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生二胎,為家裡增添新成員,這個時候就面臨著「家裡有兩個娃」如何養的問題,難不成真的像傳言所說的那樣「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嗎?
大清早,寶媽群里就因為「養娃」的問題爭論不休起來。起因是一位媽媽在群里分享了一個連結,連結里內容是一位教育專家鼓勵大家多生孩子的說辭。
這位專家表示:「國內養孩子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喝普通的奶粉,用普通的尿不濕,不追求名牌高校,自然養育成本不是那麼高。
另外,專家還提出方法:建議把第一個孩子用過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就可以用,這樣就能很輕鬆地把兩個孩子帶大。
這樣的言論在群里引起了寶媽們的討論,有人認為這樣的方法很有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當代父母生娃的焦慮;但也有的媽媽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不實際的,因為並非所有大寶的東西都可以給二寶用。
養孩子的成本想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從孩子出生開始,雖然用不上錦衣玉食,但生活處處都需要花費。從吃的奶粉,再到拉的紙尿褲,再到大一些的早期教育,可以說孩子每天只要是睜開眼,就得花錢。
養娃的過程中,吃喝拉撒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那些說把老大用舊的東西,老二可以接著用的人,想法是好的,但在實際生活中,養育一個二胎可不是「撿剩」那麼簡單的。
老大用剩的東西,無外乎就是一些衣服、玩具、書籍罷了,而這些東西並非是養育二胎的全部開銷,當然,老大用剩下的物品,也並非完全適用於二寶。
像衣服,如果家裡兩個孩子是同性,老大剩下的衣服老二還能穿;如果兩個孩子是異性,那麼不同性別的兩個孩子,在穿衣服上就很難融合在一起了吧。
還有玩具和繪本,不同孩子對玩具和繪本都有不同區域的喜好,而且老大剩下來的玩具和繪本,想必大部分也都「面目全非」,二寶實在很難有體驗感。
另外,養育二寶過程中的輔食、奶粉、紙尿褲這些都需要重新購置,而且以後的教育費用也是不能省的,總不會讓大寶去輔導二寶吧。所以說,多養一個孩子,從來都不會省錢,更多的則是養育費用的遞增。
有二胎,到底能不能用大寶生下來的東西還要具體分析
對於大寶來說
老大對於自己的東西肯定是認識的,當父母把自己的東西給二寶用時,也需要考慮大寶的感受,如果大寶面對自己的東西被給出去,是滿心的不願意和哭鬧,那麼父母就是慎重了。
有了二胎後,父母首先就要考慮家裡老大的感受,讓老大感受到爸媽仍然是愛自己的,並不會因為家裡有了寶寶,爸媽的精力和時間就都在二寶身上。
看物品的歸屬
同時對於該不該把大寶的東西給二寶用這個問題上,也要看家長對這些東西是如何定義的。
如果這些東西定義是某個孩子的,像衣服,鞋子等,當然最後也給另一個孩子買一份,如果這些東西定義是家裡的,像家裡的電腦、自行車等,當然是老大用完之後老二也能接著用。
在如今社會,能有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有時候,卻有即便是錢也無法達成的心愿,其中就有養育孩子所耗費的精力。
孩子生病時的陪伴、孩子發育時的引導等,這些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尤其是家裡有多個孩子的父母,更是需要付出雙倍的精力,才能教育好孩子。
陪伴一個孩子成長,父母尚有餘力應付其他的事情,若是接二連三地生養孩子,作為普通家庭,尤其是母親,就要權衡好利弊了。因為生孩子是一條單行線,一旦走了就無法回頭。
小島想說:
多子縱然是多福,過去年代,一家人動輒就有好幾個孩子在一起,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的場景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不過仔細想想,估計也只有在過去的年代,父母才能有實力和能力養育出衣食無憂、充滿活力和充滿朝氣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