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的秋天,在黃河風情線上,金城的秋意在黃河水裡蕩漾著

2019-09-23     飛鳥行走

說起蘭州,在每個人心中大抵都有一個自己的模樣。

蘭州位於祖國西北,處於隴東黃土高原的西部,市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這裡是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區,境內大部分地區為海拔1500~2500米的黃土覆蓋的丘陵和盆地。這裡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是著名的絲綢之路重鎮,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生活在這裡,總有一份榮耀閃耀在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自豪感,和對歷史的敬畏之情。

以前總覺得蘭州的四季流轉的太快,可能是因為自己每天快節奏的生活所致,來不及感受周遭的變化,就已經被時間的洪流推向了另外一端。我是一個喜歡秋天的人,因為兒時總會在田野中自由徜徉,在秋日暖陽中靜靜地感受著豐收的喜悅,那種美妙的滋味至今仍然迴蕩在我的心田,讓我知道什麼叫付出與收穫。

蘭州的秋天,在黃河風情線上,金城的秋意在黃河水裡蕩漾著

蘭州的秋天和別處有所不同,它是熱烈而豪放的,又有點柔美,說不出蕭瑟,但卻也風情萬種。這裡的秋天來得有些悲涼,但卻也安靜,仿佛在無聲無息之中,你就已經置身在了荒蕪或者豐收的境遇中,這種境遇有點像人生,但是卻沒有人生那麼無常。

蘭州的秋天像個漢子,熱烈豪放,大抵是因為它處於祖國地理位置的第二階梯上,地勢西高東低的祖國,造就了蘭州的雄渾和豪邁。這裡生活著西北粗獷的漢子,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集聚區,毗鄰西寧,銀川,北接內蒙,看著地圖上的蘭州,真可謂四通八達,由此這裡的秋天就像它的懷抱一樣寬廣和豪邁,像一個正直的男兒,蒼涼而溫暖的內心裡盛滿了大大的一片海洋。

當然蘭州的秋天也有細膩溫婉的時候,在黃河風情線上,更為明顯。記得自己很喜歡站在黃河岸邊,看著滔滔黃河水,不停流動,那種自然的節奏,寧靜而美麗。如果是在秋天,在秋風中還可以看著枯黃的野草伴著渾黃的黃河水一起搖擺,那種和諧和寧靜像草原吹過的風,又像多彩的晚霞,讓人心曠神怡,安然而平靜。

漫步在黃河風情線上,南北濱河兩岸的秋色連綿,遊人如織,來自五湖四海,各種膚色,燦爛的笑容,伴著秋風陣陣,像春天的朝陽。走在中山橋上,再看黃河,再看蘭州,是一種敬畏,來自歷史和人文,來自自然和此時此刻的自己,這裡的金戈鐵馬,血雨腥風,如今已湮沒在了歷史中。中山橋對面就是白塔山,本想著攀登上逛一逛蘭州碑林,俯瞰下金城蘭州秋日的丰姿,可是車水馬龍的喧鬧又讓我轉身沿著黃河岸繼續走著,因為這流動的水,總是能夠讓我有一種向前的動力,雖然也想站在高處,不畏浮雲遮望眼,但是現在還是力不從心,只能走好眼前的路了。

蘭州的秋天,在黃河風情線上,金城的秋意在黃河水裡蕩漾著

去年我去過江南,感受過江南的秋天,當我漫步於蘇州園林之中,踟躕在白牆黑瓦的江南小鎮里的時候,我的心也被水鄉婉約的情姿所感染,那種只有在電影中才可以看到的畫面,活生生地出現在你的視野中的時候,你會覺得這種震撼仿若初見大海。

江南的秋天,或許只有在蘇州才可以領略到。這裡的秋天,美得精細,像一個初浴後的小姑娘,溫婉、端莊,又透露著嬌羞。沉醉在江南的秋風裡,柔情俠骨悵然於胸中,江南的秋天就是婉約詞句的流動。「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種幾千來詩意而唯美的句子,仿佛仍然在楓橋夜泊的江面上迴蕩著。寒山寺的香火依舊繁盛,無上清涼四個大字,依然擲地有聲,寺廟裡坐落著的大鐵鐘,仿佛在吟唱著歲月的滄桑,池塘里的神龜不知存活了多少年,在滿是遊客影子的水裡,搖曳飛翔,偶有一片黃葉落入水面,驚擾到了池中的錦鯉。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江南是個好地方,但是那裡對我而言,我只是個過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總覺得自己是個旅人,羈旅他鄉,我卻難捨故土,所以我生活在蘭州,這個離家最近的城市裡。在蘇州去了山塘街,同里水鄉,爬了靈岩山,又去了天平山看了紅葉,總之江南的秋色也算是盡收眼底了。從上海虹橋機場轉機到了西安,感受了漢、唐的風韻,又坐了高鐵回到了蘭州。

匆匆的旅行,卻收穫到了許多,這好像是一種恩賜,註定我可以在異地它鄉迎來生命的覺醒。這個覺醒讓我懂得了感恩和敬畏,這個世界五彩繽紛的美麗背後是多姿多彩的靈魂在支撐,時間在沉澱,陽光,愛和雨露在沐浴與灌溉。

此刻我在過去的時光中行走,仿若看到了流年背後的自己,在一步步地前行,一點點的成長,和成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QSoZG0BJleJMoPM4m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