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收藏:頭條3個月變現6000+,寫作這些天,頭條帶給我的成長

2019-10-05     牧心微筆記

文/牧心

圖/網絡

#我和頭條的故事#

此文第三部分有乾貨分享,時間寶貴者可直接看第三部分。建議收藏。

01 一篇文章,重拾寫作熱情

我的頭條號註冊得相當相當早了,大概是在2016年的時候,女兒剛剛出生,我還在休產假。普通工薪階層,工資不多,又剛買了房子,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偶然有一天聽到一個朋友說,在今日頭條創作可以賺很多錢,月入大幾千什麼的,不過需要一個條件就是天天寫——那時我還沒有「日更」的概念。

我想自己別的不會,寫點文章總是可以的吧。而且平時看今日頭條,感覺似乎也不用多麼高深的知識就可以寫出來嘛!

記得當時寫了兩篇很短的文章,也就六七百字(現在看來那都稱不上文章),漲了7、8個粉絲,確實是沒什麼可寫的——畢業後都停止學習了,面對的都是日常事務性的工作和單調乏味的生活——所以寫了那麼兩天,就停下了,主要還是沒有太大的動力。

就這樣又糊裡糊塗地過了兩三年。在這兩三年里,我們搬了新家,生了第二個寶寶,依然還是普通工薪家庭,一切看起來都是歲月靜好的樣子。

2019年春節回來,突然刷到一篇爆文,是在北京的一個創業者回到山東老家後,因看到親戚朋友們的狀態(打牌,吃喝,給孩子們玩手機)有感而發寫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深深地刺痛了我,因為我和孩子,就是作者文章當中描述的那種狀態。

我突然就感到後背發涼,眼前浮現了三年後、五年後甚至十年後自己的樣子,這種恐懼讓我瞬間頓悟。

我當時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但我知道了我不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單調,重複,乏味,不思進取,沒有挑戰,沒有可能,一眼望到退休……

就像電影《土撥鼠之日》里的男主角一樣,日復一日重複昨天的生活,只有無趣和絕望。

02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選擇了在頭條寫作

其實在這兩年間,我一直隱約覺得自己不應當就這樣在舒適區里一直待下去,也嘗試過其他一些方法,比如學習攝影,想通過攝影變現。

但很快就就發現了攝影作為副業的弊端,一是需要不斷投入昂貴的設備——新手總會覺得自己拍不好是因為設備不行;二是時間表不合適,不可以隨時隨地扛起相機就拍攝,還需要構思、與拍攝者溝通,買道具,安排時間,PS修圖……工程太龐大,剛上了攝影課就被嚇回去了。

春節有一次回老家,路過一家文創店,女兒要進去買玩具。看到那家文創店,突然一股心流涌了上來,讀讀書,寫寫字,這不正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嗎?為什麼不把這個興趣愛好,作為自己要堅持的事情呢?

那個時候並沒有想到寫作會變現,只是覺得枯燥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外,有這樣一個能夠堅持下去的興趣愛好,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於是我開始了大量的閱讀和書寫。

剛開始給自己定了個目標,日更60天,每天1500字,雷打不動,不知道寫什麼的時候,硬著頭皮也要寫下去。

在這期間,我也聽了一些如何寫作的課,知道了寫作能夠堅持下去的一個方法之一就是公開發表以得到反饋。

因為反饋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改進。

當時我選擇了好幾個平台作為寫作平台,然而最終堅持下來,以及更新字數最多的平台,是頭條。

並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變現了(我寫了4個月才開始變現,確實很慢了),而是因為頭條的推薦量多,看的人多,點的贊多,給我的鼓勵就最多,讓我能夠在這個平台上一直堅持下去。其他有些平台,甚至根本不會推薦,不會有人看,所以後面也就沒再堅持下來。

03頭條變現機制,讓我邁出了副業變現第一步

除了推薦量多,頭條更讓人驚喜的是他的變現機制簡直太友好了。

先說最誘人的青雲計劃。青雲計劃2018年6月推出之後,引起了諸多創作者的競相追逐。我入場很晚,2019年6月底拿到原創標的時候,青雲計劃已經開始洗牌了。原來的一些套路文都已逐漸被淘汰,而另外具有深度的、知識增量的、創新的文章慢慢受到青睞。

對此,我還總結了【持續獲得青雲計劃】的9條心法:

  • 傳統的3段論不好得獎了。需要變通一下。怎麼變通呢?把3段論,以小標題的形式展現。就算破題那裡,也可以變通一下,給破題取個小標題出來。
  • 切入點要新穎,要創新。不要大路邊上的那種選題和破題。
  • 文章要有高級感,怎麼做到?素材高級!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要找到高級的素材。我一般都是從書中和某個只是平台上面找。(涉嫌打廣告,有需要的可私信。)
  •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學習寫作很久的小夥伴,都知道寫作的套路,但是沒有永恆不變的套路,需要在套路上創新。可以打亂原有的套路,自己重新排列組合下,但是要注意內在邏輯不能亂了,還是要自洽的。
  • 選題要相對稀缺,但不是說稀缺到讓大家覺得沒有價值。
  • 稀缺的同時要注意文章的知識增量。要讓大家有這種感覺:讀完這篇文章,覺得自己被賦能了,覺得自己又懂得了一些額外的知識,覺得自己更牛了!
  • 深度文的解析,最好能加上個人的實際例子的舉證,這樣容易理解一些。只是為了深度而深度,容易太學究。
  • 把文章當成產品來打造,注意用戶體驗,多為讀者考慮。從讀者的角度,讓他們學習到東西。
  • 因為我現在主要寫書評和讀書類稿件,所以選書很重要。選擇一些相對小眾的,但是很有意義很有趣,很有價值增量的書籍。把它寫成書評,選題的稀缺性就能夠保證了。

隨著自己寫作經驗的積累和對青雲調性的研究,雖然不是很高產,但也穩定在每個月能拿到3篇青雲計劃。截至發文,3個月內拿到9篇青雲計劃,變現6000+。這個月的目標會沖一下月度優質帳號,實現變現5000元。

除了青雲計劃,還可以開專欄,櫥窗,參加各種有獎徵文。

總之,你想要變現,頭條會給你很多很多的路徑,會大力扶持原創作者,和優質內容創作者。

在這一點上,頭條的誠意和力度真的很大。

04 寫作,究竟是為了什麼?

持續寫了半年多之久,成績並沒有算多麼「斐然」,雖然拿到了一些稿費和獎金,但畢竟路還有特別特別長。

有朋友真誠地建議我開專欄,但我看到自己的粉絲量還這麼小,意識到自己的積累和實力還沒有達到能夠開設專欄的程度。畢竟,如果做一件事情,就是衝著做到最好去的。

我跟朋友答覆說:寫作這件事,我不是想寫一個月兩個月,也不是想寫一年兩年,我是想寫一輩子的。

可能寫作是一件讓我永遠不會退縮,永遠有熱情和激情去做的一件事。

寫作,不是為了稿費,也不是為了獎金,而是為了梳理自己從前和現下的生活,為了能夠在不斷地寫作輸出中,汲取更多的輸入的營養,獲得面對未來好好生活的底氣和能力。

寫作,是與自己的對話。

寫作,是能力,更是態度。

寫作,是值得去堅持一生的事情,半途而廢,意味著再沒有機會。

我是牧心 @牧心微筆記 ,終身寫作者,終身學習者,歡迎關注!

#我和頭條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Dtenm0BMH2_cNUgrP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