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送車,你會要不?

2023-07-28     凱恩斯

原標題:買樓送車,你會要不?

恆大汽車今天復牌了,小幅高開後立馬暴跌。

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恆大的債務重組方案里有債轉股措施,目前也可能想讓那些債主將對恆大的債權變成股權,變成之後,恆大的現金流就不那麼猛烈的流失。

願意接受債轉股的條件多是希望手裡的股票能夠在市場上流通的,不然就砸手裡。按照這樣的想法,恆大汽車不得不復牌,進行部分債轉股,完成接下來的債務重組。

恆大汽車是港股上市公司,大股東是恆大集團(母公司)。之前恆大汽車就剝離了,目前恆大汽車只做新能源汽車有關的業務。

其實恆大造車的優勢也有一些,在純電動底盤架構、懸架系統、轉向控制、制動控制、整車控制、熱管理系統、電芯、電池模組、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電機和電控、電子電氣架構、車身和內外飾、車聯網、自動駕駛、生產製造、智慧充電等都有專利技術。後來研發了「恆馳5」純電SUV作為旗下首款量產車型,去年9月正式量產、10月開始交付。恆大也有一些粉絲,對恆馳5的續航能力、操控性能、智能科技等也都有不錯的評價。今年以來,恆大汽車是通過兩次OTA升級提升用戶駕乘體驗。

前一陣恆大的恆馳6、恆馳7也要出來了,恆馳天津工廠開放新車型試駕。這兩款新車都已完成設計凍結,並進行了大量的試驗驗證,包括冬標和夏標都已經完成。

賣一輛車虧1億,誰還敢買?

即便有優勢,恆大以及恆大汽車,大部分人是不看好的,看好恆大汽車的,應該也是看中了恆大現有的這些生產線,大家可以購買恆大現成的產能,還可以在恆大目前狀況不佳、只能低價出售業務的時候,在價格比較低的時候撿個便宜。

可再去看看恆大汽車股票,心理可能也有一哆嗦,相關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2年,恆大汽車持續經營之業務(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部分)收入分別只有0.75億、1.34億元。去年上半年總收入為15.10億元,來自新能源汽車的收入只有2410.6萬元。

賣車不賺錢還不是最差的,最差的是恆大汽車沒錢了。從最開始大手筆的造車開始,就知道恆大汽車在虧錢,但到底虧了多少沒有人知道。直到恆大汽車自己,揭開了這三年的老底,2021年到2022年,恆大汽車的虧損分別達到了563.44億、276.64億元,總計約840.08億元,一年來的交付量才1000降,一輛售價17.9萬,之前賣的那些車,賣一輛車平均虧1億,恐怕已經是世界上成本最高的車了,跟一輛普通和諧號動車造價差不多了,雖說這樣算也不嚴謹,也有點誇張,但可以直觀感受到恆大汽車的投入和產出差距有多大。

840億元,約等於國內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三年累計凈虧損數額(約430億元)的兩倍。2020年至2022年,蔚來-SW(09866.HK)的凈虧損分別為53.04億元、40.16億元、144.37億元;小鵬汽車-W(09868.HK)的凈虧損分別為27.32億元、48.63億元、91.4億元;理想汽車-W(02015.HK)的凈虧損分別為1.52億元、3.22億元、20.32億元。

截至2022年底,恆大汽車負債總額達到1838.72億元,剔除其中的預收帳款33.14億元後的負債為1805.58億元。較2021年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負債規模1176億元,同比增加628.99億元。

恆大汽車還有一點流動資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是多少呢?約2.2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恆大汽車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2.2億元,而2021年該數字為24.53億元,公司總資產約1152.21億元。

已經非常明顯了,恆大汽車已是資不抵債!在身負巨債的情況下,別說顧及產品,就是還清債務恆大汽車都得慢慢還上一陣子。

還差290億,這事就成了!

恆大汽車走到現在這個情況,不是別的原因,主要還是恆大一開始的大投入,以及發展節奏過快,恆大汽的造車計劃里,三年里陸陸續續砸進去了450億元,放眼國內市場,沒有哪家車企敢三年里砸進去四百多億的,對新興車企來說,這屬於特別巨額的大手筆投資了。現在大火的蔚來,最開始ACB三輪融資加起來不到50億元。拿著不到50億元的蔚來,已經走到了現在,蔚來去年交付12.25萬輛。

小鵬汽車A輪融資22億元,B+輪融資40億元,C輪融資28億元,總共也就一百億。去年賣了12萬輛。而恆大汽車又賣了多少呢?

恆大汽車的發展之路和母公司有點像,投大錢,使勁投錢,使勁買,還是房地產上的那類發展模式。

使勁買就導致恆大汽車在起步階段就陷入了資金問題。又遲遲造不出車,之前的坑太大,車生產不出來又賣不出去,坑填不上,恆大汽車要重新起來,可不容易。

要是換在其他車企上,已經沒辦法去支持這個巨額債務了。但恆大汽車上面有母公司,雖然母公司也在搖搖欲墜,也要面子,眼看著虧錢也不會輕易退市,而且恆大太龐大了。即便是恆大汽車陸陸續續生產新的車型,之後要賣出多少輛才能把坑填上,實在是不敢想像。

恆大汽車復牌之後,之後大家會不會買帳,還不知道,但至少今天不會買,這幾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們也說過,新能源汽車賽道一直不缺人,搞房地產的,來整新能源汽車了。搞網際網路的,也來整新能源汽車了。國內已經打過價格戰了,進入內卷了,基本蔚來小鵬比亞迪這些各自站了差不多的市場了,其他後來的新車企很難再進來分他們這幾家車企的一杯羹,威馬汽車爆雷,天際汽車已經全國停擺。後來的新勢力,沒有兩把刷子,誰還敢冒然嘗試?

之前的寶能汽車也是高開高走,砸了幾百億做新能源汽車,結果車造出來了,市場和大家不相信了已經,也不買帳了,前一陣寶能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深圳寶臻模具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被執行人為寶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凍結股權數額分別為50億元人民幣、5億元人民幣。

恆大老闆之前覺得想要翻身,主打這兩個牌,恆大還有2.1億平的地,還有新能源汽車,這些都是現成的東西,但也得有更多錢才能把這些盤活,單單是汽車,恆大還需要290億才能繼續做下去,現在毫無優勢可言的恆大汽車連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個問題。想要做起來,更是天方夜譚。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d0723f15c31ac9999eca9696c4675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