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州車展最熱門的幾個話題,沒有普拉多。
這和普拉多超長周期內的大改款呈現極端效應,上一代LC200在中國市場可以說運營了十年之久,一直以來都是換殼不換本。
此次廣州車展上亮相了全新的大改款普拉多LC250,但很遺憾的是豐田在國內市場遭遇到了最強阻擊戰,中國品牌的電動化崛起速度超過了日系車的想像。
即便普拉多LC250改變眾多,但在具有顛覆意義的中國產品面前,很多消費者的認知都發生了完全的改變。
一方面,用戶真切感受到了普拉多過去「忽悠式」的營銷策略,一台不具備任何越野能力的普拉多2700落地價一再超過50萬,透露著對中國市場的不尊重,另一方面,電動化和越野車的完美植入,讓越野車擁有更強大的表現力,尤其是極限表現力和日常代步下的油耗表現。
我一直說,用戶對油耗的敏感程度和消費能力無關,這是一種心態問題,普拉多用戶也有一大群在意油耗的,過去不吐槽是因為無電動化產品可選擇,但當下選擇眾多,普拉多被打回原形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不是否定普拉多的產品力,從改動狀態來看,普拉多依然擁有強大的越野能力,尤其是此次換裝了2.4T渦輪增壓發動機,並且加入了電氣化架構,越野性能直線飆升,並且油耗也會有所降低。
這仍然是一台好車,如果從全球視角來看,普拉多LC250的定價只要和海外定價差距不大,那麼依然是一台值得入手的車型。
北美市場定價5萬左右,也就是說國內的定價35萬是合理的,是值得用戶去考慮的。
但很遺憾,按照豐田國內銷售的策略和對市場的判斷,其依然會認為國內有擁躉者願意消費,所以大機率定價會在45萬-50萬之間,參考生產成本上漲、過往普拉多3500定價,這一價格區間是合理的。
但也只是看似合理,要知道豐田不少車型的海內外定價已經同步。
比如說賽那、漢蘭達、凱美瑞、卡羅拉等車型,國內的定價已經和海外相同,甚至國內定價低于海外市場,這些車型之所以價格降低,是因為在國內擁有太多的平替,細分市場豐田的號召力無法為它們提供溢價。
普拉多LC250後續是否會調整定價,完全由市場決定,如果中國市場的BJ40、坦克、方程豹系列成功塑造新一套越野體系,搶走普拉多既定、潛在的用戶群體,銷售不及預期之後的豐田才會重新梳理定價體系。
一切都是市場競爭行為,且是良性競爭。
此次廣州車展上普拉多LC250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驚艷,主要是中國品牌分走了巨大的關注度,消費改變從來都是信息率先改變,流轉到消費層面需要一段時間。
也就是說關注度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未來的消費端也會有震盪,未來的普拉多不會消失在國內市場,但必須要擺正姿態,和中國品牌正面對抗才是普拉多未來的使命。
當年因為競爭強度不夠高,普拉多在國內市場收割20年,但當下這個節點,可是不給普拉多一點收割的機會和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