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首部「辱華」大片即將問世,而你可以阻止他們繼續噁心中國人

2019-08-03     子木熱點君

很多權利

你不去抗爭

別人不會施捨給你

我們想讓迪士尼和漫威知道:

你不可以一邊噁心我,又一邊想賺我的錢!

#Say No to Shang-Chi #

最近,漫威宇宙的新電影《上氣:十戒傳說》確定開拍,中國演員梁朝偉飾演充滿爭議性角色傅滿洲(在電影中名叫鄭祖)

傅滿洲究竟是誰?一時間,眾說紛紜,關於「傅滿洲」的形象在網友的輿論聲中揮之不去。

就在這幾天,團中央都轉發了一個視頻,讓大家了解什麼是傅滿洲,讓大家了解這為什麼是一個具有辱華色彩的角色:




視頻在下方


在漫威貼吧中,關於「電影上氣是否辱華」一事被禁止討論。

漫威的官方解釋是,傅滿洲這個極其醜陋的中國人形象被強行洗白,上氣男主劉思慕在直播中聲稱:


「上氣不是為中國人拍攝的,而是代表了全體華裔。

它屬於美國亞裔、加拿大亞裔和澳大利亞亞裔,還有很多出生在不同國家,掙扎於身份問題,希望被認同,被認可,被接納的人。」

劉思慕這句話或許沒有錯,甚至可以說是,絕對的正確——

漫威宇宙能有今天的成績,中國的票房力量占據了絕對力量,漫威不會傻到得罪所有中國人特意拍攝一部「辱華」的電影。


但是,《上氣:十戒傳說》讓很多中國人出離憤怒的一個原因是:

很多人發現,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你擁有多麼強大的國力,西方人潛意識中,不自覺地將「傅滿洲」這個片面的形象等同於中國人。

這個名字的屈辱的程度,不亞於「東亞病夫」和「割地賠款」。


即便在電影中,漫威將「傅滿洲」更名為「zheng-zu」,其實換湯不換藥,所有西方的媒體依然公開稱大反派為「傅滿洲」,這是事實。

而飾演反派的梁朝偉,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個角色背後的恥辱。

試問,如果有一天,漫威出了一個阿拉伯裔英雄,然後這個英雄的父親是以本拉登作為原型。

你猜漫威會面臨什麼下場?

當然,不少人看到這裡又要噴日報了,又要說日報是「上綱上線紅衛兵」了。

他們的理由是:上氣里的鄭祖,不是傅滿洲。名字都不一樣。

那咱們就要來仔細講講理了。




關於漫威將「傅滿洲」更名為「zheng-zu」這一做法,不禁能讓人想起網上的一個段子:

「你們要抓的人是魯迅,關我周樹人什麼事兒?」


名字雖然變了,但是其背後的意義和那段歷史卻沒有絲毫改變。

有人說,這是漫威將妖魔化中國的「黃禍論」再度拿出來,想在中國市場圈錢,卻沒想到中國人不像美國人一樣善於遺忘歷史。

要說清楚「傅滿洲」這個形象,恐怕還要從19世紀末的中國說起。


大家可能聽說過一個詞——「黃禍論」,顧名思義,是說黃種人是禍患,野蠻的東方人蜂擁而來,將吞沒西方文明。

這種看法在19世界末、20世紀初的西方社會普遍流行,尤其針對中國人和日本人。

甚至坊間還流傳著所謂的「黃禍圖」,頭戴清政府帽子的老虎正準備攻擊手無縛雞之力的「白人」。


(黃禍圖)

「黃禍論」本身就是用來蠱惑人心,利用對黃種人的恐懼和擔憂,來穩定帝國主義內部的統治。

甚至,將歐洲人和黃種人做對比,由此突出,現代日耳曼民族才是最高智商的種族,其他的民族都是下等。

而「傅滿洲」的形象,正好迎合了西方世界普遍的恐怖情緒,迅速引爆社會恐懼,立刻成為當時的爆款文章。


於是,無數作者紛紛拿起筆,開始在「傅滿洲」這個形象上大做文章,跟熱點追流量。

從默片到有聲片,西方人拍攝了無數關於「傅滿洲」的形象,其中包括:

1923年,英國拍攝的《傅滿洲的謎團》;1930年電影《傅滿洲的歸來》;1932年上映《傅滿洲的面具》....

還有《傅滿洲的新娘》、《傅滿洲的鼓》、《傅滿洲的面孔》等等。


可以說,傅滿洲的周邊已經被西方人拍攝的差不多了,巫術和恐懼並存,就像是現在的鬼片一樣,每次都會引發觀影熱潮。

可就是這樣,西方人依舊不滿足,在這個形象上又進行了「固化」——

傅滿洲被固定為一個骨瘦如柴,留著一個八字鬍,頭戴清政府的官帽,留著一個長長辮子的人。


這位練習長達十年的個人練習生「傅滿洲」已然成了大家眼中的icon,成為了中國人的代表。

而在漫畫中,傅滿洲的形象也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變,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從文字轉化成了圖片。

在漫畫中,傅滿洲是上氣的父親,1932年中國人傅滿洲通過煉製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並且控制身邊所有的信徒,通過邪惡的力量來掌控世界。

這部漫畫中存在很多對中國文化的偏見,比如說:針灸。


還有中國一些其他的文化設定,傅滿洲手下的人,要麼是印度人,要麼是黑人,沒有一個白人。

儘管漫威官方表示:上氣中的反派人物並不是傅滿洲。

但是,西方人普遍都知道,這個改了名字的「zheng-zu」,其實就是傅滿洲本人。

甚至有媒體稱:這是近年來直接反映種族主義者的漫畫形象。


而今天,這位困擾中國人一百多年的形象又被堂而皇之的拿了出來,換了一個名字。

「你們找傅滿洲,關我zheng-zu什麼事兒?」




當然,也有中國網友認為:是不是傅滿洲真的有關係嗎?這些都是藝術創作,壞人可以是任何人,何必上綱上線。


但是,細細一想真的如此嗎?

深挖「傅滿洲」還會牽扯出更大的秘密,恐怕還要和美國近代史上最殘忍、爭議性最大的《排華法案》有關。

大家可能在初中課本上看過傑克·倫敦的一篇文章《熱愛生命》,傑克·倫敦美國著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位記者。


可我們只從課本中知道了《熱愛生命》,卻不知道,他同時還有另外一篇文章在美國也非常有名——《黃禍》。

作為一個國際知名的作家,甚至作品被選入中國的教材,《黃禍》這篇小說寫於「傅滿洲」形象鼎盛時代。

他的充滿歧視、侮辱的文章,沒有一點文學價值,當年卻成為美國暢銷書,同時被收入《歷史文論》。


而這位大作家1906年的另一篇短篇小說《前所未有的入侵》中,也側面反映出西方人對中國人深深的恐懼:

這部小說講的是未來的恐怖故事,涉及世界大戰,難以想像的種族屠殺,以及中國的文明滅絕。

在傑克·倫敦的印象中,中國人就是頹廢的大麻吸食者,懶惰頹廢,但卻異常聰明,善於鑽營。


從黃禍論,到傅滿洲,再到傑克·倫敦筆下那些廣為人知的小說,中國人的形象已經深入西方社會。

小說中虛構的部分,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實。

當時,從普通民眾到上流社會,無論什麼職業,黃禍已經深入人心,沒有人再去分辨事情的真假,沒有人再關心到底中國人是什麼樣子。


(圖源:BBC)


那麼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已經超出了這些創作者的控制,這個社會的戾氣沖向了頂點,沒人能左右事態。

許多人只知道西方的排華法案,但卻不知道一個文學上的虛擬的形象「傅滿洲」,卻是這個法案的起點。

此時此刻,誰還能說「傅滿洲」只是一個虛擬的文學創造?


他儼然成為了「魔鬼」的化身。



華人在1848-1855年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中開始大量進入美國的。

一直持續到隨後的一些大的勞工密集的工程,例如跨大陸鐵路的修建。

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在太平天國運動後陷入貧困的華南地區,來美找尋著他們的財富。


在《排華法案》出台之前,美國社會的傳統行業中,幾乎都會看到華人的身影,被稱之為「萬能型工人」。

無論是擦玻璃,還是帶孩子;修機器還是干苦力,幾千年來吃苦耐勞的中國人早已經適應了艱苦的環境。

他們希望通過一代人的努力,換來下一代人的幸福,這也是父輩們的希望。


同樣是一份工作,華人的工資可能只有25美金,還不用包吃包住,像「駱駝祥子」一樣吃苦耐勞。

但也正因如此,惹怒了美國本地的黑人,他們的工作被無情的擠掉,他們組織的罷工華人從不參加。

文化上的衝突,伴隨著「傅滿洲」這個形象充斥人心,最終的結果是——

華人為美國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卻得不到認同和接納,最終排華法案拒絕華人勞工在美國長達十年之久。




僅僅是一夜之間,所有在美國生活的華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落魄的回到了家鄉。

無數的華人被驅逐,無數人的生命受到威脅,而華人的形象也在國際上跌到了低谷。

直到今天,即便中國電影市場是一桶誰都想得到的「金子」,但華人形象的作品和演員,相比於其他族裔,仍舊十分辛苦。


(圖源:電影《摘金奇緣》)


漫威電影《黑豹》很多人都看過,設定的是一個黑人超級英雄。

黑豹電影中的設定是,雖然瓦坎達表面上看去貧困潦倒,但是裡面實則蘊藏取之不盡的「振金」,美國隊長的盾牌就是用它製造的。

這個點迎合了很多美國國內黑人的情緒,強化了他們的認同感。


但是,為什麼到了中國這裡就成了「傅滿洲」?

這或許是和話語權有關,有關亞裔的電影一直都不是很賣座,亞裔演員更是在好萊塢得不到重視。

無論你的演技多好,實力多好,身份始終是繞不開的門檻。










#Say No to Shang-Chi #


當我們跟朋友們說想發起一個針對《上氣》的抵制的時候,有朋友這樣說:

能不能大度一點?

不就是一個電影麼?

不就是一個虛構的人物麼?

你們這是上綱上線,你們這是煽動仇恨。

不就是一個娛樂性質的爆米花大片麼,

幹嘛這麼認真?

下面兩個故事,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刻板印象:

筆者剛到美國讀大學的時候,美國室友就拉著我的手說:

「你們中國人是不是都能像Jackie Chan(成龍)和Bruce Lee(李小龍)那樣會武術啊。我超想學武術!你快點教我幾招!」


Bruce Lee 李小龍讓好幾代美國人認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武術


我用了好長時間才讓他明白,不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武術的。

但當時我就明白了,電影對外界了解一個族群的影響有多深遠。

我實在是不想讓這一代美國人受《上氣》電影影響,認為中國人是像傅滿洲那樣的邪惡的野心家。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抗爭

今年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講述了一位黑人音樂家反抗種族歧視和壓迫的故事。

影片里有一個橋段很讓人印象深刻。

音樂家受邀去一個白人聚集的會所演出,但不被允許在白人的餐廳里用餐。

於是音樂家直接罷演以作抗爭。




看電影時,身邊的朋友跟我說這黑人音樂家有點過分,人家餐廳有規定就遵守好了,只因為不讓與白人一起吃飯就罷演,有失風度。

而我說,所有權利,都是抗爭得來的。

曾經在美國,黑人和白人不能共用同一個廁所,不能在同一間屋子吃飯,受盡歧視和壓迫,

正是有一代代如馬丁路德金和《綠皮書》里音樂家這樣的仁人志士不斷抗爭,才為自己的同胞爭取到了平等的權利。

他們生前的抗爭,也經常不被自己同胞理解。但他們的同胞的後代卻享受著這些志士抗爭得來的勝利果實。




在這裡想奉勸那些不認為《上氣》存在辱華情節,甚至認為我們在小題大做上綱上線的標榜「理性客觀中立」的人士,

我們認為這部電影讓我們不舒服,我們認為這部電影不適合上映,我們選擇做出一些行動來抵制這部電影,

這是我們的觀點和選擇,請你們尊重。

而我們的抵制行動,如果有一天能讓你們的後代不再遭受西方國家人士的歧視。你們不需要感謝我們。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做了應該做的事。




我們的訴求很簡單,主要有三點:

1. 請求迪士尼公司和漫威公司,能修改影片設定,刪除傅滿洲相關的情節,重新給予「上氣」一個令華人能接受的,不傷害華人感情的設定。

2. 請求廣電部門,在《上氣》的辱華情節被修改掉之前,禁止引進這部影片。

3. 請求已經宣布參演此片的梁朝偉能在迪士尼整改此片之前,放棄參演。




我們會撰寫一份抵制書,以中英雙語信函形式遞交給迪士尼公司和廣電部門,和梁朝偉本人。

抵制書後,還會附上一份聯名表。我們希望能集齊10萬個簽名。讓迪士尼公司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

我們想讓迪士尼知道:你不可以一邊噁心我,又一邊想賺我的錢!

你可以回復關鍵詞「抵制」或「聯名表」來調取這份聯名表


除了姓名和用於通知抵制活動進度的郵箱之外,不會收集任何個人隱私信息。


如果你認為華人的形象受損和你沒有關係

請關閉這篇文章


如果你認為華人不應該生活在西方人臆撰的陰謀論當中,

不應該遭受歧視和刻板印象的傷害

那麼請轉發這篇文章給身邊朋友們。


因為這一次,我們能做出一些影響和改變!


——

留學生日報全體編輯團隊

2019年8月2日




新聞|故事|留學生

編輯|商日葵

校對|商日葵

排版|商日葵

本文章轉載自:「北美留學生日報」微信公眾號 8月2日推文,請願意出一份力的朋友們請移步北美留學生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後台進行留言。(「抵制」/「聯名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AJqWWwBUcHTFCnfcG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