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童伴 | 央視主持人大賽火了:愛閱讀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2019-11-27     愛吃草莓的老仙女

最近,一檔停播了8年的王牌綜藝《主持人大賽》火爆全網,一開播就連上5個熱搜。

這檔由撒貝寧主持,前春晚導演陳臨春及人們熟悉的敬一丹、劉欣等業內翹楚擔任評委,康輝、董卿擔任點評嘉賓的綜藝。

10月26日一開播就奪下收視第一,目前豆瓣維持9.0的高分,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與讚譽。

網友紛紛表示「精彩程度堪比『神仙打架』,自嘆不如!」

節目全程沒有一句廢話,其中有個「90秒即興考驗」環節,十秒讀題,撒貝寧倒數三個數後參賽主持人即刻開始闡述,網友直呼,這幾秒自己連題都沒看完……

通過這節日,也讓慧心童伴再一次明白什麼叫專業,什麼叫做實力;再一次明白愛閱讀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1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因為知識,就是最高貴的氣質!

在節目中,除了各位選手的神仙操作外,更讓人驚艷的便是董卿的點評。

她一針見血的點評,一語中的的建議,引經據典的論述,妙語連珠的談吐,屢屢讓人拍案叫絕,所以觀眾把她稱為「神仙中的神仙」。

在點評姚軼濱時,董卿說:「醫生是在看人的病,記者是在看病的人」。

關於主持,她也提到:其實主持人說這個主持稿,就是寫文章,最重要的就是「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此話一出,真的是直戳「靈魂深處」。

聽完董卿的點評,網友們更是「炸了鍋」,很多觀眾在下面留言說:

「每次聽到董卿說話,我就覺得自己該看書了。」

「董卿的知識儲備量太高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她優雅的魅力實在讓人難以抵擋。」

簡直就是「教科書式」點評!

微博評論里還有人讚嘆道:「這是需要多少年的閱歷沉澱啊。」

「比起貌美,她的從容、智慧更值得叫好。」

其實提起董卿,可謂家喻戶曉。

她是實至名歸的央視一姐,連續主持過十三屆春晚,主持的節目也不計其數,其中最火的要數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

通過這兩檔節目,觀眾認識了春晚之外的董卿,端莊優雅、學識淵博,說話大氣,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文化內涵。

有人說,董卿這麼優秀,是老天爺賞飯吃。可哪有什麼老天爺呢?她舞台上的光鮮亮麗和高光時刻,實際上都源於父親對她從小的「魔鬼教育」。

在董卿剛認字的時候,父親就要求她每天抄成語和古詩,並大聲朗讀背誦,等她稍大一點,父親又讓她抄古文、背古文。

讀初中開始,父親每年都會給她列書單,規定她必須讀完一定數量的名著,還要摘抄背誦書中精彩的句子,等父親下班回家檢查。

平時,父親也不允許董卿多照鏡子,不准媽媽給她做新衣服,他認為女孩子不能花過多心思在打扮上,父親甚至說:「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在父親的高壓政策下,董卿度過了晦澀的童年,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父親的威迫下,她也漸漸愛上了閱讀。

從董卿身上,明白了閱讀書籍帶給人的價值。她曾在環球人物對她的採訪中表示:

「每天睡覺之前一個小時的閱讀,這個幾乎是雷打不動的,(很多人說)你還能堅持嗎?我說這個好像無所謂堅不堅持,臥室里沒有電視機沒有手機,這是我的一個習慣。」

腹有詩書氣自華,歲月從不敗美人。

就像董卿曾說:「我始終相信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快樂。」

如今的她,很好地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讀書所給的氣質,才是最可貴,也最奢華的。

2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因為閱讀,就是另一雙看世界的眼睛!

在這高手如雲的舞台上,撒貝寧作為節目主持人的表現也相當亮眼,不僅台風穩健,看法和想法以及思維能力也是強大到可怕。

選手張安琪在「90秒即興演講」環節抽中了「最敬業變臉」的主題,數十秒的短暫構思後,她從態度、角度還有溫度來論述了主題,已經讓人嘖嘖稱嘆了。

張安琪的演講思路:

忠於職責、微笑助人,這個思路很清晰,卻也平常。屬於普通人都能想到的第一個維度。接下來,我們看看撒貝寧是怎樣從一個新角度來演說的。

節目中撒貝寧居然還能從這些角度之外找到更好的立意,以人性和職業要求為出發點,上升到服務的藝術層面。

撒貝寧的思路:

在常理之外又有了「人情」的因素,這個反轉不僅出乎意料,也瞬間把演講拔升了一個高度,讓人印象深刻。

慧心童伴曾在知乎看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評價何炅、蔡康永、撒貝寧三位主持人的文學素養及主持功底?

其中一位知友的回答獲得高贊,單從文學素養來說,撒貝寧>蔡康永,何炅。

因為從主持談吐能感覺出來,撒貝寧很愛看書,而且他本人其實私下很喜歡不被打擾到生活,他有更多時間來閱讀,並且有很好的閱讀習慣。

如果你們去翻一下撒貝寧的微博,會發現他的文采非常非常好,文字功底極強。從他的節目裡能明顯感覺出來,他不僅書讀的多,涉獵很廣,知識面很豐富。

撒貝寧算得上非常聰明的人,他很會發揮自己的長處,從主持風格來說,他其實更全面在三個人中。

他能在法制節目亦或新聞採訪中保持那種莊嚴肅穆感,又有央視主持專業的hold住大場面的能力。

但他同時也能輕鬆把握娛樂節目,因為他多才多藝,收放自如,他在開講啦的每次總結都非常精彩。

而且撒非常喜歡臨場發揮,記得之前有鏡頭採訪他幕後準備的時候,他說過他不喜歡提前準備好的東西,更喜歡臨場來的那種閃光和激情。

確實他每次臨場都非常非常精彩,而且他的幽默是從他靈魂發出的,因為他生活中就是一個這樣皮的人,不是那種為了搞笑而搞笑。

他三觀很正,沒什麼污點,也很謙虛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是個了不起的主持人。

撒貝寧節目中強大的思維邏輯也說明了,多看書閱讀,會成為一個有溫度懂得情趣會思考的人。


而讀書到了最後,是為了讓人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可以包容更多的不一致。

讀書雖然不能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卻能給你一個更好的觀察世界的視角,可以說你讀過每本書都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閱讀讓人開闊視野,可以從更細緻的角度理解世界。

3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因為「閱讀」,就是實打實的財富!

在這個流量時代,網紅走進大家的視野,尤其是在很多孩子們眼裡,當網紅,走捷徑,就可月入百萬,相比之下好好讀書顯得笨拙又吃力不討好。

新華網曾做過一個關於95後職業的調查,54%的人嚮往的職業是當網紅。

另一項調查中,小學生被問到長大想做什麼時,他們脫口而出的都是想當網紅。

甚至還會有不少人譏諷「你拼死拼活考大學後996,不如我高中畢業在線直播十分鐘」!

可是傻孩子們不知道的是,這個時代,流量很大,也很不靠譜,稍不留神可能就會被淘汰。

就像口紅一哥李佳琦說的:「我全年無休,一年365天,要開389場直播。

每天直播6個小時,從晚上8點15開直播到凌晨1點,不敢停歇,因為你一旦不直播,流量就流失,網友就會去看別人的直播。」

你說你要早點進入社會賺錢,多幾年經驗,或許可以闖蕩出一片天地。

但是你別忘了讀書就是門檻最低的投資,亦是最易賺錢的那條路。

就拿《主持人大賽》來說,央視一向不掩飾自己對主持人學歷的偏愛。

如今已經是央視當家主持的撒貝寧和李思思,當年參加主持人選拔大賽能拿到金獎,除了表現優秀之外,他們北京大學的學歷應該也是重要砝碼之一。

都說學歷是一塊敲門磚,其實央視對名校畢業的選手,也是青睞有加。

2019年全國主持人大賽節目組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晉級決賽的全國60強選手名單中的選手都很優秀。

他們是從近600位選手參與面試後脫穎而出的,其中文藝類全國30強的選手情況如表格整理。

這其中,不乏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的畢業生,能夠考上這些高校也都是非常具有實力的學生。

而央視主持人的薪酬福利一向很高,據說,撒貝寧的年薪有1100萬左右,而這個數字卻是只能排在第四。你還記得前不久大火的「28歲北大女博士」嗎?

根據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公布的消息,出生於1991年的李琳,今年7月起獲聘為該校教授,以及博士生導師。

年薪90萬,安家費220萬。這是多少人根本想像不到的數字?

還有前段時間,一則深圳年薪30萬聘請中小學老師的消息,直衝熱搜。

深圳龍華區教育局,招聘400位在編教師,給出的條件是:本科生年薪26萬+,研究生28萬+,五險一金,全日制博士獎勵20萬,優秀畢業生獎勵3-8萬,優先申請人才住房、長租公寓。

此外,全年帶薪休假165天+。還有,今年華為制定的2019屆頂尖學生年薪制方案:8位頂尖人才薪酬為90萬-200萬元/年不等。其中,鍾釗、秦通兩位博士的年薪高達201萬元!

我想,所謂「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

這些案例,用赤裸裸的金錢告訴我們:讀書可以換錢,並且這樣的財富來得更加體面和意義非凡;讀書、閱讀可以賦予我們更多賺錢的機會,而這些機會的背後是生活的底氣和選擇的權利。

這是對人才的尊重,更是對「讀書無用論」最強的打臉!

4

作為家長
請告訴孩子閱讀的重要性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太優越了,卻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當我們在這麼好的環境的教室下讀書、閱讀的時候,殊不知,那些山區孩子對課外書籍的渴望,我們輕易能擁有的,是他人一直所期盼的。

董卿曾在節目中說過:「最感謝的是父親教會了我閱讀,這是最最寶貴的。」

著名作家龍應台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寫道: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讓我們有著不一樣的眼界,心態,對待事情的看法會與他人有所不同。

讀書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可以有更大的可能性將自己喜歡的事情變成自己的工作。

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雖然它在大行其道,但作為父母應該理性看待,不盲目輕信,在教育孩子時,當嚴則嚴。

當孩子在遭遇興趣厭倦時,一定要逼他一把,因為孩子處在玩樂的年紀,根本無法控制自己,所以就需要父母來把控。

其實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那麼幾個關鍵節點,比如語言敏感期、閱讀關鍵期、智能發育期等。

在這些時期內,一定要讓孩子接受相應的學習,尤其在孩子遭遇興趣厭倦期時,一定要逼他們一把,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擺脫平凡,成為優秀的人。

周杰倫曾在《開講啦》中提到,小時候學鋼琴時,因為太辛苦一度想放棄,但幸虧媽媽拿起藤條站在他身後,逼著他練琴,才讓自己在音樂方面的天賦沒有被荒廢,也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孩子的不堅持,多半源於父母的放任。

所以,為了孩子好,就要狠下心來。逼孩子一下,他會比你想像的更優秀。

哪怕孩子現在埋怨你,但將來有一天,他一定會明白你的用心良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hGJr24BMH2_cNUgKsX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