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傳動基礎知識,蝸杆傳動的組成,蝸杆傳動的分類

2020-05-05     科技智能製造

一、蝸杆傳動的組成

蝸杆傳動由蝸杆和蝸輪組成,通常由蝸杆(主動件)帶動蝸輪(從動件)轉動,並傳遞運動和動力。

1.蝸杆結構

蝸杆通常與軸合為一體。

2.蝸輪結構

蝸輪常採用組合結構。

二、蝸杆的分類

三、蝸輪迴轉方向的判定

1.判斷蝸杆或蝸輪齒的旋向

右手法則:手心對著自己,四指順著蝸杆或蝸輪軸線方向擺正,若齒向與右手拇指指向一致,則該蝸杆或蝸輪為右旋,反之則為左旋。

2.判斷蝸輪的迴轉方向 :

左、右手法則:左旋蝸杆用左手,右旋蝸杆用右手,用四指彎曲表示蝸杆的迴轉方向,拇指伸直代表蝸杆軸線,則拇指所指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為蝸輪上嚙合點的線速度方向。

四、蝸杆傳動的主要參數

1.模數m、齒形角α

蝸杆的軸面模數mx1和蝸輪的端面模數mt2相等,且為標準值。

蝸杆的軸面齒形角αx1和蝸輪的端面齒形角αt2相等,且為標準值。

αx1=αt2=α=20°

2.蝸杆分度圓導程角γ

指蝸杆分度圓柱螺旋線的切線與端平面之間的銳角。

γ =arctan(z1 px /πd1 )=arctan( z1m / d1)

3.蝸杆分度圓直徑d1和蝸杆直徑係數q

切制蝸輪的滾刀,其分度圓直徑、模數和其他參數必須與該蝸輪相配的蝸杆一致,齒形角與相配的蝸杆相同。

為了使刀具標準化,限制滾刀的數目,對一定模數m的蝸杆的分度圓直徑d1作了規定,即規定了蝸杆直徑係數q,且q = d1/m。

4.蝸桿頭數z1和蝸輪齒數z2

蝸桿頭數z1:根據蝸杆傳動傳動比和傳動效率來選定,一般推薦選用z1 = 1、2、4、6。

蝸輪齒數z2:根據z1和傳動比i來確定。一般推薦z2 = 29~80。

傳動比:

蝸杆為主動件的減速運動中:

式中: n1 ——蝸杆轉速; n2 ——蝸輪轉速。

五、蝸杆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

1.在中間平面內,蝸杆的軸面模數mx1和蝸輪的端面模數mt2相等。即: mx1=mt2

2.在中間平面內,蝸杆的軸面齒形角αx1和蝸輪的端面齒形角αt2相等。即:αx1=αt2

3.蝸杆分度圓導程角γ1和蝸輪分度圓柱面螺旋角β2相等,且旋向一致。即:γ1=β2

六、蝸杆傳動的特點及潤滑

特點:結構緊湊、工作平穩、無噪聲、衝擊和振動小以及能得到很大的單級傳動比。

潤滑:減摩與散熱,以提高蝸杆傳動的效率,防止膠合及減少磨損。潤滑方式:油池潤滑、噴油潤滑。

七、蝸杆傳動的散熱

來源:我愛CA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tyF53EBnkjnB-0zuk6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