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日輪2:水月雨個濃眉大眼的也開始HUFI了?

2023-10-08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解析日輪2:水月雨個濃眉大眼的也開始HUFI了?

其實真不是我想鴿,而是我一直在等著我某個基友和水月雨的日輪2聯名版,但我沒想到這個項目後來叫停了,所以作為最早一個在線下展會吹日輪2的人,我趕緊把正經日輪2的文章給安排上,不然後面那麼多新品哪寫的過來啊......

首先,日輪一代我聽過但沒寫、而且我也不喜歡日輪1,本文也不打算和日輪1做什麼對比,因為日輪2和1這倆貨,除了都有靜電單元以外,幾乎是沒有任何的關聯性可言,從產品定位、ID設計、聲學架構都是一個完全刷新了的存在。但日輪2作為目前水月雨的正統旗艦、價格天花板,我相信很多人對於它是一個「HUFI耳塞」這件事是存疑的,畢竟它的聲音表現已經名聲在外了、很多人就是衝著它不那麼「水月味兒」、或者「不哈曼曲線」去的,這篇文章我也會從我的視角對其進行一個解讀。

外觀層面,碩大的腔體、925銀的材料,24K金鍍銀的「太陽神鳥」紋路給日輪2帶來了一個非常奢華的ID,拿在手裡就頗有質感的那種。拿著日輪2的整個腔體,就好像拿著一個粗加工過的銀飾一般,很有那種金屬的原生觸感,而且銀這種材料摸起來顯然是比什麼鈦、鋁、銅之類的東西多了一點....富貴之感?總之雖然它的外表沒有做什麼拋光鏡面處理,但我反而覺得它的實物和「糙」一點都不搭邊,是那種越盤越喜歡的類型。當然,腔體大的弊端自然還是有的,日輪2對小耳廓的用戶來說有些勸退,以正常男性的佩戴角度而言,日輪2因為有著比較合理的導管深度,只需要選對匹配的耳塞套還是可以實現很好的貼合度的。

影響佩戴的第二個因素,是原線。

這根代號PURE6的線在形狀上有點像是麵條線,有一定的寬度和硬度,導致在收納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比較大的第三方收納盒才能正常容納整個塞子,而且在佩戴的時候確實在耳掛的部分會覺得這根線「存在感太強」。但在線的聲音品質、或者說搭配契合度上,這根線再次給一些包括我在內的升級線玩家出了個很大的難題,甚至連大幾千元檔的萬隆銀鱈魚、EA Orlog配給日輪2都是妥妥的降級線、風格也會被大幅度弱化。這根線並不來自HIFI業內,而是知名晶片商那邊採購的高純銅靶材、有著更接近導體理論值的性能,而且水月雨重新設計了平行排布的屏蔽結構,可以說是一種用科Hi的思路做出的玄學產品,實際聲音表現能夠很好地兼顧聲音素質和日輪2獨特的中低頻風格化表現。

日輪2的低頻部分是水品對置雙動圈模組,是兩顆10mm動圈完全對稱緊密放置,並利用磁路排布的一些手法來提升了換能效率(近期的黑劍也是類似的技術處理),而且整個日輪2的靈敏度都是非常之高的、驅動門檻不算高。而對於動鐵和靜電部分的調教,水月雨依然是保持了自家最拿手的相位一致性調教。因為我過去實測的許多靜電混合單元耳塞的相位曲線,別說完全平直了、連近似平直都做不到,而日輪2的整個相位一致性則非常之高,感受不到銜接缺陷或者某種單元音色脫節的問題。當然了,在水月雨這種高度追求聲學指標的公司里,他們從來都不認為聲揚的靜電單元是一個什麼優秀的產物,所以我猜測,他們為了做一個能夠發揮該單元特性的耳塞,才做出了如此風格化的音色處理。

首先,如果你曾經在展會上聽過日輪2的工程樣機、並且把它定義為是HUFI低頻人聲塞的話,我個人覺得量產版的低頻在量感、肉感上稍微收了一點,結像形體更小、更清晰、細節也更好了一點,但也會失去一些低頻的爽感、所謂的落地感or Punch感。但即便如此,日輪2的低頻質量還是相當之高的,有非常深度的下潛與適度的打擊感,因為水月雨從來都是擅長在【有限的量感里表達最好的低頻質感】,而不是像小4、或者一些所謂監聽塞那樣存在極低頻的缺失or犧牲中頻厚度來削薄下盤。

最讓我意外的地方,是日輪2總體的音色表達、尤其是在中高頻的部分。因為其實談起低頻,水月雨體系里已經有了像Aria、Kato這種低頻量感相當充沛、質量也高的型號,包括近期的菊、蘭,所以很早開始低頻就從來不是水月雨的短板了,無非是看他們的表達傾向。而中高頻的部分,日輪2在整個水月雨體系里都算是一個大的突破,剛開聲的時候給我一種半糊不糊、仔細一聽又不糊、聽久了又覺得略有點糊的感覺。展開來說的話就是,聲音的形體感有很好的厚度、聲音信息量夠、有一定的清晰度和凝聚力,但在結像的邊緣部分的那種羽化感做的非常自然、做到了寬鬆但不鬆散、凝聚而不帶銳度的質感,這一點在水月雨家過去的耳塞里是比較罕見的,像Kato、Ble3這種代表作向來都是結像偏小、聲音帶點銳度和稜角的感覺,而到了日輪2這裡,它的線條感不再是被「強調」的部分,而是很自然地表達出來,並且全頻段都略帶一點點不影響純凈度的混響。

至於我為什麼說「聽久了又會有點糊」,一是因為它的聲音調教傾向確實足夠的細膩耐聽、中頻的部分蓬鬆、人聲的氣息細節前所未有的豐富,一旦拿它來聽聽玉置浩二、德永英明這種抒情類的嗓音、以及突出Vocal類型編曲的曲子,實在是會讓人忘掉素質、沉浸其中,如果說HUFI有閾值的話,那麼日輪2可以說是無限靠攏的、但它如此優秀的信息量和清晰度又不至於讓我把它單純歸類為HUFI耳塞;二是因為當我從手頭的像UM Mest3、NG Erebus等耳塞切換回日輪2時,會發現日輪2的聲音聽起來明顯要更輕盈、密度上沒有什麼壓迫感,你不會覺得它虛、或者不夠紮實,因此雖然日輪2是一個圈靜鐵混合單元耳塞,但如果拋開靜電極高頻的部分、加上它優秀的銜接處理,它的整個音色我覺得很接近動圈的質感。

聲場的表達方面,日輪2還是繼承了水月雨的「優秀傳統」,當然這個傳統是打引號的,有人歡喜有人厭,依舊是不那麼強調橫向規模(和同價位的旗艦相比)、但肯定是比水月雨更便宜的型號要大一圈,但在縱向高度和縱深的延展上非常優秀,是一個規規矩矩的球形聲場,我覺得比同價位的旗艦不足、比自家的東西有餘。聲場我並不覺得是日輪2的短板,但算不是出彩,畢竟這東西就像低頻一樣,有一定的量感才談得上質,我自然是希望水月雨能夠把橫向進一步做的開闊一些的。當然了,如果你手頭有SP3K、P6Pro這個級別的播放器,那這個結論你當我沒說,此時日輪2的聲場在XYZ軸上都達到了完美,只是我不可能拿此時的狀態去當作它的「常態」去寫。

作為一個典型的超高靈敏度、超低阻抗的東西,日輪2肯定會讓大家覺得很好推,而且好推這個字一定是刻在水月雨這個品牌的骨子裡的,否則有些難為他們絕大部分的用戶群體。但日輪2,我還是覺得其潛力值得挖掘,包括靜電味的部分需要相對高級一些的前端才能發揮出來。但如果你非要用入門的機器去推,那麼自家的水解2Ti倒是能夠勝任。我認為日輪2除了上文提過的SP3K、P6Pro這兩台音色素質俱佳的機器以外,對於大功率的、偏數碼聲的機器是有很好的兼容性的,不用擔心音色被大幅度劣化的問題、能夠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中頻表現,只是在能量感上會有所變化。此外,我得夸一下日輪2的極高頻、或者所謂靜電味兒,也正是因為日輪2的全頻段密度表達、才能讓它的靜電味兒能做到如此的自然、輕盈、有悠揚感,畢竟聽過靜電的都知道,現在的耳塞在堆密度、堆線條感的前提下去塞入靜電單元的話,著實是有些背離全頻式靜電耳機的初衷,水老闆作為多套頂級靜電系統的持有者,我認為在對靜電單元的處理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非常獨到,也讓日輪2在聽一些鋼琴、小提琴為主的小編制時的表現能夠越級和一些超旗艦媲美。

所以,這個標題你就當我是「標題黨」吧,即便是略有一些HUFI傾向,日輪2對絕大部分的素質處理都很符合水月雨一貫的作風,很「規矩」,但是在音色和對結像的處理上做出了突破、並且除了狹義日系ACG、女聲、小編制的強項外,日輪2也擁有水月雨史上最撩人、最好聽的抒情人聲表現、而且罕見做到了男女聲俱佳的那種(以往水月雨的東西很少有聽男聲讓我滿意的)。從日輪2的表現來看,水月雨完全是一個有能力做音染、做調味的廠家,雖然我並不知道他們這次為何把這樣的調音放在了旗艦上,但如果按照我一貫的「旗艦賣的是審美共鳴」這一理念來說,如果水月雨在日輪2上做一個「大號Ble3」的聲音反而會顯得無聊很多,現在的日輪2是一個有素質、有態度、有審美的作品,在整個2W元檔內都有很強的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21c99a3607cd35438646010a5c9df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