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消息稱,微信版花唄即將上線,暫定產品名稱為「分付」。
類同於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的功能,它是嵌於微信內的信用支付產品。
從微信上線的「分付」功能里,能看出微信怎樣的發展趨勢?
每一個平台在做大做優做強之後,都會不斷擴展自己的服務環節。
比如,阿里最早是以電商平台起家,因為淘寶網發展勢頭強勁,所以阿里順勢推出了支付寶這樣的金融產品。
來看看現在的微信,不管號兒是做什麼的,多少會牽扯到販賣好物。
有些號兒發布甲方商品的內容導購稿獲利;有些號兒根據自身影響力,發布聯名商品;還有些號兒自建商城,號兒里的內容,目的是銷售自家商品。
可以說,微信里的銷售功能,已經幫助了不少號兒獲得繼續運營的成本,以及盈利的空間。所以,新零售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比較蓬勃的階段。而這就是微信進一步開發自己金融服務的前提。
這陣兒,微博上出現了一個新詞——「寶唄青年」,意思是現在多數年輕人,把自己全部的家當存到餘額寶里賺利息,需要花錢時,就用花唄上的額度,等到花唄還款日,就用餘額寶里的錢交上。
支付寶對應熱搜的「寶唄青年」推出的提額活動
去年年末,微信上線了自家的餘額寶功能「零錢通」。對比餘額寶利息,零錢通確實會低一些,所以,大家還是更願意把錢放在餘額寶里。
而上面說了,我們現在看號兒,多少會翻閱到一些廣告類的文章,而當你提交訂單,準備付款,才發現自己的錢在餘額寶時,難免覺得麻煩——因為你還要把錢從餘額寶轉到卡上,才能完成支付。
微信提供的支付方式
從這樣的角度上看,如果微信上線了分付,用戶在微信里的可用資金就會變多,付款的速度也就隨之提高。
當然了,在微信里使用了分付,大家就會圖省事,把錢直接存在零錢通里(畢竟,把錢轉出到餘額寶的服務費可能大於餘額寶比零錢通的利率差),所以,這些操作,又會促使一些「零分青年」的產生。
說微信要上線分付功能時,我比較擔心的是微信是否有能力對用戶進行開放額度與信用額度的評估。
花唄是根據用戶的網購情況、支付習慣、信用風險等條件綜合考慮的,但相對支付寶,微信是一個社交類的應用,所以,如何做好這件事,對微信來說,是需要考量的。
現在用戶對於金融產品,正負面聲音是一半一半的。主要是因為去年P2P產品的接連倒塌。
所以,當微信是以社交功能為主的APP,加入了金融類產品時,一定會得到一些負面的聲音,這對於微信來說,肯定是存在風險的。
不過,微信之所以要上線「微信錢包」「零錢通」「分付」這類金融功能,主要還是因為,微信看支付寶做大了,所以也希望能在這裡面收割韭菜,畢竟,提供給用戶的功能越多,他就越跑不掉了。
這一年,微信陸續進行商業模式的探索,從朋友圈廣告,到上線好物圈,再到更新小程序入口……
微信的服務分支越來越多,微信也不僅僅局限於社交的功能。而我建議,當產品開始變革時,對產品的定義變得有難度時,支撐團隊需要多加考量,並且進行大規模的內測,這樣才會有利於產品的發展。
「媒玩兒」,是由雲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群熱愛新媒體的年輕人,搭建的新媒體知識答疑公眾號。他們通過代運營的60多個公眾號,新零售、原創KOL的嘗試,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體方法論。新媒體,有問題,找媒玩兒!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