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拿鐵」續寫茅台神話,成交量不到這個門檻,A股是不會有牛市的

2023-09-05     凱恩斯

原標題:「醬香拿鐵」續寫茅台神話,成交量不到這個門檻,A股是不會有牛市的

今天9月5日,消費電子製造板塊火爆是可預見的,但貴州茅台咖啡引爆了食品飲料行業,shi'pin火爆卻是提前到來。本來預計貴州茅台炒作會圍繞中秋禮品市場,結果「醬香拿鐵」先來了一點小小的震撼。

醬香拿鐵首日銷售542萬杯,銷售額破億。瑞幸也就萬餘店,每家店賣出500杯的節奏,這要是火上一個秋天……好吧,對於貴州茅台,賣得再好也是小錢,說得主要是培育了一些年輕的茅台消費者,文化認同對消費品很重要,之前我在《尋找百倍消費股》這本書裡面就談過消費品的文化屬性。喝咖啡的喝威士忌,喝白酒的喝茶,如果能夠讓喝咖啡的消費者嘗試喝白酒,那就是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文化,改變了價值觀,這才是一個品牌真正的成功。茅台的成功路,在多元化,而當前看,多元化方面茅台的成就正在增加。貴州茅台的財富神話故事,還將續寫。

A股近期投資要點:短期有阻力,中期有反彈動力,長期看生產力。短期阻力60日線滬指3200,港股19000,小阻力若投資人信心修復,理論上突破不難。

中期動力在政策利好和強勢美元結束,市場恐懼接近尾聲,希望就在眼前。長期看生產力,也就是中國 企業的創新創造、轉型升級,如果你多研究研究政策,政策文件中產業結構優化出現頻率很高。小回撤不要緊,政策利好拉滿的背景下,A股只要人心不散,就還能漲。

最近量化交易遭到千夫所指,被散戶認為是砸盤的元兇。量化交易的機制看,的確存在助漲助跌的可能性,但如果取消量化交易,我不認為A股會轉漲。這裡提一個常識:A股牛市的標誌性指標是成交量。在2007年,A股日成交量超過3000億,大家就認為牛市來了,而如今,A股成交量要保持1萬億,才能形成牛市共識:所以,如果沒有量化交易,達不到萬億成交量門檻,A股是不會有牛市的。

那麼量化交易需要調整嗎?當然需要。需要考慮的是量化交易和普通投資人交易規則上的非均等性。量化T+0,你只能T+1,量化能夠優先直連交易所,你要從券商伺服器跳轉接入,量化能夠和交易所就交易費用獲得「返傭」,而你只能老老實實的按照標準繳納交易「過路費」。這就是不公平,如果能夠制度上平衡,那麼量化交易增加成交量無可厚非,股市裡,有實有虛,股市投資人,既有水,也有油,一盤好菜,應該有水有油。所以,應該關注量化交易規則,而不是剔除量化交易。

熱點板塊上,我提前預告消費電子製造業的「金九月」,以為蘋果、華為新手機,各路巨頭都在金秋扎堆開發布會。不僅如此,9月5日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電子信息製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這可以視為電子製造業的新一輪利好。政策文件比較枯燥,我只談結論:

其一、文件可能偏向於供給優化,只針對製造業。實際上,如果要發展電子製造業就必然需要發展應用軟體和ACG產業,因為電子消費品的重點在應用,比如你的手機攝像頭、螢幕、晶片、電池等,也重要也不重要,但微信一定重要,因為日常工作生活得用。所以文件似乎忘記從需求側來發展電子製造業,就提到製造業升級,發展各種硬科技。

其二、文件還想延伸到了光伏和鋰電池,似乎將這些歸入了電子信息製造業,提出上下游企業協同。我想,應該主要是協同創新,這裡可以延伸到晶片。

當前光靠一家企業去突破先進位程晶片幾乎不可能,華為都做不到,何況其他中國企業,畢竟華為上半年研發投入826億,哪家企業有如此資財?所以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可能成為一條不得不走的路,這方面類似於日本曾經的VLSI計劃,也結合了後來美國的晶片產業聯盟。比如ASML的大股東就是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對於投資人,晶片企業如果能夠進入未來的產業研發聯盟,則說明技術能力受到認可,是好事。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43818c7d2fb2905206975c838c3e3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