數值表中將js劃歸為上偏差,將JS劃歸為下偏差。

(3)代號k、K和N隨公差等級的不同而基本偏差數值有兩種不同的情況(K、k可為正值或零值,N可為負值或零值),而代號M的基本偏差數值隨公差等級不同則有三種不同的情況(正值、負值 或零值)。

(4)代號j、J及P~ZC的基本偏差數值與公差等級有關。

三、公差帶

1.公差帶代號

孔、軸公差帶代號由基本偏差代號與公差等級數字組成。

例如:孔公差帶代號 H9、D9、B11、S7、T7

軸公差帶代號 h6、d8、k6、s6、u6

2.圖樣上標註尺寸公差的方法

公稱尺寸與公差帶代號表示

公稱尺寸與極限偏差表示

公稱尺寸與公差帶代號、極限偏差共同表示

ф 40G7隻標註公差帶代號的方法(適用於大批量的生產要求)

只標註上、下極限偏差數值的方法(適用於單件或小批量的生產要求)

公差帶代號與極限偏差值共同標註的方法(適用於批量不定的生產要求)

3.公差帶系列

機械製圖基礎知識,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技術,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

四、孔、軸極限偏差數值的確定

1.基本偏差的數值

(1)基本偏差代號有大、小寫之分,大寫的查孔的基本偏差數值表,小寫的查軸的基本偏差數值表。

(2)查公稱尺寸時,對於處於公稱尺寸段界限位置上的公稱尺寸該屬於哪個尺寸段,不要弄錯。

(3)分清基本偏差是上極限偏差還是下極限偏差。

(4)代號j、k、J、K、M、N、P~ZC的基本偏差數值與公差等級有關,查表時應根據基本偏差代號和公差等級查表中相應的列。

2.另一極限偏差的確定 :可由極限偏差和標準公差的關係式進行計算。

軸 es=ei+IT 或 ei=es-IT

孔 ES=EI+IT 或 EI=ES-IT

3.極限偏差表: 由公稱尺寸查行,由基本偏差代號和公差等級查列,行與列相交處的框格有上下兩個偏差數值,上方的為上極限偏差,下方的為下極限偏差。

五、配合

1.配合制

(1)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2)基軸制配合: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2.配合代號

國標規定:配合代號用孔、軸公差帶代號的組合表示,寫成分數形式,分子為孔的公差帶代號,分母為軸的公差帶代號。

如φ50H8/f7或φ50 H8/f7 ,其含義是:公稱尺寸為φ50mm,孔的公差帶代號為H8,軸的公差帶代號為f7,為基孔制間隙配合。

3.常用和優先配合

國標在公稱尺寸至500mm範圍內,對基孔制規定了59種常用配合,對基軸制規定了47種常用配合。這些配合分別由軸、孔的常用公差帶和基準孔、基準軸的公差帶組合而成。在常用配合中又對基孔制、基軸制各規定了13種優先配合,優先配合分別由軸、孔的優先公差帶與基準孔和基準軸的公差帶組合而成。

六、一般公差——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1.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概念

線性尺寸一般公差是在車間普通工藝條件下,工具機設備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證的公差。在正常維護和操作情況下,它代表經濟加工精度。

國標規定:採用一般公差時,在圖樣上不單獨注出公差,而是在圖樣上、技術文件或技術標準中作出總的說明。

2.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標準

(1)適用範圍:既適合於金屬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適用於一般衝壓加工的尺寸,非金屬材料和其他工藝方法加工的尺寸也可參照採用。國家標準規定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適用於非配合尺寸。

(2)公差等級與數值:f(精密級)、m(中等級)、c(粗糙級)和v(最粗級)。

3.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表示方法

在圖樣上、技術文件或技術標準中用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標準號和公差等級符號表示。例如,當一般公差選用中等級時,可在零件圖樣上(標題欄上方)表明:未註明尺寸按GB/T 1804-m。

七、溫度條件

《極限與配合》標準中明確規定:尺寸的基準溫度為20℃。

規定的含義:圖樣上和標準中規定的極限與配合是在20℃時給定的,因此測量結果應以工件和測量器具的溫度在20℃時為準。

八、公差等級的選用

九、配合的選用

1.配合制的選用

(1)一般情況下,應優先選用基孔制。在有些情況下可採用基軸制。

(2)與標準件配合時,配合制的選擇通常依標準件而定。

2.配合種類的選用

一般情況下通常採用類比法。步驟:

(1)首先根據使用要求,確定配合的類別,即確定是間隙配合、過盈配合,還是過渡配合。

(2)進一步類比確定選用哪一種配合。

(3)當實際工作條件與典型配合的應用場合有所不同時,應對配合的鬆緊做適當的調整,最後確定選用哪種配合。

配合類別選擇的基本原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tzS53EBnkjnB-0zd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