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中秋節的標配!吃過這些才算圓滿!

2019-09-12   上海女性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啦!

沒什麼比全家人圍在一起

吃頓團圓飯更幸福的了!

還記得阿拉上海人小辰光是這樣子過中秋的:

舉頭是一輪明月,低頭是芋艿毛豆烤鴨月餅各種好吃噠!

這些上海人中秋的團圓必備菜!你今天吃了伐?

芋艿

中秋節,上海人的飯桌上一定是少不了就是芋艿!

就好像是約定俗成的標配一樣~

芋艿從土中被刨出來時,通常都是中間的芋艿頭被眾多芋艿仔圍著,江南地區認為這是多子多孫、闔家團圓的象徵,在中秋時吃,最為應景。常見的芋艿可以做成蔥油芋艿,色澤清淡、味道鮮香。

芋艿本身粉糯卻寡淡,老鴨鮮美但油膩,芋艿配老鴨,實是天作之合。

芋艿除了在老鴨湯里作配角外,還可以單獨煮來吃。煮熟後,趁著芋肉黏滑之時,將其整個兒捏出,手感與口感皆是一流,如果蘸糖,更是絕妙。

毛豆

中秋四寶之一,是毛豆。在老上海人嘴裡,芋艿和毛豆都是有生日的,它們的生日就是「八月半」,也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

想來,它們的生日之所以是八月十五,是因為它們此時的滋味最好。而毛豆搭芋艿仔是絕配!

毛豆里排列著好幾粒豆子,也象徵了兄弟姐妹的團結。

同是鹽水煮毛豆,上海人與其他地兒的人稍有不同:上海人煮毛豆會將毛豆剪頭去尾。

這樣一來,煮的時候,調料味兒就能更好滲進去,吃起來也更有滋味。只這一點,便能看出上海人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鹽水毛豆、糟毛豆……一個人就能幹掉一大盤~

剝剝毛豆、再談談山海經,飯前飯後的等待時光永遠不會嫌長。

八寶鴨

還有什麼好吃的?一隻毛鴨子也是必備。

鴨子的燒法有很多種,八寶鴨,香酥鴨,醬鴨,芋艿老鴨湯…

不過頂頂討喜的還是八寶鴨!

鴨子的肚皮里要塞進火腿、冬筍、香菇、栗子肉等滿滿滿當當的食材,吃起來格外鮮甜味美,超級滿足~

大閘蟹

秋風起,蟹腳癢!今年的中秋比往年時候來得更早一些~

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在團圓的餐桌上吃到最肥美的大閘蟹啦!

膏肥蟹美,鮮香滿口,邊品蟹再邊賞月~

一整個秋天的味道都融化在舌尖了!

酒釀小圓子

團圓飯的最後,一定要來一碗酒釀小圓子,象徵著團團圓圓。

要是再配上點沁人的桂花香,更是贊得不得了~

桂花酒

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之夜,要是再來上一杯桂花酒~何等美事!

糖炒栗子

每當走在秋風習習的街道上,總會被一股香味兒吸引得挪不動腳,沒錯,那就是糖炒栗子的味道。

香噴噴、甜膩膩、熱乎乎,忍不住買一包捧在手裡,就迫不及待地剝出一顆放在嘴裡,那種滋味,美的嘞!

地道的好栗子,皮薄肉糯水分少,更適合上海人的口味。每次剝栗子,幾乎不沾殼兒,可以一口吃掉黃油油的一整顆,又糯又香,幸福感飆升!

羊湯

羊湯也是江浙一帶人入秋後的滋補湯品,在一口直徑近1米的大鍋里,奶色的濃湯汩汩地冒著熱氣,裡面的羊骨翻滾顛簸,撈出一塊羊肉片來,肥腴得入口即化,還有回味無窮的余香!

入秋也意味著逐漸入寒,而羊肉是滋補暖身的首選,在入秋的時候好好補補,冬天再冷也都不怕啦~

鮮肉月餅

當然,說到中秋美食,月餅還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尤其是鮮肉月餅!

上海有很多老字號月餅,比如創建於1851年,1900年改名的「老大房」,可謂是鮮肉月餅屆的名牌了,此外還有如老大昌、杏花樓等店鋪,每到中秋前夕,門口就排了很長很長的隊。

看看這排隊的陣仗,就知道上海人對鮮肉月餅到底愛得有多深了!

阿拉上海寧為了吃月餅,從不肯將就啊。

外皮酥鬆,肉汁鮮美...

而且真諦就是,要趁熱吃!

中秋將至

看一輪圓圓的月亮

吃一頓熱鬧的家宴

才是中秋最溫馨的打開方式

當父母在電話里小心又殷切的問

你似乎總有理由說不

工作太忙了,假期太短了

答應了孩子去旅遊,只想在家宅三天…

你總覺得,不就一個中秋節麼

回家也不過就是吃頓團圓飯而已

然而,中秋這頓團圓飯

不僅是父母心裡根深蒂固的傳統

是闔家團圓的寓意

回家吧,

團圓是中秋最好的禮物!

祝大家節日快樂!闔家幸福!

來源:儂好上海(helloshanghai2013),上海頭條(modu100)

戳這裡為我加顆小星星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