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航空史上,義大利人雖然在飛機研發上並沒有歐美很多國家那樣出名,但卻不乏經典創意之作。特別是在上世紀20年代,義大利設計師斯提帕-卡普羅尼將其提出的"涵道式螺旋槳"構想應用到現實中,成功研發出世界上最早的噴氣原型機——斯提帕-卡普羅尼實驗飛機。在設計結構上,這款飛機的機身是獨特的空心酒桶形狀,並將發動機、螺旋槳完全包裹在其中。可以說,這款造型呆萌的飛機,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酒桶在天上飛。儘管這種奇葩的設計讓飛機的穩定性非常出色,但在機動性、速度等方面的劣勢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當然,能夠在100年前有如此腦洞大開的創意,也足以看出義大利人在航空設計領域的獨到之處了。
提及斯提帕-卡普羅尼實驗飛機的設計靈感,要和1911年誕生的一項設計競賽息息相關。當時的法國航空次長雅克·施耐德推出了一項水上飛機的設計競賽"施耐德杯",並設立了1000磅的獎金,這在當時來說是一筆巨款。這項賽事規定,參賽者如果能在五年內獲得三次冠軍,就能永久保存賽事獎盃,並且還能額外獲得一筆高達7.5萬法郎的獎金。在來自各國的航空精英紛紛參賽後,義大利人意外地奪得了首屆冠軍,這讓很航空強國顏面盡失。隨著第二屆賽事很快到來,許多國家都紛紛加大了研發投入,這讓義大利參賽者們倍感壓力。當時,就職於義大利卡普羅尼飛機公司的設計師路易基·斯蒂帕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能夠突破飛機的速度瓶頸。因為當時的螺旋槳飛機時代,全球速度最快的飛機,也無法突破800千米/小時這個門檻。
在經過不斷思索和大膽創新後,路易基·斯蒂帕開始不斷完善他所提出的"涵道式螺旋槳"構想,希望從飛機的結構設計上另闢蹊徑。按照他的設計理念,如果將螺旋槳飛機的槳葉進一步縮短,將整個機身部分設計成一個空心圓筒,進而將螺旋槳和發動機都包裹起來。那麼,在飛行狀態下,空中的氣流就會對圓筒形機身形成持續不斷的後推力,與傳統設計的飛機相比,這種"涵道式螺旋槳"飛機的推力性能將可以提升50%以上,速度優勢自然可以凸顯出來。經過一番努力之後,斯提帕-卡普羅尼實驗飛機樣機終於在1932年2月正式亮相。
宛如一個大酒桶的斯提帕-卡普羅尼實驗飛機一經問世,就憑藉奇葩喜感的造型引起了各方關注。從基本參數來看,這款飛機的乘員最高為2人,機體長5.88m,翼展14.28m,高3m,載重量為800kg。從試飛結果來看,斯提帕-卡普羅尼實驗飛機的飛行穩定性非常出色。當然,受到發動機、傳動技術等限制,這種"涵道式螺旋槳"設計儘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發動機的使用效率,讓推力性能大大提升。不過,由此帶來的巨大空氣阻力也非常明顯,基本抵消了圓筒形機身結構帶來的推力效果。因此,這款飛機的最大飛行時速也僅有131公里,完全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儘管最終斯提帕-卡普羅尼實驗飛機沒有獲得政府和軍方的認可,但這架呆萌可愛的飛機依然在世界航空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因為這種"涵道式螺旋槳"構想,是人類從螺旋槳飛機時代向噴氣飛機時代邁進的過程中,首次做出的實際性探索。甚至,至今依然有很多航空專家認為,斯提帕-卡普羅尼實驗飛機的成功實驗,為後來配備渦輪發動機的噴氣式飛機的誕生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