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高溫預警 史上最熱夏天咋避暑?

2019-07-25     子木熱點君

綜合外媒報道,歐洲天氣持續悶熱,新一波熱浪再度來襲,多國高溫打破紀錄。法國、德國、比利時相繼發出高溫預警。氣象學家相信,2019年將是人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幾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最近5年會是有史以來最熱的5年。



當地時間2019年7月24日,法國西部Montjean-sur-Loire,由於夏季熱浪侵襲,羅亞爾河水位持續下降,河床乾涸龜裂。

這個夏天,歐洲熱得不太正常


熱浪席捲了歐洲很多國家,法國、比利時、德國等國家,高溫已破各種紀錄——

法國:巴黎72年高溫紀錄或被刷新

24日的巴黎有多熱?看看這塊艾菲爾鐵塔形狀的巧克力吧!它完全融化只用了10分鐘


法國氣象部門預計,巴黎25日的氣溫會繼續上升,最高氣溫可達42攝氏度,將打破這座城市在1947年7月28日創下的最高溫紀錄——40.4攝氏度。葡萄酒產區波爾多23日就飆出攝氏41.2度高溫,打破2003年8月出現的攝氏40.7度高溫。

環法自行車賽已進入最後一周,主辦單位為防止選手在酷暑中脫水,增設供水站及冰水泡腳設施。

建築師擔心巴黎聖母院拱頂「熱塌」

如此高溫,還引發了建築師對不久前剛經歷了大火的巴黎聖母院的擔憂:這麼熱的天氣會造成支撐巴黎聖母院拱頂石柱里的水分快速蒸發,造成拱頂倒塌——不過目前,安裝在聖母院內的溫度傳感器還沒有發出「異常警報」。


比利時:史上首個紅色預警發布

24日下午3點多,布魯塞爾的最高氣溫達到39攝氏度,是比利時自1833年有氣溫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比利時皇家氣象研究所制定的標準:只有當連續三天的平均最高氣溫不低於32攝氏度,且平均最低氣溫不低於22攝氏度,才可以發布「紅色預警」,這也是比利時皇家氣象研究所有史以來第一次發布這一最高級別的高溫預警。氣象部門預計,當地時間25日,比利時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還將繼續走高,高溫紀錄很有可能會被再次刷新。

德國:全國高溫預警 高溫紀錄或被打破

在緯度較高、夏日鮮有極端炎熱天氣的德國,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為40.3攝氏度,出現在2015年7月5日的南部城市基青根。

最近,德國很多地方最高氣溫已經達到40攝氏度。氣象部門預計,40.3攝氏度的紀錄很有可能將在本周被打破。


荷蘭氣象局表示,荷蘭可能飆出高溫,打破過去攝氏38.6度的高溫紀錄。許多荷蘭農民將牛留在外面睡覺,而非帶進欄舍。部分幼兒園則因高溫可能對孩童造成傷害而將門關閉。


當地時間2019年7月23日,英國威爾斯,當地迎高溫天氣,民眾到海灘享受休閒時光。

英國氣象局表示,英國氣溫可能飆出新高,超越2004年8月肯特郡費佛宣鎮出現的攝氏38.5度高溫。

英國鐵路網公司表示,火車會減速行駛,以應對極端氣候。

英國鐵路網公司在推特上說:「極端高溫會造成火車上方的電纜線下垂,並因火車快速行駛而受損。我們在這種情況發生時會減速,以確保乘客安全。」

比利時東北部城鎮小布羅赫爾24日測得攝氏38.9度高溫,刷新該國1947年的38.8度紀錄。一列歐洲之星高速列車因高溫拋錨,乘客一度受困。

什麼原因導致歐洲被熱浪吞噬?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歐洲高溫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龐大的大陸暖高壓控制,導致歐洲大部雨水稀少,晴曬模式全天在線,加上來自北非撒哈拉沙漠的乾熱氣團也向北直入歐洲大陸,助長了高溫的「火焰」,因此酷熱難耐。

此外,全球變暖也為歐洲高溫天氣提供了大的背景。不止歐洲,近年來,北半球極端高溫事件發生的頻次更高,強度也更強。據全球日最高氣溫距平分布圖顯示,過去一個月,歐洲西部和南部,美國東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偏高2-4℃。


不過,希望還是有的。石妍分析,當地時間26日開始,受大西洋沿岸低槽東移的影響,歐洲西部的高溫會有所緩解,雨水也會逐漸多起來。像是法國巴黎,在雨水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下,26日最高氣溫可能降至30℃以下。

氣象專家提醒,目前正值暑假出國旅遊尖峰時段,建議前往歐洲的遊客和當地中國公民一定要合理安排行程,減少最熱時段戶外活動,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今年6月下旬,法國遭遇高溫熱浪襲擊。新華社記者高靜攝(資料圖)

世界各國人民發明避暑秘笈


快來了解一下 GET新技能吧


德國:老闆 天氣那麼熱 我想去度個假

當熱浪襲來時,德國人防暑除了可口的啤酒外,還有寫入《勞工法》的「高溫假」。人們會利用「高溫假」,一家老小去冰河期遺留下的湖泊、森林度假,享受清涼。

義大利:我們有噴泉 我們還有 「酷暑食譜」

高溫天氣期間,義大利大街小巷的噴泉就成了人們納涼避暑的最佳場所。首都羅馬著名景點西班牙廣場的許願池邊,會圍滿納涼人群。義大利有關組織還推出了「酷暑食譜」,建議人們每天多吃義大利面等澱粉食物,以及洋蔥、生菜、蘿蔔、蘋果等果蔬。

法國:計程車司機超貼心 不送熱情送冰塊

法國出現高溫天氣時,政府會採取多種措施防暑降溫。比如巴黎市政府會發布防暑降溫指南,提醒市民減少戶外活動。高溫期間,巴黎市的計程車司機會特意在車上放一包冰塊,儲備冰水,幫助乘客防暑,也為自己的身體解渴降溫。

伊朗:風塔+涼水池 純天然零能耗「中央空調」

高溫天裡,伊朗人會通過風塔和水池來避暑。風塔位於房子頂部,外形像個長方形煙囪,四面開孔,高度可達十幾米。由於它四面鏤空,無論風來自哪個方向,都能吹進風塔里,並順著風塔的管道來到屋內。塔身越長,熱風的降溫效果越好,當熱風到達風塔下面時,迎接它的是一個冰涼的水池,水池能讓熱風進一步降溫,變成涼爽的風。

埃及:神奇飲料椰棗汁 多喝幾杯就不會中暑啦

埃及開羅的夏天高溫可達到50℃,小販們會在街頭叫賣一種降暑飲料——自製椰棗汁。椰棗是一種外形像椰子,但果實像棗的棕櫚科植物。高溫天氣多喝幾杯味道像甘草的黑色椰棗汁,就不會中暑啦。

日本:夏日最愛鰻魚飯 防暑 「神器」腰上掛

日本人防暑降溫,喜歡吃鰻魚飯,因為鰻魚飯可以補充體力,有助於改善高溫天氣里人的倦怠感。一些廠家還推出了防暑「神器」,比如將夾式微型風扇系在腰帶上,幫助人們降溫去暑。

韓國:「以熱攻熱」的參雞湯 多吃多健康思密達

韓國人在高溫天裡喜歡喝參雞湯「以熱攻熱」。他們認為,夏天人體因出汗多而消耗能量,吃了參雞湯,不僅體內積聚的廢物會隨汗水排出,而且人參雞這樣滋補的東西也有益身體健康。每年入伏之後,韓國人必喝祛暑的參雞湯。

泰國:無處不在的冰塊 常溫飲料?不存在的

在泰國,夏天外出吃飯,無論你點什麼飲料,服務員總會先遞上一個裝滿冰塊的杯子,再將飲料與冰塊混合,就連餐後甜品也恨不得放半碗冰塊。幾乎所有飲料都是冰鎮的,想在曼谷街頭買到一瓶常溫的礦泉水,是非常難的事情。街邊賣水果的小推車裡,也能看到各類水果擺放在厚厚的一層冰塊上。

柬埔寨:人手一條花格圍巾 避暑&凹造型兩不誤

在柬埔寨,人們隨身必備一條花格圍巾,或掛在脖子上,或搭在肩膀上,或纏在頭上,或系在腰間。當天氣炎熱時,柬埔寨人會打濕花格圍巾,把它纏在頭上防暑降溫;田間勞作的人們則把花格圍巾攤開,罩著頭肩,來抵擋陽光。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北半球暴熱,南半球正在進入冬天,也遭到了極端天氣的「肆虐」。巴西5天內下了同期20天的雨量,累西腓市的暴雨已致13人死亡,城市多地變成一片汪洋——



比較好的是阿根廷,最近下了一場小雪,送給各位涼爽一下




格陵蘭伊盧利薩特,陽光讓布港冰川的一座冰山融化。

從很多角度來看,2019年的這個夏天都足以載入史冊:人類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數十座城市和十多個國家的史上最高溫度、最小的南極海冰面積、最高的海平面、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最高值……

極端天氣的威力,已經不是一個靠玩笑就能消解的困擾。有的國家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但「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承諾節能減排,應是每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應有的擔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_xzK2wBmyVoG_1Z0E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