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HR問「你還有什麼想問我?」時,什麼問題絕對不能問?

2019-07-22     人生充電堡

今年上半年相信職場人都過得不太安穩。

前有京東「末位淘汰」,後有知乎人員調整,再有網易嚴選「精簡團隊」,更有滴滴裁員2000人。

接二連三的壞消息令大家人心惶惶,懼怕下一秒就輪到自己「被優化」。

於是,各路人馬開始接連不斷地投遞簡歷,馬不停蹄地去參加面試,希望能在原公司有任何風吹草動之前,早早地找好下家。

連我那個做HR的朋友也不禁吐槽說:「這半年人員流動太大,每天要見至少10個候選人,這下本季度的KPI估計能超前完成!」

在一場又一場別開生面、鬥智斗勇的面試中,應聘者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利用一切面試官提問的機會,把經過美化再優化的簡歷和經歷、實力與能力進行展現,希望能在面試官前留下最好的印象、取得最大的肯定,最後當然是順利拿下這個夢寐以求的offer。

只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在一場面試接近尾聲時,很多面試官都喜歡問這樣一個問題:「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嗎?」

01 答好這個問題有多重要

多數應聘者在經過之前幾番與面試官的對話互動中,已經絞盡腦汁了。這下子,面試官突然給自己拋出一個主動權,一下就懵了。甚至都以為這是一個面試過程中的客套環節,所以隨便對待。估計稍微有點急智的應聘者,會隨便問一些例如上下班時間、保險這種,感覺普通又不易出錯的問題,應付過去,更有好些應聘者,還會不假思索地說「沒有」。要知道,在面試這種重要的溝通場合中,簡單直接的回應可不是最好的選擇。

面試本是一個雙向選擇、互相了解的過程,只有雙方了解清楚,才會有後續更好的合作機會。

「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嗎?」,是整場面試中,你作為應聘者唯一有著絕對主動權的一環。面試官希望通過這個環節考慮你對本公司是否真的有興趣,是否對崗位有想法,是否願意長期發展,也一定程度看出你的價值觀是否與本公司契合。同時也是能讓你去主動掌握未來僱主更多信息、判斷這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職業發展的最佳途徑。

所以說,這個問題,可能是一道送分題,更是一道送命題。估計它也就僅次於「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你救誰?"這個千古難題了。

問對了,就算你前面的表現不能令面試官表示特別滿意,也能夠通過這個環節提問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讓面試官對你有所改觀。而如果本身面試官對你比較認同,那這就是你大大的加分項,甚至能升華你這次的面試結果和評價。

用我HR朋友的說法就是「提問即見格局」。

02 為什麼大多數人答不好這個問題

實際上很多應聘者大多不願意在這個環節問問題,但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面試過程中沒有一個環節是多餘的。

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般來說出現這種狀態的應聘者分為以下四種:

1. 覺得自己作為應聘者,是被選擇的一方。好不容易在茫茫的簡歷庫里被招聘公司撈出來得到面試機會,已經是招聘公司對自己的「賞光」了。自己並不具備足夠的條件去跟應聘公司再去聊更多的東西、談更多的條件,而是認為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招聘公司的手裡。

2. 一個應聘者,肯定有一種急於找工作的心態。他們基本上是大概看了一下崗位的需求,跟自己的目標和經驗是契合的,就覺得差不多了,完全沒有想要好好了解這家招聘公司的情況是否適合自己。倒是覺得先拿到offer、得到工作最重要,擔心問得多會延長了面試官考察自己的時間,令面試官先前可能決定錄用自己的考慮發生變化,導致自己失去了職位。

3. 有的應聘者會對這個環節抱有消極心態,覺得自己問了又怎麼樣呢?知道了又怎麼樣呢?反正到最後問了也沒辦法改變公司的任何狀態。而發問得過多,反而讓面試官覺得自己很難纏,或者在挑剔這個公司,以至於影響了這次面試的結果和印象。

4. 而更多的人,則是怕問多錯多。怕自己提出的問題會顯得對這個公司沒有足夠了解或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來面試,到最後不但不能加分,還引起面試官對自己職業規劃和職業素養上的懷疑和反感。

03 最不能問的三大雷區

以上,其實「提問」和「提問好」這個重要性已經顯而易見了,那麼我們來說說有哪些一問就尷尬,問了就「涼涼」的問題。

1. 不要問那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或者說,不要為了「問」而問。特別是那些度娘能搜到的信息、公司官網簡介、招聘信息有介紹的,都會顯得你非常沒水平。況且這些信息面試官在開始面試的時候也會大概跟你進行介紹,你再問就顯得很多餘,更體現了你在面試前並沒提前準備或思考。

2. 不要在這個環節里問個人利益的問題,而是應該在前面面試官跟你談薪資問題的時候進行溝通。如果你再在這個環節里提問,就會給面試官一種衝著工資來的印象。況且一個錄取者最終的薪資或福利級別,都會由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後期進行商議而確定,不可能在這個面試中給出回應。

3. 還有,請你hold住那些想要另闢蹊徑,實則在給對方挖坑的問題。比如知乎上一些網友 傳授的 「你覺得這個公司怎麼樣」、「我很好奇,你最不喜歡公司的哪一點?」等提問「必殺技」,這類型其實是屬於面試官完全回答不出來或者很難回答的提問。還會讓面試官對你的「雙商」發出質疑,也徹底讓你這個本以為能「出風頭」、令人「眼前一亮」的做法成為這次面試最大的敗筆,被「必殺技」反殺。

面試是一件應該嚴肅對待的事情,它其實是讓你體現你具備為未來公司或領導發光發熱的一次表現。在提問這個能充分掌握主動權的環節,應聘者需把握好這個機會,既不能啞口無言一笑帶過,也不可衝口而出想問就問。而是應該站在面試官的角度來思考並進行準確的表達。這既是對所應聘的企業負責,更重要的也是在對自己的職業未來負責。

珍惜面試機會,珍惜面試中的每一分鐘,這就你當下的舞台,你的目標就是要在這舞台上魅力四射,拿到最心儀的off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AAaLWwBmyVoG_1Z4S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