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求醫問診的過程中
有時候需要進行一些醫療操作
比如傷口縫合、智齒拔除……
此時,少不了的就是麻醉
那麼
局麻、半麻、全麻這些麻醉有什麼區別
今天小薇就來聊聊麻醉這回事
麻醉的分類有很多種,按照大眾容易理解的方式,可以根據麻醉範圍的大小,分為:
1、局麻
就是將麻醉藥給藥到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或區域,使相應的神經(神經末梢、神經叢等)的傳導功能被阻隔,從而讓這部分的身體失去痛覺,但人是清醒的。
主要有:
2、半麻
實際上,在醫學術語中並沒有「半麻」這個詞,準確的說法是椎管內麻醉。
通過往腰部椎管(脊椎中間的縫隙)穿刺注射麻醉藥,使相應脊神經以及它所管轄的區域感受不到痛覺,主要麻醉下半身,所以常用於下肢或下腹的手術,比如剖腹產、無痛分娩。
Ps:根據麻藥給予的部位不同,椎管內麻醉還能分為蛛網膜下隙阻滯麻醉和硬脊膜外隙阻滯麻醉。
3、全麻
通過麻醉藥靜脈注射、吸入、肌肉注射等方式進入人體,直接作用於神經中樞,讓病人在手術過程中處於類似睡眠、無意識、無疼痛感的狀態。
除此外,關於麻醉還有兩個延伸的知識點,小夥伴也可以了解下:
了解完麻醉的分類
關於麻醉,相信大家還是有很多不解
小薇逐一來解答
大部分情況下,不能。
雖然很多人因為費用等原因,想要選擇花費少的麻醉方式,但大多數情況下該用什麼麻醉,還是得由醫生根據手術方式、部位,以及你本身的身體狀況決定的。
如腹腔鏡手術,就只能用全麻。
當然,有時候也能一定的選擇權。如腿部的手術,你就能在全麻和椎管內麻醉中選擇。
很多人在做完全麻後,人會變得昏昏沉沉、口齒不清、記憶不佳,於是就得出一個結論:麻醉會讓人變傻!
但實際上,這是因為手術後某些麻醉藥物沒有代謝完畢,還會作用於大腦,會影響人的思維、記憶等等導致的。
等藥物被身體代謝完,這種症狀就會消失。放心,這並不會對你的腦袋產生長遠的影響。
這個鍋,椎管內麻醉不背。
椎管內麻醉要從腰部進針打麻藥,所以不少剖腹產的女性,就將它認定為產後腰痛的「元兇」。
然而,椎管內麻醉所採用的針管引起的傷口疼痛,在術後不久就會消失(只是打了個針啊),並不會造成腰部的永久性疼痛。
Ps:小時候我們屁股上扎了那麼多針,現在屁股會疼嗎?
真正引起女性產後腰痛的,還是與產後韌帶鬆弛、生理性缺鈣、勞累過度、姿勢不當等因素有關。
全麻和椎管內麻醉的手術,通常都是要求術前禁食的。
因為在全麻或椎管內麻醉下,賁門括約肌、咳嗽和吞咽的功能會喪失或者被減弱,此時若是胃內有食物反流進入氣管和肺部,就有可能引起嘔吐、吸入性肺炎和窒息風險。
另外,有時由於手術的改變和需要,或者麻醉效果不好等,椎管內麻醉會改為全麻。
所以,這兩種麻醉會要求禁食。
特指的全麻。
因為全麻手術後,麻醉藥物代謝不全會出現一種情況「呼吸遺忘」,睡著睡著就會忘記呼吸,引起窒息。
如果是在手術室內,有各項專業監控的設備,能監控生命體徵,睡著了也沒關係,萬一真的出現呼吸遺忘,也能及時發現採取措施。
但每次手術後,患者並不都能呆在手術室或者觀察室等麻醉藥物代謝完畢,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回病房。
此時就需要家屬守護在患者身邊,至少2個小時,讓患者保持清醒,不要睡覺。
總之呢
不管是哪種麻醉方式
麻醉有多少需要注意的事項
最終的目的還是讓病人能夠在手術中
安全、舒適、無痛的度過
覺得小薇說得對,
就點個贊和關注,
轉發給更多的人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