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母豬、外購仔豬、二次育肥,那種養豬模式今年能趕上好行情?

2020-05-30   果然悠

原標題:養母豬、外購仔豬、二次育肥,那種養豬模式今年能趕上好行情?

根據飼養豬群的大小,現在養豬可以分為三種,外購仔豬飼養、從後備母豬開始飼養以及二次育肥,下面我們就分別對這三種養豬模式進行分析,看一下今年養豬到底還能不能趕上一個好的行情。

外購仔豬

多數情況下,外購仔豬的體重均是20斤左右,飼養到260斤出欄,需要5個半月-6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現在外購的仔豬需要等到10月底或者11月才能出欄。那麼問題的關鍵就在於10月底-11月期間的豬價怎麼樣?

2019年的生豬價格就是從9、10月份開始上漲的,10月份更是達到了此次豬價上漲周期的最高峰,而今年考慮到不斷恢復的生豬產能以及持續低迷的消費情況,10月份生豬價格並不會像去年那樣大幅上漲,但是保持在12元以上的水平理論上不會有較大的問題。

依據目前的1500-2000元的仔豬價格,12元的肥豬價格完全可以保本還有一定的利潤,那麼是可以認定為外購仔豬飼養可以趕上好行情的。

飼養後備母豬

按照習慣,後備母豬多是100斤左右的,其生長到可以發情配種需要4個月的時間,再加上4個月的妊娠期和6個月的育肥期,整個就需要14個月的時間,也就是需要等到明年8月份才會有生豬出欄,這個時間周期相比外購仔豬就要長很多。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有腔調的養豬人都在這!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根據目前各方面專家的預測,今年豬價依然會高位運行,但是明年會隨著產能的恢復豬價會持續下降,甚至有可能進入成本價格以下,也就是會進入虧損的狀態。但是這是建立在產能恢復順暢,非洲豬瘟穩定的前提之下,而非洲豬瘟是有可能二次發生的。

綜合考慮,筆者認為現在飼養後備母豬只能說尚且有一絲趕上好行情的機會,但是需要建立在很多外部條件之下,變數太大。

二次育肥

正常情況下,二次育肥的周期多是控制在2個月左右,而從6月到8月,根據往年的經驗是生豬價格上漲的時間段,目前經過了長達兩個半月的下跌之後,豬價已經跌至谷底了,7、8月份進一步上漲的機會挺大。

但相比外購仔豬和飼養後備母豬而言,二次育肥是風險最大的一種投資,稍不留意可能就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尤其是在當前豬價走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並不建議輕易從事二次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