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劇比較凶,手頭的還沒看完,又來了一部《九州縹緲錄》。
早就有朋友推薦我看原著,聽說是6本一套的大部頭,實在沒精力看下去。況且我不是原著黨,我一直信奉的是「書歸書,劇歸劇,電影歸電影」,把不同介質的內容比來比去,實在沒什麼意思。
拋開原著,就我看過的前6集來說,《九州縹緲錄》是足夠吸引我看下去的。
最主要的原因有幾點。
第一,質感。
這部劇的製作很精良。不枉費劇組奔赴湖北、河南、新疆等地,輾轉8207.6公里,歷時9個月的努力。
第二,格局。
我們總聽說「格局」這個詞,到底什麼是格局,這部劇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具體是什麼,我下文會細說。
第三,糾葛。
這部劇講的是亂世,亂世的戲最好看。
因為亂,因為所有人都想亂中取勝。
他們基於不同的目的合作或廝殺,也因為使命與情感的衝突陷入兩難。
最終所有人的慾望交織在一起,成了一鍋亂燉,直到沒人能分清善惡對錯。
片名「九州縹緲錄」。
「九州」指「天下」,「縹緲」一詞意為「虛無」。
也許紛紛亂亂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但弔詭的是,在夢醒之前,所有人都固執地以為自己的夢會成為最終的現實。
這部劇一開始就很猛,是一場滅族的大屠殺。
北路草原霸主青陽部滅了反叛的真顏部,屍橫遍野。
死裡逃生的阿蘇勒被青陽部抓獲,一個驚天秘密隨之揭曉,這個被收養的少年,原來竟是青陽部大君的幼子,也是部族的世子——未來的繼任者。
兩年後,東陸下唐國使者到訪,提出和親請求。阿蘇勒被選中,南下去往下唐國和親。
臨行前,父親給阿蘇勒起了個東陸的名字:呂歸塵。
「阿蘇勒」是「長生」的意思,此去東陸,改名「歸塵」,預示著這場旅程必是凶多吉少,道阻且長。
整部劇由此徐徐展開。
雖然我只看了6集,但這部劇龐大的格局已經初露崢嶸。
下面我就細說說《九州縹緲錄》是怎樣迅速勾勒出一個亂世的。
所謂亂世,到底亂在哪?
亂在所有的秩序都崩潰了,亂在所有的平衡都被打破,從而形成了無數相互對立又彼此交織的力量。
這些對立的力量都包括什麼呢?
我為你列舉以下五組。
第一,皇室與諸侯。
亂世因何而起?
因為皇室力量衰微,無法在威懾地方,於是各路諸侯並起,都想要做新的王。
對應劇中,就是所謂「大胤帝國」的末期。
北陸有草原蠻族虎視眈眈,東陸有下唐國、離國等勢力伺機而動,至於皇室,只有從中斡旋,在夾縫中求存。
各諸侯國自然不肯安分,因為亂世中,按兵不動就等於坐以待斃。於是我們看到在最宏觀的層面,《九州縹緲錄》實際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帝國覆滅前的眾生相。
第二,草原與中原。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草原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之間的關係尤其微妙。
具體到劇中,就是北陸與東陸。
北陸草原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以「虎豹騎」為代表,但缺少的是穩定的糧食供給,而後者剛好是東陸的農耕文明擅長的。
於是我們看到劇中青陽部與下唐國的和親,本質上就是草原軍事力量與中原糧食供給能力的一次大交換。
當然,這種表面共贏的背後,還有其複雜性。
中原文明一方面利用草原的軍隊肅清異己,一方面又擔心自己是否會引狼入室?
而草原文明也擔心自己的軍隊被中原文明贖買後,是否會造成整個政治格局的失控?
這也是這兩股力量之間最微妙、也最有張力的部分。
第三,父子與兄弟。
這麼多股勢力輪番上場,它們不僅要面對外部紛爭,內部也危機重重。
最關鍵的問題,自然是繼承人的歸屬問題。
北陸草原採取的是「幼子繼承制」,那些已經成年甚至已建功立業的哥哥們,自然不肯將全力拱手讓予最年幼的弟弟。
東陸各國採用的是「長子繼承制」,看似平穩,可暗中又有弄權者試圖操控世子,扶植自己的力量。
於是在一場大亂世的血雨腥風之中,又包裹著無數的小亂局,使得整盤棋的變數大大增加。
第四,廟堂與江湖。
所謂亂世,就是廟堂的力量不再足以壓倒一切,控制一切,於是江湖自民間興起。
在劇中,儘管還未深入,但我已經看到了一組對立的民間組織登場,分別是「天驅」和「辰月」。
這兩股勢力有著各自的信仰,各自的目的。在亂世中,他們成為獨立於政治勢力又與之依存的民間力量,在整個博弈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力量。
它們的影響力與凝聚力,甚至超越國界、種族。
第五,集體與個體。
這是亂世中落在每個個體身上最尖銳的一組矛盾。
一個肩負著國家、族群使命的人,當為了達成這個團體的目的,要做一些違背個人原則的事,他該如何抉擇?
這是個幾乎繞不過去的課題。
因為亂世的本質,就是原先不成問題的事,此刻都成了問題;就是原先已有答案的問題,此刻已無標準答案。
每個人都要重新面對這些問題,給出自己的選擇。
說白了,這是一場價值觀的博弈。贏到最後的人,往往是那些擁有更先進、更包容的價值觀的人。
說了這麼多,我們已看到了一個轟然並至的亂世圖景。
作為一部劇來講,光有這個格局是不夠的,還要有人,以及要把人放到這個格局裡,讓他們活在裡面,或死在裡面。
這部劇人物眾多,最關鍵的是三個年輕人。
一個是此前提過的青陽部世子阿蘇勒,一個是羽族的公主羽然,另一個是姬家後人姬野。
他們剛好構成了整個權力鬥爭的三個派系:漩渦中心、外族與民間。
但與此同時,他們又只是三個20歲上下的年輕人,可他們肩負的使命卻是遠遠超過年齡的。
外表柔弱的阿蘇勒不止是世子,更是尊貴血統「青銅之血」的繼承者。他從一出生,就註定不可能平凡,但他是否能駕馭自己的命運,還是未知數。
羽然是個天性活潑、無拘無束的少女,可是在姑姑的眼中,她卻是重振整個羽族的救星人物。她是否願意還在其次,關鍵是命運推著她毫無選擇地上路時,她該如何面對?
性格冷酷的姬野,是姬家庶出的孩子,備受歧視和冷落。但他有一顆桀驁的心,要做姬家最勇猛的武士,馳騁沙場。他能否如願?擺在他面前的是重重險阻。
如果說所有亂世的結局都是治世,那麼所有在亂世中掙扎的人,他們的結局也一定是重建了內心的秩序。
換個詞,就叫做「成長」。
《九州縹緲錄》建立起龐大的亂世格局,最終要給我們看的,是三個生逢亂世的年輕人,艱難成長的故事。
這是讓觀者更能感同身受的一種舉重若輕又小中見大的講述。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愛情。
在第3集中,三個年輕人初次相見。
在羽然轉身離去的時刻,鏡頭中出現了一群小鴨子,緊緊跟隨著她。而鏡頭之外,是阿蘇勒和姬野目送的眼神。
如果你聽說過心理學上的「印刻效應」,你一定能明白這個鏡頭的深意。
是的,從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這兩個男孩與這個少女之間斬不斷的聯繫。
一眼,一生。
人世的際遇就是如此奇妙。
這個劇,我會繼續追下去。
我很想看看這個世界最後的樣子以及那些年輕人最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