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贇芳)在今年的北京師範大學「百縣千校萬師計劃」縣域教育局長論壇上,重慶市融匯沙坪壩小學介紹了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特色經驗,勞動教育搭上了「智慧快車」。
重慶市融匯沙坪壩小學與800畝城市公園一山相融,和300畝創客小鎮彼此互嵌,是一所小鎮即學校、學校即公園的城市中心小學。學校自建校以來就高度重視勞動教育,以「知行養慧·勞以鑄魂」為勞動教育理念,學校的現代蠶桑勞動課程成為區域勞動教育的一張靚麗名片。
學校通過因地制宜地挖掘校內資源、拓展家庭資源、用活社會資源,為學校勞動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場域保障。面對校內缺少「土地資源」這個問題,學校採用「上天入地+推牆合室」等策略打造了「場館+樓道+班級」的勞動文化浸潤區;同時利用「主題聚焦+內引外聯」的方式建立了「大學+院所+園區」的勞動實踐遊學區,解決了校內沒有土地同樣可以進行有效的勞動實踐的難題,讓同學們過上「耕讀傳家」的快樂生活。
經過多年的實踐,學校的蠶桑勞動教育課程已從拼盤化向體系化轉變。近年來,學校選擇「現代蠶桑」為主題,把課程標準涉及的「三大勞動」10大任務群進行主題統整,形成30個項目組成的智慧蠶桑勞動項目群。3000名學生可以同時開課體驗該課程,深受學生、家長的普遍歡迎。
學校的勞動教育採用「線下+線上」互嵌模式。利用學校人工智慧基地的優勢,開發積累了大量的蠶桑勞動微課視頻,並可以通過蠶桑勞動APP全天候觀看到學校示範性蠶室里家蠶的生長情況。「校內+校外」協作模式,讓勞動實踐與生活連結,同時通過蠶桑教育遊學活動,讓教師與學生與蠶桑產業園等實體單位連結。
學校通過改革教師績效評價、實施學生素養評價、推進多方主體協作評價來促進蠶桑勞動教育提質增效。採用「一碼全息」的智慧評價方式,全面關注學生「不可見」的勞動觀念、勞動習慣與品質、勞動精神與「可見」的勞動知識與能力的提升,通過數智化評價手段促進學校勞動教育的深度實施。
作者:張贇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ba64e3c1a623cc3cfa93850292f98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