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發!還能上車麼?重磅解讀來了

2024-06-23     中國基金報

【導讀】「科特估」爆發!基金經理解讀後市機會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張燕北曹雯璟孫曉輝

隨著科技行情持續發酵,近期「科特估」概念開始活躍,並引領一波反彈行情。

這一概念橫空出世的背景以及行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科特估」具有哪些特點?「科特估」和此前爆火的「中特估」有哪些不同?如何把握「科特估」行情?

為此,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來自 廣發基金、嘉實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興業基金,以及新華基金的專業人士進行解讀。

廣發上證科創板50ETF基金經理 陸志明

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 蘇俊傑

嘉實基金大科技研究總監 王貴重

興業基金興業數字經濟優選股票基金經理 廖歡歡

新華基金新華科技創新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 崔古昕

富國基金高級策略分析師 楊帆

上述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 「科特估」即「科技特色估值」聚焦於科技成長領域,是對資本市場中科技行業的估值重塑,和「中特估」概念相呼應。

當前全球正值AI浪潮,政策、產業形成共振,科技周期有望見底回升,我國高科技企業的估值體系或將迎來重塑。

具體來看,「科特估」核心產業方向可以分為自主可控、前沿科技以及高端製造三類,把握「科特估」投資機會,需關注技術創新領域,以及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擁有核心技術並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企業。

一、

政策、產業共振

科技周期有望見底回升

中國基金報:隨著科技行情持續發酵,近期「科特估」概念開始活躍,這一概念橫空出世的背景以及行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蘇俊傑:「科特估」概念之所以火爆,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事件催化。近期有幾個重要事件引發投資者對科技板塊的關注,包括國家大基金三期成立規模超預期,海外科技巨頭業績大幅增長且股價迭創新高等;二是市場風格。根據日曆效應,6月成長風格占優機率極高,所以在科技成長板塊估值處於低位、長期賠率和短期勝率都較高的時候,新概念新主題的出現很容易引發投資者關注和市場共振;三是業績改善。部分行業賽道確實出現業績改善並在近期得以驗證。

此外,過去一段時間,科技成長方向的個股和投資者情緒受到持續壓制,也是「科特估」爆發的重要背景和原因。

王貴重:「科特估」行情短期內突然大火,一是2024年上半年A股市場開啟了一輪觸底反彈,行情行至年中轉向區間震盪,短期之內市場熱點切換;二是「科特估」所涉及的產業利好、新質生產力政策助力積極信息不斷,包括重視科技創新的信號、半導體行業出現拐點、全球算力高景氣、AI終端進入加速落地階段、汽車IT近期展望持續向好等。

陸志明:出現「科特估」概念熱潮,主要有幾方面的助推因素:一是政府高度重視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二是國家大基金三期成立,給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科創企業成長注入強勁動力;三是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助推市場風格向成長切換。

廖歡歡:「科特估」概念源於國家高度重視新質生產力發展,將其列為十大工作任務之首。「科特估」橫空出世的背景是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市場對科技企業的重新估值需求。近年來,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隨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普及,科技企業的市場價值不斷提升。同時,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中國科技製造業急需自主可控發展。

崔古昕:今年以來的政策基調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新質生產力」列為今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且後續大基金三期等配套政策持續推出,科技創新逐漸成為年內資本市場的主旋律之一。核心邏輯在於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的,國內必須持續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在當前時點,政策、產業形成共振,科技周期有望見底回升。

楊帆:「科特估」火爆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海外映射。美股科技板塊龍頭企業業績高增長、全球降息周期開啟,共同支撐美股科技股走強,帶動A股蘋果產業鏈、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方向大漲;二是景氣復甦。科技行業的多數分支景氣度已經觸底反轉,產業基本面預期持續向好,尤其是半導體行業最近迎來多重複蘇信號,這也為「科特估」提供了基本面支撐; 三是政策支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關鍵科技領域自主可控迫在眉睫,晶片、AI算力、5G等科技領域的扶持政策持續推進」。

二、

「科特估」是新質生產力在資本市場的體現

中國基金報:「科特估」具有哪些特點?現在的「科特估」和此前爆火的「中特估」有哪些不同?與「新質生產力」概念相比,又有哪些異同?

陸志明:「新質生產力」是相對於傳統生產力來說的,是指那些對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的先進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覆蓋眾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相關企業存在於各種形態的投融資市場 「科特估」則是新質生產力在資本市場的體現。

「中特估」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簡稱,側重於具有強現金流、高分紅、低估值特點的價值藍籌股,行業方面以資源、銀行等傳統行業為主,且多為央企、國企控股的上市公司。 相比之下,「科特估」概念更聚焦高科技、高成長行業,尤其是具有戰略稀缺性資源或新質生產力的優質公司,集中在優勢製造、先進智造等方面。

王貴重:「科特估」是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中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過程中相關產業的估值體系重塑。「科特估」企業具備創新程度高、國際競爭力強、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產業帶動力強等特點。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主要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持續推動國內科技創新熱潮的興起,需要資本市場通過更加合理的估值體系來助力相關企業的成長。「科特估」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蘇俊傑:從範圍來講,「科特估」重點強調科創板塊和科技行業,而「中特估」範圍更廣。 「科特估」的遠期目標是提升科技企業估值,改善科技前沿企業融資環境,實現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目標。

嚴格來講,「科特估」是一個估值體系,而新質生產力是行業主題概念,兩者並非同一層面。

廖歡歡:「科特估」主要聚焦於科技企業的估值提升,強調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潛力。相比於此前的「中特估」,「科特估」更加關注科技創新驅動,更側重科技製造業自主可控發展;而「中特估」則側重於國有企業的價值重估和改革紅利。與「新質生產力」概念相比,「科特估」更關注企業技術創新的具體應用及其帶來的市場價值,而「新質生產力」則側重於新興生產力要素對經濟結構的整體性推動。

崔古昕:「科特估」是一個新興的資本市場概念,代表了對那些在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領域具有顯著潛力的企業的關注。

「中特估」更多是針對那些具有穩定盈利能力和高分紅率的央企和國企。「科特估」則更傾向於那些具有高成長性和創新驅動的企業,可能短期內面臨更高的市場風險,但長期來看,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科特估」與「新質生產力」都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並致力於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然而,前者涵蓋了更廣泛的領域和行業,而後者則更具體地聚焦於資本市場中那些在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領域具有明顯潛力的企業。

楊帆:「科特估」的特點是關注轉型升級的新質生產力,往往是「卡脖子」領域,通常具備戰略稀缺性,集中在高端裝備、精密製造與新材料等領域;「科特估」的估值水平與國際水平相比偏低,國家往往對這些板塊有補貼支持。

「中特估」主要涵蓋強現金流、高分紅、低估值特點的央國企,如基建、通信、軍工等,而「科特估」聚焦於科技成長領域,是新質生產力在資本市場的一種體現;但二者也有相通之處,「科特估」板塊中,不少企業屬於中特估的組成部分。

三、

把握「科特估」行情

重點關注三大核心產業方向

中國基金報:如何把握「科特估」行情?哪些細分領域值得關注?

王貴重:「科特估」這一概念可能更多對應的是市場對戰略稀缺性行業和「新質生產力」優質公司的低估,具有一定的投資邏輯,尤其是質地好但估值偏低、關鍵領域高端裝備、精密製造與新材料等,包括半導體、大飛機、工具機、工業軟體、關鍵基礎材料等,以及顛覆性技術和未來產業,如國產算力、生物技術等細分行業需要保持高度關注。

陸志明:以「新質生產力」為大方向,投資的「科特估」相關企業應該滿足科技含量高、未來景氣度較高、當前估值偏低等特點,行業估值修復機率高,在晶片半導體、汽車、軍工、醫藥等行業中符合要求的企業更多一些。

目前看,A股科技成長板塊整體估值處於歷史相對低位,但具體到細分領域,估值修復的線索尚不明朗,「新主線」趨勢還需要觀察。

廖歡歡:要把握「科特估」行情,首先需關注技術創新領域,特別是人工智慧、半導體等高科技板塊,這些細分領域具備技術壁壘高、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此外,還需關注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擁有核心技術並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企業。

崔古昕:從細分領域來看,推薦關注先進位造、「卡脖子」、未來產業等,包括半導體先進位程晶圓製造和封裝、新能源、半導體設備材料、工業母機、人工智慧、創新藥、機器人、自動駕駛等。

蘇俊傑:「科特估」仍是概念相對模糊、投資者存在分歧的階段,特徵是波動性較大、標的不明晰、市場切換快,在此階段可以通過投資指數的形式一鍵打包相關主題或板塊。如「新質生產力」含量較高的科創板,或者具有較高景氣度的科技成長賽道,如半導體、AI算力、光模塊等細分領域。

楊帆:不同類型科技股的核心關注點不同。現金流類科技股(恒生科技、恒生網際網路)需關注美聯儲降息周期的節奏;周期類科技股(消費電子、半導體、電新)則關注產業景氣度的進一步上行;細分賽道類科技股(機器人、AI、量子計算機、新型顯示、腦機接口、6G網絡)關注核心技術的突破。

具體來看,「科特估」核心產業方向可以分為自主可控、前沿科技以及高端製造三類,當前時點可重點關注半導體和消費電子領域。

四、

中長期布局

多細分領域進行配置

中國基金報:為把握「科特估」的投資機會,你的主要操作策略是怎樣的?

王貴重:對於科技投資,我們總結和構建了一套獨特的投資方法論「一二三四五六」。具體來說,就是以第一性原理為指導思想,以摩爾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為兩條指導原則,聚焦「信息、能源、生命」這三大人類的本質需求,從方向、節奏、公司和估值四個步驟來搭建投資組合,關注半導體、數字化、新能源、網際網路平台、創新藥五大方向,從空間、競爭、商業模式、管理層、成長性和市場預期六個維度挖掘優質公司。

廖歡歡:為把握「科特估」的投資機會,主要策略是精選具備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進行中長期布局。在投資過程中,注重分散風險,選擇多個細分領域進行配置。同時,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和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組合,通過深入的行業研究和企業分析,挖掘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優質科技股。

崔古昕:在行業選擇方面,首先篩選的是上文所提到的前沿技術和「卡脖子」的產業,主要分布在電子、智能汽車、計算機和通信等一級行業領域;在確定上述領域後,我們在一級行業中進一步下沉,結合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選擇符合新質生產力轉型方向、具有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潛力的優質企業。

五、

《八條措施》

提升板塊科技含量和吸引力

中國基金報:6月19日,證監會發布科創板《八條措施》,主要看點是什麼?將對科創板發展及「科特估」投資帶來怎樣的影響?

王貴重:無論是新興產業還是未來產業,都正處於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更加精準有效的資金支持。《八條措施》就是在進一步強調科創板「硬科技」特色的前提下,健全各項制度機制,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廖歡歡:《八條措施》進一步突出科創板「硬科技」特色,提升科創板的市場化水平,提高市場透明度和運行效率,有利於吸引優質科技企業上市;健全發行承銷、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優化科創板生態,則有利於科技企業長期發展。這將對科創板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同時也為「科特估」投資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多優質標的,進一步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崔古昕:科創板《八條措施》,其核心在於以下幾點:第一,強化「硬科技」定位,優先支持關鍵核心技術企業上市;第二,深化發行承銷制度試點,優化新股發行定價機制;第三,優化股債融資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再融資和併購重組;最後,加強監管,打擊市場亂象,保護投資者權益。

這些措施旨在提升科創板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促進科創板持續健康發展。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定位,本就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力軍。這類企業往往在研發和技術領先方面投入巨大,市場可能尚未充分認識到他們的價值,因此「科特估」強調對這些企業進行估值重塑,以反映它們在戰略領域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楊帆:《八條措施》主要看點包括強化「硬科技」定位、優化新股發行定價、支持併購重組、完善股權激勵和交易機制、加強監管等。

首先,這些措施將吸引更多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上市,提升板塊整體科技含量和市場吸引力;其次,完善股權激勵制度、加強監管、完善交易機制,可以提高科創板企業質量,增強投資者信心,有望提升科創企業估值。

六、

注意倉位管理和節奏把握

中國基金報:對於普通投資者布局「科特估」,你有什麼建議?後續有哪些風險點需要關注?

蘇俊傑:當前的「科特估」仍處第一階段,市場波動性較大,普通投資者應該注重倉位管理和節奏把握,倉位上以中低倉位參與「科特估」行情;節奏上,建議以網格交易等形式進行適當的高拋低吸。

王貴重:在科技投資中最忌急功近利,也最考驗專業和人性。雖然「科特估」長期投資方向值得關注,但短期波動難免。在高速輪動的行情結構下,對「科特估」行情短期爆發後能否形成趨勢,需要多一些耐心。

廖歡歡:對於普通投資者布局「科特估」,建議關注具備核心技術、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避免盲目跟風。此外,要注意投資分散,降低單一風險。需要關注的風險點包括科技股的估值波動、政策變化以及市場情緒的影響等。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做好風險管理,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

崔古昕: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需要關注政策對科技行業的支持,以及市場對科技領域的反應;在投資方面建議交給專業的基金機構進行投資,以長期價值為導向,關注企業的持續增長潛力,同時適度分散投資防範集中度過高的風險。

楊帆:短期美股龍頭上漲過多,擁擠度較高,一旦美國降息節奏較預期更快,科技板塊就存在下行風險,進而拖累A股「科特估」板塊。

對科技行業來說當前是攻堅階段,大部分企業的技術競爭力還需提升,技術突破有待驗證。當前,半導體、消費電子等周期類科技行業雖有復甦信號,但總體供需格局特別是中下游的供需格局依然偏弱,景氣度回升有待驗證。

編輯:艦長

審核:許聞

周末,茅台突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bea0a991729b28f76405d2a8e57fc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