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的普通問題

2022-07-08     單向街書店

原標題:周杰倫的普通問題

《最偉大的作品》

「讓我們先把第一個字忘了」,詞作者黃俊郎在微博上做出特別說明,來化解大家對周杰倫新歌第一句歌詞里「哥」字的批評。

評論區里一片包容的聲音,少見負面評論或質疑。

周杰倫新專輯的先行曲《最偉大的作品》上線後立刻衝上熱搜,幾小時內數據破億,樂評和 MV 的細節盤點也在第一時間內跟進發布。

這是早先就能料想到的狂歡場面——如此的影響力,眼下也只有周杰倫才能做到。

新歌依然保持了他在音樂創作上的主題性:MV 和歌詞中接連出現的藝術家和傳世作品,加上周杰倫熱愛的魔術、華麗古堡等元素和一點點自戀,組成了一首經得起多番琢磨的《最偉大的作品》。

《最偉大的作品》

人們對這種多少有些輕狂的少年心性格外寬容,這也是周杰倫從發布首張專輯起就一直沒變過的地方。

他的早期作品還包含許多對社會環境的反思,他反戰、反家暴、呼籲環保、關注青少年吸毒等議題,用歌曲表達出高於流行旋律的態度。

但從十幾年前起,他的音樂就只成為他展示趣味和溫馨甜蜜的載體;那些有關人文的思考痕跡,只存在於他最早的幾張專輯裡。

他認真探討過

反戰。

《最後的戰役》常被拿來用作戰爭電影混剪的 BGM,曲中的機槍聲和結尾處的風笛,用悲壯的底色講述著年輕士兵的戰友情。

《最後的戰役》評論區

2022 年的反戰呼籲

這首歌在當年拍了一部長達 14 分鐘的電影版 MV,收錄在隨 CD 附贈的 VCD 里。

這支微電影對人物有著更加完整的劇情刻畫,還穿插了一小段硝煙中的愛情。結尾鏡頭則定格在被戰爭摧毀的事物上:燒毀的建築與車輛、再也閉不上眼的士兵、還有兄弟留下的身份牌。

《最後的戰役》電影版

《止戰之殤》的 MV 拍攝于海參崴,一個飽經戰火殘害的地方。

在這首歌中,周杰倫的視角從戰場轉向了普通人一張張無辜的臉,有懵懂的孩子們,也有茫然的老嫗。

《七里香》的專輯封面沒有採用同名歌曲中輕快的戀愛元素,反倒以《止戰之殤》中懷抱玩偶熊的女孩為主角,讓反戰的訊息成為整張專輯中最重要的意象。

《七里香》專輯封面

反暴力。

《葉惠美》這張專輯帶有歐式的華美風格,第一首歌《以父之名》則用黑手党家族的劇情致敬了電影《教父》。

一個以暗殺和復仇為主線的故事,崇尚的卻並不是暴力,而是和《教父》一樣,探討著家庭及個人命運中的悲劇內核。

《以父之名》

《爸,我回來了》是周杰倫在聽完朋友的遭遇後寫下來的歌,他一人包攬了作詞和作曲,以青少年的角度控訴著家庭暴力。

2019 年台灣的一起家暴新聞觸犯眾怒:一名小男孩幫爸爸買肉丸,卻因為沒有加辣,和媽媽一起遭到父親的毆打;網友便以《爸,我回來了》為靈感,改編出視頻來呼籲停止家暴等私刑行為。

收錄這首歌的專輯《范特西》和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發行於同一年,20 年後社會上的家暴案件未見減少,但再也沒有同樣影響力的作品出現。

《爸,我回來了》

環保。

《梯田》這首歌也由周杰倫作詞,第一句就是「文山啊,等你寫完詞,我都出下張專輯嘍」。

MV 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可以說是「簡陋」,手持 DV 下的舊房子和窄巷配上高山族的傳統哼唱,用歌詞聲討著烏煙瘴氣的工業發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梯田》

同樣表達對童年和田園的嚮往,時隔 5 年後的作品《稻香》傳遞的則是更加溫情和激勵的一面。

其中最尖銳的一句質問是「為什麼人要這麼的脆弱墮落」,再難看見《梯田》中的討伐語氣。

《稻香》

歌里的成長似乎停滯

從校園題材上還能看到他的初心。

他的快手 ID 叫「周同學」,還將它作為 IP 推出過盲盒;他的校園情歌從《晴天》唱到《等你下課》。

這也讓他的粉絲群體長期保持著活躍和年輕——沒有人永遠 14 歲,但總有人在 14 歲時愛上周杰倫。

除了年少時的悸動和青澀,籃球、遊戲、魔術、賽車等愛好,生活的趣味,家庭角色的變化還有身邊的一幫朋友都會出現在作品中,記錄著他的個人經歷。

「三年二班周杰倫,馬上到訓導處來」

還未出道時住在劉畊宏的錄音室里,他寫了「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蝸牛》;

走紅之後因生活被打擾,他於是在《四面楚歌》里痛罵狗仔;

《外婆》則寫於一場頒獎禮之後——那次他帶著外婆參加頒獎典禮,希望能在致辭中感謝她,卻錯過了當天的獎項。

《外婆》

校園、愛情、生活和自我,還有現在已經看不到的人文關切,以上所有匯總成他的音樂和幾部電影,串成了周杰倫幾十年來的人生軌跡。

踩中時代的雷區

周杰倫剛出道時,因為曲風和吐字,一度是挑戰傳統樂壇的「反叛」符號。但他本人的形象卻可以說是個乖乖仔,做過最叛逆的事情也只是開快車被開罰單。

且他作品當中傳遞的幾乎都是最被主流認可的普世價值:比如被寫進教材的《聽媽媽的話》;還有以兒童視角創作出的《懦夫》,他用「提醒自己該開始懂事,不被軟性藥物控制」的歌詞來痛斥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

《懦夫》

而今的《最偉大的作品》,還有以《告彆氣球》為代表的一系列抒情歌,放在整個華語音樂市場裡也算是精心製作,但每逢新歌發布時都會出現「江郎才盡」的論調,讓粉絲生厭。

周杰倫 2019 年的單曲《說好不哭》,歌詞「你什麼都沒有,卻還為我的夢加油」傳達出自我犧牲式的感情觀,「觀念落後」的質疑聲也正是從這裡開始。

《說好不哭》

更早之前那首以女兒即興彈出的音符創作出的《前世情人》,也因為歌名而帶來過爭議。

實際上華語音樂中能找到許多以父親身份給女兒的歌,比如陳奕迅的《大個女》和《Baby Song》。

和這兩首的「最終不管輸贏都一般可愛」、「不用太聽我們的話」相比,《前世情人》的歌名和「我後來會在純白的禮堂,牽好久的手交給另個他」的歌詞,就剛好踩中了當代價值觀的雷區。

《前世情人》

周杰倫的問題?

但周杰倫本人依然是大眾的寵兒,他在網絡上的熱門標籤是 愛喝奶茶和粉紅少女心,人們始終相信他並無惡意。

在早年的一次採訪中,周杰倫曾表示想成為羅大佑那樣經典的音樂人,在音樂史上留名。

如今除了對社會的持續關注還不能與後者比肩以外,他個人音樂的經典性和影響力已不用去證明。

《楊瀾訪談錄》

作為音樂人他一直是個好的榜樣,實在也不能夠要求一位歌手執著於去解決時代的頑疾。

況且流行文化的社會價值很多時候也不被創作者左右——陶喆曾於 911 事件後寫下《Dear God》,開頭用《今天晚間新聞》表達對社會的關注,但現在各大主流音樂軟體已經把這一重要的前提刪去。

《今天晚間新聞》

回顧世紀初的音樂盛世,世界的裂痕依舊存在,但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創作環境。

周杰倫新歌里出現的第一位藝術家馬格利特,這樣解釋過《人類之子》的創作意圖:「我們所見事物遮蔽了其他,我們總好奇那些東西是什麼。有趣的是,無論被隱藏的、或是可見的事物都沒有提供解答。」

沒人能給出解答,哪怕他是周杰倫。

撰稿 - 豬猛猛

編輯 - 殺手

- 今日話題 -

周杰倫影響你最深的歌是哪一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b4f012bac58a22fd676a62e21b2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