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網紅」的事兒還挺多。
第一件事是微博「新京報我們視頻」被網友罵街了,因為在24日他們發布了#杭州毆打孕婦網紅換ID復出#這個新聞。
相關微博及評論
只要對這件事稍作了解的網友,就知道當時的事件是有反轉的,可是這條微博看上去,絲毫沒有一點客觀的意思,反而讓人感覺媒體在抹黑網紅。
第二件事則讓廣告圈和金主圈都大跌眼鏡——一個甲方投了微博大號張雨晗的原創Vlog視頻,視頻發出後,數據很好看,有大量的點贊、轉發,還有評論說已經下單的,但其實商家的店鋪是零轉化。
今天從這兩個關於「網紅」的事件,我想引出一個讓大家思考的話題。
為什麼現在當「網紅」這兩個字出現的時候,大家首先跳出來的心態和想法是負面的?
我覺得,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網紅很能帶貨、很能賺錢,而且有些網紅還很勵志,但大家提到網紅,還是會會心一笑,為什麼?因為後面有很多難言之隱。
從過去來講,大家都覺得,網紅就是憑藉「薄漏透」上直播就火的人群,這是大家比較根深蒂固的角度和看法。
但前兩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全民網紅,一帶貨瞬間能帶出好多單的李佳琦。
原來很多人看李佳琦,就認為他是「一個男人賣彩妝」,不就是和其他女性美妝博主打了一個差異化嗎?這是很多人對李佳琦的看法和認知。但其實賺錢哪有那麼容易?
1)「火」是因為李佳琦的沉澱
李佳琦大學四年學習的是舞蹈專業,但他不喜歡舞蹈,在大二有了彩妝課之後,他專門研究彩妝,於是畢業之前到大四,他都在歐萊雅做櫃檯實習生,而且乾得非常好。後來,他畢業之後,歐萊雅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在櫃檯上班,二是嘗試做線上直播。
李佳琦選擇了嘗試線上直播。即使李佳琦選擇了線上直播,但在這個行業里,他用了3年,才到了今天大家都知道李佳琦是誰的地步。淘寶上線直播功能時,李佳琦就在,但一直沒火,直到去年他才火起來。
那我們看,李佳琦年入千萬,他是花了幾年的時間呢?
說實話,他花了將近9年時間。3年彩妝課,3年櫃檯經驗,3年做直播,才有了今天的李佳琦。
2)極強的情商也是「火」的關鍵
可以說,一個基本懂彩妝的女生,在李佳琦面前,彩妝的專業知識瞬間就不在了,因為李佳琦有強大的彩妝知識累積,而且他還有非常強的現場直播的情商,他知道如何巧妙地去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
3)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李佳琦一天可能得試上百隻口紅,而且他經常是塗到十幾隻時,嘴唇就非常疼了,嘴唇除了吃飯的時候,就要塗潤唇膏,甚至他還為嘴唇買了保險……
想知道李佳琦的更多成功秘訣?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李佳琦」,獲取他的更多最新動態!
我相信在中國網紅里,不能說有一半像李佳琦這樣,可能怎麼著也有20%至30%像李佳琦這樣的網紅——表面光鮮的同時,忍受的也非常多。但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沒有人說。
大家都覺得「網紅經濟」「網紅帶貨」是屬於新媒體的一部分,但網紅為什麼不充分使用新媒體把自己的個人價值品牌延續下去?
在看到這篇稿子之前,我本人也對網紅持比較負面的態度——李佳琦靠這種方式火不長。但誰說,網紅只能有這麼長時間的生命力?
我們原來只知道李佳琦是網紅這個標籤時,我們認為他就是半年生命力,但我後來又知道他這麼多勵志的、勤奮的標籤之後,那李佳琦很可能會成為很多女士選擇彩妝的專業助手。
那為什麼李佳琦不到知乎去?現在他開了微信公眾號,為什麼並沒有那麼火?
在新媒體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運營手法,叫多平台運營。它是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向多平台要流量,然後把流量聚合在微信公眾號。
但當一個形象有強有力的標籤時,就完全可以把一部分用戶強有力的附著在微信公眾號里,長期進行銷售轉化。
那為什麼現在很多網紅不考慮使用真正的新媒體手法運營?原因有三個:
1)視頻帶貨比新媒體做原創一個字一個字往上寫的方式快多了;
2)很多網紅經紀公司,想的不是樹立網紅的石碑,而只是樹立一時的口碑,因為後面還有連續不斷的新人準備出頭,這是網紅公司的邏輯,但作為李佳琦來講,為什麼不能給自己樹碑立傳呢?
3)結合第一點來說,就是原創內容太麻煩,而且速度太慢。現在李佳琦的團隊已經有二三百人伺候他做直播。那他現在做原創,能不能快速變現?不能。那對這個網紅經紀公司來講有什麼好處?沒有好處。那為什麼要干?
但我認為,當有一天那些有錢的、已經出名的網紅,能夠採用自己的團隊,在新媒體里鍛造自己強有力的、能讓自己延續生命力的標籤,讓自己和和粉絲之間形成的信任持久下去,這樣才是未來為「網紅」這兩個字正名的東西。比如,現在幾乎活躍在各個新媒體平台的papi醬。
網絡紅人不是負面詞,它只是一個定義,負面詞或正面詞,誰去附著?應該是做網紅的人來附著。
「媒玩兒」,是由雲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群熱愛新媒體的年輕人,搭建的新媒體知識答疑公眾號。他們通過代運營的60多個公眾號,新零售、原創KOL的嘗試,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體方法論。新媒體,有問題,找媒玩兒!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