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階段的孩子都適合哪些輔食?看這一篇就夠了

2019-12-11     小七育兒專欄



這兩天在微信上,我收到了一位家長的提問:

「小七老師,感覺寶寶已經到了吃輔食的年紀了,但是不知道給他吃什麼好,有什麼建議嗎?」


其實這位家長做的非常棒,這麼重視寶寶輔食的問題。



沒錯,添加輔食,是讓孩子的營養保持均衡很重要的一步,在寶寶0歲的時候,我們給他提供的食物,更是奠定他一生健康的根基。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他的身體需要的營養種類也越來越多,這時候只吃母乳就滿足不了寶寶的需求,所以我們可以給寶寶提供一些其他的食物,也就是傳說中的「輔食」。

孩子多大可以添加輔食?

有的父母會問,孩子多大可以吃輔食呢?


美國兒科學會和中國營養學會給的建議是,從寶寶6個月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添加輔食。


但其實「6個月」這個數字不是固定,是可以波動的。因為每一個寶寶的身體都不一樣,所以具體什麼時候添加輔食,我們需要看自家的寶寶的具體狀況。


如果寶寶出現下面的表現,各位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啦:


(1)對吃飯感興趣


如果爸爸媽媽在寶寶旁邊吃飯時,他會感興趣,來抓你的勺子,摸你的筷子,抓你碗里的菜,這可能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寶寶對吃飯這件事感興趣了,他想嘗試。


(2)可以吞咽食物,伸舌反射消失


寶寶有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叫做「伸舌反射」


如果你在嘗試喂輔食的時候,發現他會把放嘴嘴裡的東西吐出來,其實可能並不是他不愛吃,而是這個動作是自然發生的,就證明了這個時候喂輔食給他其實是不合適的。


伸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左右才會消失,所以在這之前,不建議給孩子喂輔食。



(3)身體發育到一定程度


如果寶寶可以自己坐起來,或者自己靠著其他物品坐起來,能控制自己的頭部和頸部,那這樣等到他吃東西的時候,就不會被噎住。


(4)寶寶容易吃不飽


如果寶寶睡覺的時間越來越短,也越來越容易哭,不一會兒就想吃奶了,一天喂7、8次都容易餓,很可能他的身體在飛快的成長,證明他需要吃其他的東西了。

不同階段的孩子都適合哪些輔食?

1、6月(泥狀)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主要給孩子提供一些泥狀的食物,泥狀的食物比較軟爛,對於剛剛接觸輔食的孩子來說,會好嚼一點,也更容易接受。


由於是剛開始增加輔食,所以我們主要是讓孩子慢慢適應,所以輔食一般是一次加一樣,一天加一次輔食,觀察幾天,孩子能接受了,再慢慢加新的種類。


泥狀食物的種類,可以是菜泥和果泥。


比如紅薯泥、南瓜泥、土豆泥、香蕉泥、蘋果泥都是可以的,這些都可以用攪拌機打爛。


在《媽媽是超人》里,伊能靜給小米粒做的南瓜泥就是這種質地。


除了南瓜泥,伊能靜還做了青江菜泥,同樣放在攪拌機里打的爛爛的。


而米粒在吃了媽媽做的蔬菜泥之後,滿足的表情好像在說:


「我對這些好吃的泥特別滿意!」


2、7月—9月


這個時期的孩子正在練習咀嚼,所以我們可以慢慢給孩子提供顆粒狀/丁狀的食物,食物的種類也可以開始豐富起來。


從主食,到蔬菜、水果,再到肉末,都是可以慢慢添加的。


主食里可以有爛麵條,軟爛的稀飯,蔬菜里可以有南瓜糊,紅薯糊,蘿蔔丁,山藥丁,切碎的青菜等;水果可以有小粒的香蕉、草莓、梨等;肉類可以有蛋泥,魚蝦泥,雞肉泥等,這些都是可以慢慢添加的。


在《媽媽是超人》中,有一期張歆藝要給給餃子做輔食。


餃子的輔食種類還真不少,既有切成小塊的麵條,搓的細細紅薯糊,蛋泥,還有切成丁狀的山藥丁。


張歆藝本來要把紅薯糊做成小魚的形狀的,不過可惜做失敗了,紅薯泥的滋味本身是甜甜的,孩子很愛吃,最後還是得到了餃子的肯定。


各位家長可以像這樣在家裡多做些嘗試哦。


3、10月以後(手指食物)


這個時候,孩子吃的食物種類幾乎和大人一樣了,但是在大小、軟硬程度上,孩子的食物要更碎、軟一點。


大家知道孩子會出現一個不太希望大人喂飯的階段,一般是8到16個月之間。這個階段孩子自主性增強了,他不太喜歡大人喂飯了。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給孩子提供手指食物。

顧名思義,手指食物就是一個小棒棒這樣造型的食物,既可以幫助孩子強健牙齦,幫助牙齒長出來。


也可以灌輸給孩子自己吃飯的概念,建立獨立性。


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用來做手指食物的食品:


麵包,蒸/炒熟的西蘭花,他可以拿在手裡的熟胡蘿蔔條,蘋果或者梨,芹菜條,黃瓜條,包括義大利通心粉,這些都是很棒的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怎麼用呢?


比如說我們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他不要你喂,那這時候可以給他一根手指食物,當孩子的專注在手指食物這一條上的時候,你可以再喂她一勺,或者用手指食物蘸一點他吃的食物給他。


但有一些食物,不太適合添加在孩子的輔食里,各位家長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這7類食物最好不要加在輔食里


1、大人的食物


大人的食物一般比較重口味,無論是鹽分、油分對於孩子來說都是超標的,所以不要輕易讓寶寶吃大人的食物,也別讓別人在逗孩子的時候,隨便喂他。


2、鹽


小七以前的推文也專門說過,1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在食物中額外加鹽,比如有的老人就喜歡在給孩子蒸的雞蛋羹里加鹽,說不加鹽吃是沒味道的。


如果孩子在1歲內,這樣做是不合適,應該不要加鹽(市場上賣的包裝鹽),因為食物中本身的鹽分,對於孩子來說就已經夠了,太早吃鹽對寶寶的腎臟不好。


3、糖


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也不需要為了食物好吃就給他加糖,這樣會讓孩子噬甜,很可能會挑食,甚至會的肥胖症。


與其在食物中加糖,不如用天然甜的食物給孩子吃,比如紅薯、南瓜等,用這樣純天然的食材,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


4、菜水、米湯


像煮菜湯、米湯這樣的湯水,其實對寶寶沒什麼好處,一是沒營養,二是會影響其他食物的吸收,所以不需要給寶寶吃這樣的湯水。


5、果汁


水果在被打成汁之後,原有的膳食纖維被摧毀,留下很多糖分,很容易讓寶寶產生蛀牙。


6、堅果


堅果很硬,而且很容易卡嗓子,所以整顆的堅果並不適合給孩子吃。


7、蜂蜜


孩子的腸胃極其脆弱,而蜂蜜可能含有肉毒桿菌毒素,太早吃蜂蜜很可能會引起中毒,所以也不適合給年幼的孩子吃。


小七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快用小七老師的辦法試一下吧。


關於育兒,或許你還有很多問題

沒關係,小七老師一直關注家長們的需求

我們將不斷推出能解決大家育兒問題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IvSBG8BMH2_cNUgAt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