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豬糧安天下」,有肉有糧,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富足,缺一樣生活都不會那麼好。自從2018年我國發生非洲豬瘟之後,全國生豬存欄開始大面積下跌,這一跌就跌到了2019年9月,而隨著產能的下降,豬肉價格也迎來了暴漲,從最低7、8塊錢的價格暴漲到了30多塊錢。
雖然最近2個多月豬肉價格有所恢復,但是目前各地的白條肉價格普遍都在20元左右,偏低的地區可能會下探至18元,偏高的區域能達到25.5元。這個價格依然超出了很多農民的承受能力。在豬肉市場還未穩定的時候,糧食市場又迎來了「噩耗」,農民又要勒緊褲腰帶了。
近期玉米臨儲拍賣政策落地了,共將拍賣400萬噸玉米,其中包括黑龍江有34萬噸2014年產的玉米,內蒙古50萬噸2015年產的,遼寧10萬噸2015年產的,吉林72萬噸2015年產的,黑龍江234萬噸2015年產的。此次臨儲拍賣不僅數量多,價格相比市場價格也便宜不少。
據筆者了解目前各地的玉米價格普遍在1.05元-1.08元,而拍賣玉米的價格,2015年產的,遼寧、內蒙古通遼及以南地區價格為1700元/噸,吉林為1650元/噸,黑龍江、內蒙古興安盟及以北地區1600元/噸;2014年產的,遼寧、內蒙古通遼及以南地區1650元/噸,吉林1600元/噸,黑龍江、內蒙古興安盟及以北地區1550元/噸,明顯低於玉米市場價格。
隨著臨儲玉米上市,各玉米企業對於農民手中玉米的興趣將會縮減,好不容易上漲的玉米價格恐怕又會降下來,目前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2122元/噸,這是最近一年以來的最高價了。可即便如此,農民現在種地依然不「賺錢」,就拿黑龍江來說吧,玉米的畝產量最高只有1500斤,一斤賣1.05元,一畝地的毛收入也就1575元,其中種子、化肥、噴藥、犁地、收穫、晾曬的成本就需要400-500元,也就是說一畝地的純收入僅1000元左右,如果年景不好還沒有這麼高。這是按最高價算的,如果價格便宜了,收入又該縮水了。
一斤糧食賣了,買不出一瓶礦泉水,說的並不是玩笑話,而是實打實的現實生活,希望這次臨儲玉米不會對玉米市場產生影響,這樣農民的生活還能更有保障一些,也不用勒緊褲腰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