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5日晚,主題為「新時代網絡電影的融合與破冰」的首屆中國網絡電影周,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落下帷幕。
此次網絡電影周,不僅有著業界三巨頭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還有著國家廣電總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電影家協會等官方力量的加持。各界專家、學者在「新時代網絡電影的融合與破冰」主題下共同探討網絡電影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
今年,「網絡電影論壇」首次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官方論壇單元,如今,又迎來了首屆中國網絡電影周,「網絡電影」的內容質量和行業地位愈發提高。首屆中國網絡電影周,是中國網絡電影歷史性的節點。
愛優騰聯合倡議,助推網絡電影新秩序
此次產業聚會,為了正視「網絡電影」發展出現的問題和契機,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平台站到統一戰線發布行業首封《倡議書》,第一條,便是將「網絡電影」為規範作為網際網路發行電影的統一稱謂,看似是個改名字的簡單舉動,實際上卻將網絡電影與其他內容形態的界限將進一步縮小,與整個內容產業接軌。
網絡電影自2014年誕生至今,經歷了爆髮式增長,逐漸規範化,進入追求高質量發展的調整期,漸漸走進穩步發展的進程中,已經實現了大規模、高增長,並且在用戶中建立了清晰的消費認知。
除規範網絡電影用名,《倡議書》還提議網絡電影從業者應該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加大對青年電影人才的扶持力度;呼籲更多專業電影人關注、支持、投入網絡電影行業;網絡視聽平台要自覺承擔正本清源、守正創新、構建風清氣正的網絡電影市場的時代責任。
網工委攜三大平台聯合倡議
各大網絡視聽平台達成共識,為網絡電影正名,助力構建規範有序的中國網絡電影新秩序,確立行業標準,標誌著網絡電影步入一個新的時期。但是,就像阿里大文娛電影負責人、淘票票總裁李捷所說「改名這件事,如果沒有真正內容的實質去配合,就僅僅只是改名而已,當大家都叫你『網絡電影』的時候,就要對得起『電影』這兩個字」。
網絡電影進入提質時代
2014年,在微電影逐漸式微以及觀眾的需求不斷多元化的趨勢下,愛奇藝在論壇上首次提出「網絡大電影」的概念,至今已歷5年。從2014年到2016年間,網大的低門檻、低投資、高回報的特點,促使網大野蠻瘋長,色情、暴力、鬼怪是常態,蹭IP的現象也一發不可收拾。
2017年,華誼、歡瑞世紀、光線傳媒、華策等傳統影視公司開始關注網絡電影市場,各視頻平台也在採取行動來規範市場,並有意識地開始訓練電影人才,這與本次首屆網絡電影周的倡議書不謀而合。
2018年和2019年,有關單位監管升級,視頻網站自查下架千餘部作品,網絡電影的數量一降再降。雖然數量有所下降,但部分質量較高的影片逐漸打開了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分帳過千萬的網大數量為27部,《大蛇》《靈魂擺渡•黃泉》《齊天大聖•萬妖之城》等甚至創造了單片過4000萬的成績。
相比往年,今年網絡電影上線數量明顯回落,但精品率卻顯著提升。電影內容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同時更加關注貼近生活的現實題材。愛奇藝與人民日報新媒體聯合推出「正能量網絡電影劇場」,其中《毛驢上樹》、《大地震》等現實主義影片分帳票房均突破千萬,實現了口碑與商業的雙豐收。
投機取巧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守住創作本心和情懷是網絡電影從業者需要做的。網絡電影減量提質是從贏得市場到贏得尊重的必然之路。
網際網路與付費業務發展帶來產業新機遇
在未來,網際網路與付費業務的高速發展將會成為網絡電影持續高速前進的兩大推動力。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副司長李忠志在致辭中指出,隨著5G時代到來,網絡電影將迎來更廣闊的空間。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在採訪中表示,5G的普及會把視頻變成心理負擔更輕的日常應用,同時憑藉更高的傳輸效率,將有機會改變影視創作環節。
與此同時,網絡視頻平台付費會員業務在全球範圍內的蓬勃也發展帶動了網絡電影用戶規模進一步壯大。截至2019年6月22日,首創網絡大電影模式的愛奇藝會員規模已達到1.000億,為依託於平台的網絡電影業態發展培育了土壤,也為未來行業增長預留了上升空間。
如今,線上和院線共同成為觀眾收看電影內容的重要渠道,網絡電影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長為中國電影重要力量,也是中國青年電影生力軍的搖籃。
面對行業中依然存在的問題,此次聯合倡議的發出也意味著網絡電影產業鏈上下游將會進一步緊密協作,頭部平台也將繼續主動作為、承擔社會責任,嚴格把關內容質量,助推題材多樣化,為青年電影人才提供平台和機會,在質量上實現持續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