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論」研討會在清華附小舉行

2024-11-04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代養兵)2024年11月1日,由中國教育學會、海淀區教育委員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海淀區上地學區管理中心主辦,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清華附小」)承辦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論:理論重塑與實踐創新」研討會,在清華附小雙清苑校區隆重舉行。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許慶紅、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翟博、海淀區教工委副書記吳瑾,以及來自河北石家莊、內蒙古包頭、新疆自治區和北京市延慶、密雲等清華附小國家教育成果應用推廣區各地總計800多名中小學校長、教師、教研員出席會議。

2014年,清華附小在竇桂梅校長帶領下,憑藉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的研究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獎後,清華附小繼續深入開展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並將其優質教學資源與教育成果源源不斷對外輸出和推廣,形成了科學、通暢、高效的共建共享機制。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許慶紅在致辭中指出,清華附小連續兩屆獲得基礎教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實屬不易,體現了百年清華附小的價值觀引領、課程引領和公益服務引領。希望清華附小繼續努力,探索出適合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基本範式,持續為中國的基礎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翟博對竇桂梅校長帶領的語文主題教學團隊「立足課堂、立足時代、立足兒童,不斷超越」表示讚賞,也為附小在新課程標準和歷次課程改革中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三十年來,竇校長帶領團隊立足學科,把教育研究升華到生存方式、生命教育的高度,沉澱富有民族性、本土性、獨特性和創新性的理論與經驗,開闢了有效的實施路徑,形成了基礎教育領域「紮根中國大地、引領教學變革」的當代中國語文教學範式,為落實新課標理念提供了「行動方案」,也為廣大一線教師創生了轉化與深化新課標的「普適經驗」。

本次研討會共分為五大版塊,分別為:見證——「主題教學」的課堂實踐、論道——「主題教學」的專家之聲、展望——「主題教學」的未來之約、拓新——主題教學的轉化與輻射、創話——主題教學的印證與激發。從課堂教學、專家論壇、成果輻射、學生成長未來展望五個維度,系統性、整體性展示了主題教學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獲獎十年來的新發展、新探索、新路徑,也擘畫出面向新時代銳意創新的實踐新圖景。

本次研討會還發布了《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發展綱要(2025—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系統規劃了主題教學的發展目標、發展內容以及重大項目。

北京延慶二小、內蒙古包頭市第十八小學、廣東中山市實驗小學的教師代表進行了說課展示;河北石家莊、河南濮陽和內蒙古包頭的三位代表進行了經驗分享。各成果推廣區紛紛表示,在清華附小的精心指導下,各校著力構建「1+X」跨學科主題閱讀體系,積極推動跨學科個性化主題閱讀活動和課程群建設,打破課程的單一學科局限,形成持續性、鏈條式、項目化的課程群學習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從「單學科」到「跨學科」的完整育人體系建構,成果顯著。

在創話版塊環節,清華附小六年級梁啟超主題課程群小課題研究項目組的同學們進行了妙趣橫生的彙報。他們以「梁啟超是好爸爸」為題,採用問卷調查、文獻閱讀等方式生動描繪出「新時代好爸爸」的畫像。江蘇省教科所原所長、國家督學成尚榮老師與同學們共同演繹了這場精彩的「創話」。成志少年對問題的執著、對現實的關注、對研究的認真,贏得了與會嘉賓和現場老師的陣陣掌聲。

研討會還設置了精彩紛呈的分會場活動,回顧了主題教學十年間經典課例與研究的堅實腳印,包括: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單篇經典《書戴嵩畫牛》;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識字教學《葡萄溝》;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群文閱讀《牛郎織女》、整本書閱讀《西遊記》等。集團化學科基地還著重再現了主題教學帶動教育集團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經典課例和教師們的專業發展。

作者:代養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0cca08497608f214b7bbf51931665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