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伯克希爾哈撒韋現金1820億美元,到Q2現金預計2000億美元,這說明當前巴菲特沒有找到合適的新資產,也就意味著當前美股在一個估值偏高的水平。介於巴菲特表述自己的投資主要是在美國,所以這種情況很可能僅僅指美股。需知,當前A股和美股的周期位置並不相同,所以A股投資人不要擔心,而投資美股QDII的投資人建議見好就收。
巴菲特將人工智慧比喻成核武器,並認為自己不了解,這很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習慣,也符合巴菲特的年齡,畢竟93歲了。但個人判斷,現階段的人工智慧行業類似於2000年的網際網路行業,可以預期到,會有一輪圍繞AI的非理性繁榮,繼而迎來泡沫短暫破裂。非理性繁榮後的人工智慧產業一定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個起點,就好像2001年後的網際網路一樣,對於投資人,我們既要對人工智慧短期的泡沫保持警惕,也要對人工智慧未來大發展的20、30年抱有期待。我一直比較推崇人工智慧算力方向的投資,因為算力是基礎設施,在過去20多年網際網路發展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紅利是非常清晰的投資思路。
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美國運通、雪佛龍為五大重倉股,占比8成,首先說明巴菲特的投資非常集中,將資金集中在能賺錢的公司,這個道理非常簡單,畢竟能賺錢的企業是稀缺資源。其次說明巴菲特傾向的股票有幾個特點:其一需求判定,多是消費股,其二全球化。我們很多投資人犯錯是因為總是去猜企業未來會怎樣,而巴菲特重倉的股票一般是企業如今是怎樣。現在能賺錢是重倉股的重要特徵,而不是對股票產生過度幻想。
化石能源還是可再生能源。為什麼巴菲特還是投資石化?因為一方面美國在可再生能源上也沒什麼優勢,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現階段不穩定,所以光伏和風電都需要帶儲能系統,由於穩定性差,所以暫時還無法脫碳,這裡補充個小知識,實際上大多數歐美國家如今能源的主要來源是天然氣。前幾天我們談過LNG造船,你可以將兩個信息串接起來。當然,對新能源車巴菲特也採取謹慎的看法,這說明巴菲特未來會進一步改變其對比亞迪等企業的持倉結構。當然,巴菲特的看法尤其局限性。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7bbd4b654c52094a94fa0636634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