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新作票房慘澹,「功夫」電影已成過去式?

2019-10-05     網絡大電影

文:魚乾

成龍,繼李小龍之後第二個享譽世界的功夫明星,2016年的8月30日,成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曾幾何時「成龍電影」四個字一直都是電影市場上的票房保證,成龍的名字更是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

然而,不久前,由成龍和施瓦辛格聯手的「中俄合拍」魔幻大片《龍牌之謎》,以豆瓣評分3.9的成績,再次刷新了觀眾對成龍電影的認知。

回顧成龍早期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從1995年的《紅番區》到2008年的《功夫之王》是成龍作為演員最輝煌的歲月。豆瓣評分7.5分的《紅番區》曾豪取3234萬美元票房,一舉打破當時最賣座華語片記錄。1998年《尖峰時刻》橫空出世,影片北美豪取1.41億美元票房。3年後上映的《尖峰時刻2》表現更為出色,影片全球票房高達3.4億美元,一舉將成龍推上事業巔峰。

2012年的《十二生肖》作為成龍的第101部電影作品,加之成龍多次表露影片是他的最後一部動作片,意義不言而喻,激發了觀眾的興趣。從影片映後反饋來看,儘管劇情不夠精彩,但足以為成龍標誌性的動作片,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然而《十二生肖》之後,成龍又接連推出了《警察故事2013》《天將雄獅》《功夫瑜伽》等多部作品。去年春節檔上映的《神探蒲松齡》,更是口碑暴跌,豆瓣評分3.9分,首周票房僅1.29億 。

一部接一部的「封山之作」使成龍近些年來出演的電影不論是口碑還是票房均嚴重下滑,成龍電影難現往日輝煌。

幾周前由成龍、施瓦辛格出演的《龍牌之謎》上映,然而直到這部豆瓣評分3.9的影片幾乎沒有排片時,很多人才從媒體上得知它的存在。比起「成龍又演爛片的感慨」,「成龍影片居然沒有任何關注度」才更叫人唏噓。

誰也不曾預料到,這位曾經的國際巨星,會突然像流星划過一般,在電影市場上掀不起波瀾。

成龍老矣,功夫電影是否也會隨他老去?

據媒體報道,《十二生肖》中黃道十二宮的最後幾個鏡頭是從火山上拍下來的。成龍從山上滾下來,翻了52圈筋斗。他的腰撞到一塊岩石上,身體也動不了。在這場拍攝中,成龍表示:跳入火山時意外死亡或突然死亡,這是我退休的最佳方式。

「退休」一出,不少觀眾突然意識到,記憶里那個始終能摔能打、能跑能跳的成龍,他老了。

當成龍的電影少了功夫的元素,那這部電影還能有多少看點呢?

實際上,不僅僅是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那些曾經輝煌的武打明星們,都在逐漸老去,新一代里卻又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且近年來,隨著電影工業的進步,充斥著華麗特效的商業動作大片開始興起,在演員斷層與資本裹挾的雙重夾擊下,傳統的武打功夫片逐漸淡出觀眾的視線。

題材不朽,誰將是下一個功夫之王?

成龍的功夫風格成就了他,也限制了成龍,時至今日,成龍的作品依舊沉溺於昔日的功夫片套路。但現如今觀眾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拳腳功夫的動作片,他們希望電影主角所向披靡,無人能敵。大場面和令人震撼的特效做出來的動作電影,才是現在觀眾觀看的主流,而這是成龍那個時代的功夫片不具備的。

當年屢屢開創新風潮的成龍,如今頻頻在爛片里亮相,並不是因為接不到好的項目,更多時候是因為他想要表達的東西,已經和當下觀眾的審美越來越難以形成共鳴。久而久之,觀眾也會對這換湯不換藥的港式動作片失去興趣。

新鮮感的缺失、媒介環境的疊代,成龍的功夫片所開創出的電影風格,隨著時代變化逐漸落伍。這是時間的力量,無人可以阻止。

但功夫電影作為一種題材類型,它本身是永垂不朽的,只有創作者打破傳統的功夫電影創作套路,在展現功夫魅力的同時為其賦予時代的新鮮感,才能將功夫電影拉出低谷,再次走向輝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T8joW0BMH2_cNUgqv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