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11月的牌照拍賣均價出來了,十二萬左右,這下子是徹底打消了我同學那「再等等,萬一不漲價」的僥倖心理了。其實自打一個月之前上海新的限行政策一推出,我就認為,除了預算「超級加倍」,就只有買新能源車型這條路了。
在競相紛爭的國內新能源領域中,純電車型則是最受消費者矚目的,如何挑選一台高品質、高安全、高駕趣的車就成了頭等要務;其中來自德系的Q2L e-tron(參數|圖片)和日系的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成為了選購的焦點,但兩台車究竟如何選購呢?
1
續航
首先,一汽豐田奕澤(參數|圖片)E進擎這台車不同於Q2Le-tron在MEB模塊化平台受到的局限,在TNGA平台架構下,奕澤E進擎的技術會更加成熟。尤其是三電技術上,奕澤E進擎採用的是松下出品的電池,作為多個歐美知名汽車廠商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松下出品代表著行業頂級水平,良品率高達99.99%。而奕澤E進擎更是優中選優,採用了松下更為先進的288顆方型鋰電池,這樣的設計相比傳統圓形電池尺寸更大,電芯單體能量更高,可以大幅減少電池組數量、降低電池包體積,溫控管理難度也隨之下降,有效避免了電池自燃事故的發生。
而同時,奕澤E進擎沒有盲目追求更大電池容量,而是在綜合安全、駕控和用戶需求後,選擇將電池組容量設定為54.3kWh,實現在NEDC工況下,續航里程40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在深圳試駕的時候還是大夏天,開著空調和音樂奔馳在大梅灣的海灘邊的時候,續航非常真實的按照1:1在下降,根本沒有縮水的跡象。
2
安全
大家都知道,一汽豐田的車型開著最重要特點的就是安全。在電池部分,除了通過設置高燃點來防止電池包自燃,面對「內部短路」「車輛碰撞」「過度充電」等導致電池包產生故障的其他原因;豐田在自己的研發中心裡通過電池單體、電池包和軟體的聯合監控,再配合近乎苛刻通過性測試來保證電池包的安全性。
奕澤E進擎對主/被動安全配置絲毫不妥協,全車標配TSS2.0智行安全系統,包括PSC預碰撞安全系統、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AHB自動調節遠光燈系統;更達到了准L2級自動駕駛輔助級別。
3
操控
一台車的操控性的好壞,是建立在動力系統和車身設計以及功能配置的協調工作之下評價的。
在動力系統上,奕澤E進擎的電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50kW,超出Q2L e-tron100kW最大功率性能的50%,同時它還提供了300N·m的最大扭矩,性能上來說可以輸出幾乎和2.0T發動機同級別的動力,而單電機更是減少了車輛的養護成本,也保留了車內充足的空間。
而光有強勁的動力是不夠的,為了能保證完全釋放三電技術的性能優勢,相比奕澤IZOA,奕澤E進擎將整車的重心降低了14%,配合上改進了的前臉外包圍和加裝了的後方擾流板,整車的風阻僅為0.29cd,百公里加速的成績在合資品牌的小型suv里也是數一數二的。
而一汽豐田的ACA轉向輔助系統則是看不見的黑科技,其為奕澤E進擎帶來5.2米的最小轉彎半徑,去哪都可以完美一把輪掉頭,使得駕駛的過程中整車更加的輕盈和準確。在試駕的過程中,很明顯能感受到奕澤E進擎將動力輸出儘可能的放在了前段,因為本身純電車型就不太適合高速駕駛,儘可能將車輛提速到最節能的速域也是非常合理的動力分配。而剎車方面,奕澤E進擎不同於別的豐田車型,調教比較靈敏,輕輕施力就可以給到減速的反饋,這也能保證奕澤E進擎在極限駕駛的穩定性。
4
品牌
雖然奧迪品牌常年占據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榜單頭名,但豐田的新能源混動技術也是行業領先級別的,擁有全球超1600萬消費者讚譽,並在TNGA造車理念的加持下,極大的提高了旗下車型的質量下限,無論是車身的剛性、防腐蝕性還是耐久性和保值率,都比過去提升了40%-60%不等。而一汽豐田的車,開著省心,不容易壞,很少修是常態,是經過時間考證的。
其實說回來,如果我們真的富的流油,我們直接taycan起步就好了。但如果我們想在過日子的路上,算好每一筆帳的,面對上海這麼嚴苛的限行政策,也不要為難自己,選擇一輛讓自己最輕鬆也最能體會到樂趣的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不好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