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玄同等文人稱:欲救國,先滅漢字!民國時期漢字差點被廢除

2023-12-09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錢玄同等文人稱:欲救國,先滅漢字!民國時期漢字差點被廢除

治許舍義,訓以逃難。——楊樹達

漢字誕生到如今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日本、越南、朝鮮、韓國等與我國接壤的一些國家,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從秦始皇開始,歷朝歷代中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如今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漢字已經逐漸在其他國家發展起來。然而在民國時期,作為北京大學教授的錢玄同卻提出「欲救國,先滅漢字。」將漢字改為拉丁文。這不禁讓人對這位北大教授產生好奇心。

倡導新思想

公元1887年,錢玄同出生於清朝末年一個舊官吏的家庭。從小他就對自己所生活的這個環境充滿了厭惡。他對三綱五常等舊的禮儀十分痛恨。他的父親生他的時候已經60多歲,可以說是老來得子。錢玄同從小身體就比較羸弱,經常生病。

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十分嚴格,對於漢字和史學都極為喜愛,錢玄同深受其影響。後來隨著西方文化的湧入,年僅十八歲的錢玄同與同伴在湖州剪掉了辮子。

在他20歲的時候,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師範,在日本留學期間他認識了張太炎,魯迅等人,開始研究音韻、訓詁以及《說文解字》。在日本學習了4年,選擇回國,在北京大學擔任文字學的教授。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脫離了封建王朝的統治。那時候的中國由於長期遭到西方國家的搶奪入侵以及兩千多年封建思想的茶毒,導致整個國家一直處於止步不前的狀態。民國建國初期,各種政治事情頻繁的發生,加深了中華民族的危難。

當時在北京大學擔任教授的錢玄同不斷地向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雜誌投稿。寫了眾多攻擊封建主義,倡導文學革命,倡導民主、科學的勇士之類的文章。他也因此成為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揭幕者之一。

欲救國,先滅漢字

雖然有很多像錢玄同一樣的文人試圖用筆挽救接近崩潰亡國的中國,但始終都沒有找到一個真正救國救民的方法。這也一樣讓那個時期的文人進行了反思,他們認為如今中國的止步不前並不是推翻了封建統治就能解決的事情,在中國民眾的心中肯定有什麼根深蒂固的東西在限制中國的發展。

錢玄同就是在這種思想之下,他將國家止步不前的原因歸結到了漢字身上。當時的漢字與如今的漢字略有不同,那時候中國漢字就如同古代波斯的楔形文字一樣,十分複雜難學。由於字體複雜多樣,根本就不適合排版印刷,這也進一步阻礙了現代文明的傳播。

錢玄同認為正是因為中國漢字的存在,才導致幾千年來中國都得不到進一步的發展以及突破。為了推動國家發展他經過思索之後提出:「欲救國,先滅漢字。」的言論。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他還將自己的這些言論寫在信中,寄給當時的各界文豪名流,希望以此能夠號召他們加入廢除漢字的行動中。

將漢字改為拉丁文

他的號召獲得了魯迅、胡適等人的支持。他們都認為漢字不利於中國的發展。魯迅還將漢字比作民眾身上的結核菌,曾呼籲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蔡元培也曾說過「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那就儘可能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

很多文人都十分支持將漢字改為拉丁文。那時候的蘇聯正是蓬勃發展的時候,他們認為蘇聯國力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十月革命之後文字拉丁化運動。為了國家的發展,他們決定效仿蘇聯進行一場文化改革。

當時一些文人就聯合起來將拉丁文與拼音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拉丁化的新文字。為了推廣文字他們就寫成了一個方案發表了出來。這些新型的文字,已經完全不屬於漢字的象形體。這也引發了許多人的爭論。

後來由郭沫若,蔡元培,魯迅等688位社會名流聯名大力推廣這些文字。編排成了由漢字、拼音、中國版拉丁字母三種文字組成了新的小學教科書。經過不斷的改革與發展小學教科書中漢字出現的頻率逐漸減少。

這些文人認為新文字簡單易懂,學生一定會十分的喜歡。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新文字對於學齡兒童而言難度過大,學習的難度遠遠超過了漢字。推行了幾年,進度一直都十分緩慢。

許多孩子與家長開始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最終新文字的推廣才停止。陳玄同也發現拉丁文行不通,於是就提出簡化漢字、推行《漢語拼音方案》。

國人與傳統的橋樑

不管是提倡世界語言好還是走拼音化的道路也罷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讓中國變得更加強大。廢除漢字並不僅僅只是因為漢字的繁瑣難寫,漢字的發展與中國封建社會有著密切的關係。民國時期正式提倡新文化的時期,面對漢字自然秉承著一種去除的思想。

文字不僅僅只是一種交流的符號,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漢字實際上就是我們與傳統之間的一座橋樑。長達近半個世紀廢除文化的狂潮是中國近代啟蒙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廢除漢字問題是中國近代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思想文化事件。

它所表現的是當時的知識分子對傳統封建思想徹底斷絕聯繫的一種決然姿態。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廢除漢字」已然是一個笑話,但對於當時那個時代的文人而言,這是一個嚴肅又沉重的話題。

時間證明中國落後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腐朽不思進取的思想,清政府長期的閉關鎖國,自大狂妄才導致了中華文化停止不前。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礎,在幾千年的時間裡,他們早就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世界眾多國家已經開始學習起了漢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可以說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無法被其他文字所取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32e84b2a18142dd50451058da825a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