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興抗日英雄,南南蔡村張福生

2019-10-15     定興微傳媒

我身邊的抗日英雄

——張福生

寫在前面:

我們60後從小是受革命英雄主義教育長大的,過去感覺那些抗日英雄離我們很遠,他們在歷史教科書里、在電影、電視里。但當你認真的低頭俯視歷史時,會發現這些抗日英雄離我們並不遠,他就在我們的身邊!

我的兒子出生時,妻把她的姥姥從河北定興縣老家接出來,幫我們帶孩子。老太太總給我們講她的弟弟打鬼子、殺漢奸、拿崗樓的事。老太太說的也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她的弟弟(妻的舅姥爺)參加過八路軍。

一晃20多年過去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妻的親戚說:老家有本書上,有你舅姥爺的事,我看書方知道妻的舅姥爺的名字。

打開百度輸入名字一看,定興縣的官網中居然有舅姥爺的兩篇回憶抗戰的文章!

啊!他真是一名在前線浴血拚殺的抗日英雄!抗日壯士!!

現將他的事跡寫下來,也算是對老英雄的紀念吧!

張福生(1921—1984 )河北省定興縣南南蔡村人,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冀中第十軍分區第一聯合縣縣大隊手槍班班長、游擊隊長,綽號老婆兒。他個子不高,身體靈活。在作戰中,他膽大心細、機智勇敢、遇事不慌,槍法很好,左右開弓,多次負傷。在家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頗有名聲。

1942年5月,譚城據點的4名偽軍到南留村敲詐勒索,張福生和戰友陳巨海設伏,張福生用手槍擊斃一人俘虜三人,並教育釋放,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1942年6月,日軍到南南蔡村掃蕩,張福生帶領游擊隊,在村外桃園設伏打死打傷日本鬼子20多人,撤退中張福生小腿被日軍子彈擊中負傷。據張福生的姐姐崔張氏(妻的姥姥)講:弟弟負傷後,在白洋淀養傷,她曾和母親去看望,他的傷口已經長蛆蟲了,母親和姐姐給他清洗傷口。

1943年4月,張福生一人機智勇敢的端了北太平莊崗樓,在戰友田樹華的配合下俘虜偽軍29人。

1944年春,在北南蔡村桃園突圍戰鬥中,張福生兩次機智的用旗語迷惑日軍,極大的漸少了部隊的傷亡,突圍中張福生刀劈日軍小隊長一名,繳獲其手槍、望遠鏡。

張福生的女兒對筆者講:爸爸對我說,在一次戰鬥中,他曾砍下一名日本鬼子的腦袋,為了證明自己殺敵了,他背著鬼子的腦袋走了幾里路,走累了他將鬼子人頭仍在了河邊。回到部隊後,戰友看他後背是血問:老張你負傷了?他說:沒有。他將事情的過程告訴了戰友,大家到河邊一看果然有鬼子的腦袋。(此事感覺與北南蔡突圍刀劈日軍小隊長不是一次戰鬥,老人故去多年,不好考證了!因是張福生講給女兒的,且女兒記憶清楚,記錄於此。)

此兩戰例在冀中軍區戰史中不多見!

1945年2月,在攻打天宮寺據點時,張福生第一個爬梯飛身上房。上述五次戰鬥,三次定興縣政府官網中有記錄,二次登載在《今日定興》。

縱觀張福生老英雄的作戰特點是:膽大、機智、勇敢、不怕死!

他是真正的「李向陽」,是在一線真刀真槍和日本鬼子、漢奸玩兒命的獨膽英雄、壯士!

堅持敵後戰場的縣大隊、區小隊、游擊隊、武工隊等「土八路」,殲敵可能不如主力部隊多,但個人以為是最辛苦的。敵強我弱,缺槍少子彈的,還要就地堅持抗日。今兒藏在這村兒,明兒躲在那村兒。今天鬼子掃蕩,明天漢奸來襲擊,後天叛徒出賣的,鑽地道、蘆葦盪藏身,東躲西藏的,不時的被鬼子包圍,有機會還要伏擊敵人。防日本、防漢奸、防自己隊伍中的叛徒,八年啊!基本每天生活在恐怖之中,隨時有犧牲的可能,能堅持下來真不容易,他們是抗日戰爭中最辛苦的一批人!

解放後老英雄張福生回鄉務農,擔任村支部書記。由於生活困難,政府給他蓋了兩間土坯房,四十多歲結婚,有一女二子一孫,均在鄉務農,英雄有後,民族有幸!

文革中當地兩派武鬥,鑒於老英雄的影響力,各派都想拉張福生入伙。他那派都不想加入,因此他跑到北京躲在外甥女崔玉華家。他對外甥女說:「中國人打中國人沒意思」。在抗戰時,他抓著偽軍都教育釋放,他又怎麼能忍心看到同袍自相殘殺呢!

張福生老英雄沒上過學,據他的外甥女崔玉華講:在他生命的後幾年,因抗日時期的腿傷癱瘓在床,老戰友陸錦同志曾來家中看望,曾有保定來人給他錄音。他在定興官網中的兩篇回憶錄應該是別人整理的,其中一篇登載在——晉察冀冀中十分區第一聯合縣抗戰史料彙編《拒馬河畔的烽火》中。此書冀中軍區十分區司令劉秉彥將軍題寫的書名,編委常委是張福生的老領導李玉如上校,編委有張福生的戰友陸錦同志。

1984年張福生病故,政府又給張福生後人蓋了三間磚房。

黨和政府也算對的起張福生老英雄了!

後記:

張福生老英雄的兒子、女兒也很少上網,受教育也不多,他們只知道父親參加過八路軍,具體事跡也不清楚,估計也沒有對孫子講過他爺爺是抗日英雄,英雄精神傳承最有效的載體是家族傳承,國家應善待這些英雄的後人,讓他們有榮譽感、自豪感,讓地下英雄的英靈得到告慰!由此激發出愛國熱忱,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更能發揮先人的傳統為國效力!

在張福生老英雄的幾篇文章中寫到了他的幾個戰友:

李玉如——(1919~1990)曾用名李壁,雄縣老崗村人。1938年1月參加河北游擊軍,同年加入共產黨。曾任冀中第十軍分區第一聯縣縣大隊副政委,第七十六團政治處主任等職。參加了百團大戰和冀中抗日根據地反「掃蕩」等戰役戰鬥。195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上校軍銜。曾任山西省革命委員會常委、政治部主任,河北省軍區副政委、顧問。

蘇振榮——抗日時期任冀中第十軍分區第一聯縣縣大隊隊長,冀中軍區75團一營營長,後在戰鬥中犧牲。

陸 錦——曾任冀中第十軍分區第一聯縣定一區區長,解放後任定興縣長、書記,後赴保定任職,具體不詳。

王世清——曾任冀中第十軍分區第一聯縣縣大隊副隊長

張子清——曾任冀中第十軍分區第一聯縣縣大隊一分隊隊長

魏 儉——在北南蔡村桃園突圍戰鬥中,負重傷被俘。

高樹亭——機槍手,在北南蔡村桃園突圍戰鬥中,子彈打光後,毀掉機槍,拉響手榴彈與日寇同歸於盡,壯烈殉國!

王增敏——機槍手,在北南蔡村桃園突圍戰鬥中,子彈打光後,毀掉機槍,拉響手榴彈與日寇同歸於盡,壯烈殉國!

陳玉樓——在北南蔡村桃園突圍戰鬥中,壯烈殉國!

王維忠——(外號闖王)曾任冀中第十軍分區第一聯縣縣大隊手槍隊長。

李 裕——解放後健在,具體不詳。

張正恆——曾任一聯縣武委會主任。

其它還有——陳巨海、田樹華、朱紹義、李永峰、任振忠、任德祿、李樹茂、張恆綽號老炸糕……

這些有名和無名的英雄們,在祖國遭難的時候,他們不怕犧牲挺身而出以死抗爭。他們的父母、後人知道他們為國犧牲了嗎?知道他們死的如此壯烈嗎?那些烈士、英雄的父母、後人得到應有的榮譽了嗎?他們活到新中國成立了嗎?他們生活過的好嗎?

在為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鬥爭中,總要有人要做出犧牲,這種犧牲大多是默默無聞的,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他們的鮮血已經化作了共和國鮮艷的五星紅旗;化作了今天孩子們的笑臉;化作了今天航空母艦的繞台巡航;化作了今天轟炸機的遠海飛行……

為了我們不在被人家欺負,我們中華後輩當繼承發揚老一輩的精神,不屈不撓,要尚武,不怕犧牲,自強自立,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作為冀中人的後代,我為家鄉出了這麼多的英雄、壯士,感到光榮、驕傲、自豪,冀中人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英雄們吧!

王志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5rV020BMH2_cNUgwy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