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的下背部訓練真的是你需要的嗎?可能還真不一定

2019-07-18     隔壁科技吳志鵬

下背部可能是大部分人在健身的時候最為擔心受傷的部位之一,而為了更好的避免傷病發生的可能性,我們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儘量的去強化肌肉,讓它具備更高的抗風險能力,因此不少人都會去做孤立的下背部訓練,比如山羊挺身,早上好,器械下背部伸展等等,包括很多女生也會因為羨慕在那些練得很好的女生可能會有的漂亮背溝而去安排很多下背部的訓練。

但是,這些孤立的下背部訓練真的是你需要的嗎?可能還真不一定。

因為每一個懂得基本訓練知識的訓練者,都會在自己的計劃中安排像是深蹲/硬拉/划船這樣的復合訓練動作,這些動作中豎脊肌就有著不少的參與,而豎脊肌可能是所有肌群當中恢復時間最長的,練到一次之後可能要3-5天才能有完好的恢復。

因此為了不影響你的整體訓練計劃,你很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去安排專門的下背部訓練動作。(這也是為什麼我很多時候會建議深蹲跟硬拉一起進行訓練,這樣能夠更為充分的給下背部提供恢復的時間)

而且在日常越來越快的工作跟生活節奏下,大量的人都會存在下背部過度緊張的問題,反而會更加需要進行松解放鬆,而不是一味的強化,加上有一部分人因為動作做得不夠準確,包括由於髖關節活動度或者胸椎活動度不夠好的緣故,在做下背部訓練的時候會有過於多的腰椎伸展,這帶來的對於椎間盤跟椎管之間的擠壓是我們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儘量保持一個良好的體態,下背部就需要保持穩定支撐的一個狀態,因此很多情況下我認為我們更需要提升的其實是骨盆跟腰椎的穩定性,而不是去追求下背部單純的肌肉肥大。

同時為了確保訓練中的安全,我們其實更加需要的可能構建的是強大的上背部,背闊肌以及屈髖肌群,讓它們能夠在一些比較考驗核心穩定性的復合動作中承擔更多的主動發力的可能性,而不是指望著自己的豎脊肌能夠變得多麼強大,很多時候你以為的下背部弱,你以為的下背部肌肉酸疼的出現,其實都是因為你用了錯誤的發力模式,或者其他主動肌太弱的緣故。

因此整體來說,我們要確保計劃中安排了大量的復合動作,這對於增肌減脂都有著關鍵的意義,而在這種情況下下背部的孤立訓練可能就不會是必須。

而在你希望進行強化的情況下,我也會更建議你去進行像是臀橋,直腿/羅馬尼亞硬拉這樣能夠很好的鍛鍊到整個後側鏈條的動作,只有當你完全確認就是豎脊肌過於弱而其他肌群都沒問題的情況下,你才需要安排以孤立增肌為導向的下背部動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xOZYmwBUcHTFCnf_e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