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罰71億,為何市場還說是一個大利好?

2023-07-10     凱恩斯

原標題:被罰71億,為何市場還說是一個大利好?

上周阿里被罰71億,結果美股股價大漲8%,今天阿里巴巴港股繼續上漲。被罰之後股價大漲,市場把這個理解為靴子落地,這次被罰好像是宣告了三年的整改結束。

在螞蟻集團向上交所科創板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被叫停後,2021年11月螞蟻集團宣布了借唄品牌隔離,花唄完全歸屬螞蟻銷金,專注中小額,額度在一萬元以內,2022年1月份,上線三年的網絡互助平台相互保正式關停,4月份支付寶和網上銀行切割,同時,螞蟻集團表態,將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實現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

這裡面,可能相互寶大家比較熟悉,相互寶有點像眾籌,芝麻信用分數達到650分以上的會員可以加入相互寶,獲得100多種大病的保障。然後螞蟻在「相互寶」里收取10%的管理費,剩下的90%則會全部賠付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意味著「相互寶」的賠付率能夠達到90%,這樣的賠付額度應該是比部分保險公司理賠的都要高了,很多人都願意去用,不得不承認這相當於建立了一套信用體系,降低了金融產品幫助社會的成本。但大數據的另一面也帶來了巨大的隱私風險、金融風險甚至社會風險。

這幾年螞蟻積極對內進行合規化改革,關停了許多重要金融業務,重點落實在像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在支付方式上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這就是斷開了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連接,糾正在支付鏈路中嵌套信貸業務等違規行為。

再比如,修正自身的金融屬性。螞蟻集團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全部納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監管,健全風險隔離措施,規範關聯交易。整改了一些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控制高槓桿和風險傳染。管控重要基金產品流動性風險,主動壓降餘額寶餘額。

螞蟻之困困在何處?

幾年前螞蟻集團的估值非常高,馬上就到萬億元了,當時2018年C輪融資的時候,估值達到了9600億元,螞蟻接觸到金融之後,像數字支付、數字互聯、數字金融和數字科技,並且把金融做的越來越大,它依託的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等最先進的要素。但是這些金融技術金融平台確實給當時的大眾帶來了一些便利,不然不會有那麼多人選擇在餘額寶、相互寶,甚至有些人買基金都在支付寶這個平台,推動了金融科技創新,為大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普惠的金融服務。

不過背後的風險,我們也都看見了,比如在借貸業務上,這裡特別是小微企業貸款。因為信息不對稱和風險評估不準確等因素,導致了一些借款人無法按時還款,給螞蟻集團帶來了不良資產的風險。再者,螞蟻集團在理財業務中也存在風險轉移的問題。螞蟻集團利用合作夥伴提供理財產品,可在產品信息披露和風險評估方面存在不足,出現一些高風險的問題。

這類問題很多,還有螞蟻集團利用創新金融科技產品和服務,有鑽法律漏洞的情況,像在支付業務中,螞蟻集團通過與銀行合作,將支付業務轉化為第三方支付,規避了銀行監管的限制。

這也引來了監管部門的關注,意識到,若是不加以制止,螞蟻金服可能會給整個金融市場帶來不良的後果。於是,監管部門開始對螞蟻金服進行嚴密的監管。其實不僅僅是螞蟻,像騰訊財付通在整改中也被發現存在違規、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

螞蟻之解,又如何解?

之前國家也對螞蟻金融業務做過調整管理,螞蟻也在借鑑政策的優勢,整改也多是圍繞消費金融領域,降低自有業務的槓桿率。也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引入國資。

當時有著國資背景的杭金數科和重慶農信集團參與了螞蟻集團的此輪增資,且杭金數科的出資額僅次於螞蟻集團。杭金數科由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杭州金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股權穿透後其實際控制人為杭州市人民政府;重慶農信集團則由重慶供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全資控股,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隨著國資開始對螞蟻金服進行投資,成為了其重要的股東之一。

國資在螞蟻的管理體系不是最大的,可在保障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的情況下,具有一票否決權,以至於在實際運營中還是有一些話語權的。

螞蟻消金將由螞蟻、國企和民企共同管理、共同承擔風險、共同分享成果,兼顧了審慎經營和金融創新的原則,隨之風險也得到處理。另外的好處就是,隨著國資的加入,螞蟻金服的業務逐漸恢復了正規,花唄、借唄等產品再次推到大眾面前。

但這次整改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螞蟻集團的營收,像2020年的時候,微貸科技平台業務占據了集團總收入的39%,是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而當這些分業務被併入了螞蟻消金之後,螞蟻集團只持有螞蟻消金一半的股份,直接的攤薄了這些營收。

之後螞蟻金服也有了轉變,開始加大對科技的研發投入,研發出一些智能化金融產品。向科技進發,也讓螞蟻金服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用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上面我們提到螞蟻在修正自身的金融屬性,因為螞蟻集團目前還沒拿到徵信牌照和金控牌照,獲得金融控股牌照是螞蟻集團合規的最後一步。平台越大,生態越大,可能會引發越來越多的問題,這是很多平台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螞蟻如此,騰訊、京東如此,美團也如此。

今年五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揭牌儀式上,黨委書記李雲澤提到這樣一段話,「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努力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大力推進央地監管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擔當負責、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積極營造良好的金融法制環境,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築牢守衛國家金融安全的鋼鐵長城。」

提到了監管空白以及盲區,金融控股公司肯定是其中之一。到去年八月份,由央行批准設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共有3家,分別是中信金控、北京金控,還有招商局金控,已經受理申請的有光大集團和萬向控股。其中4家都是國有金控集團,民營金控集團只有萬向控股一家

現在還有很多金融控股集團,仍在無證駕駛狀態,比如平安集團、騰訊金融業務、蘇寧金融業務、京東金融、螞蟻集團等。

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應該也是監管對螞蟻集團的要求之一。利用持股、收購,螞蟻集團手握多個金融牌照,像網商銀行持有銀行牌照、天弘基金和螞蟻基金銷售公司持有基金牌照,眾安保險、國泰產險、信美人壽相互保險、上海螞蟻韻保保險代理、螞蟻保保險代理則持有保險方面的牌照,支付寶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借唄和花唄持有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牌照。此外,2019年螞蟻集團還獲得了香港的虛擬銀行牌照。

螞蟻集團這類平台金融,未來一定是要在合規的框架下進行業務的,監管和管理的最終目的不是取締他們,因為平台經濟的優勢還是很大的,有利於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技術和產業變革朝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進,有助於貫通經濟循環各環節。是為了保護大家的利益,讓平台經濟發揮更大的作用。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58143cad6e4964844a350324da2b0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