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混動模式」的HIFI小尾巴嗎?展開聊聊山靈UA5

2022-03-28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你聽說過「混動模式」的HIFI小尾巴嗎?展開聊聊山靈UA5

之前在寫Hidizs的DH80S的時候,我就有預想過會有UA5這種混合電源輸出模式的小尾巴推出,而山靈作為第一個打造這類產品的廠商,我倒是毫不意外。和DH80S不同的點在於,DH80S使用的是單一內置電池輸出模式,可以無視手機供電質量的優劣,而UA5除了傳統的手機直通供電模式以外,也提供了混動模式來分離UA5中數字/模擬部分的供電,能提供模擬部分6小時的續航時間。

為了能夠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UA5的電池工作模式,我再用更簡單的語言闡釋一下,以接駁手機為例:

1、純直通模式,此時手機同時提供數位訊號和電源,和傳統小尾巴無異

2、混動模式,UA5電池有餘電的前提下,手機不僅提供數位訊號,也給UA5的數字硬體(主控、FPGA)部分進行供電,而UA5的模擬部分(DAC、AMP)則由自身電池供電,起到一個非常科學的、高HIFI標準的電源分配模式

3、低電量混動模式,當UA5電量低時,則進入傳統的手機直接供電模式,並開啟涓流充電,當UA5電池充至50%或者重新拔插UA5時,恢復普通混動模式

曾經我很自豪地和一個圈外發燒友介紹過我們隨身HIFI領域的小尾巴產品,硬體水平和聲音水平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並掏出了一個樂彼W2給他試。他使用的是某愛國牌手機,而且也是當年的旗艦款,但當他吐槽怎麼底噪滿天飛時,我也陷入了無盡的尷尬之中......把自己的VIVO換給他自後,他才開始嘖嘖稱讚。要知道,作為一個實測信噪比達到130dB的小尾巴,居然也能夠在手機上聽出底噪來,糟糕的供電和數位訊號輸出,供電其實背的鍋要更大,不論是輸出電壓還是電源信號的純凈度都起到了災難性的劣化作用。

同樣,作為博主來說,我也提醒過很多次大家小尾巴的音源也很重要,三星、VIVO的輸出質量自然是標杆,蘋果雖然功率有限制,但聲底也很乾凈,而PC的話雖然輸出功率 有所保證,但台式的主板供電純凈度也是個問題,我使用的XPS13、M1 MBP倒是沒什麼問題。所以,同一款小尾巴買到手,大家庭到的聲音依然可能是五花八門的。DH80S這種純電池供電的「大尾巴」,一定程度上能夠在不同的音源設備上輸出相當穩定的聲音。

而UA5這樣的體積如果做純電模式肯定達不到理想的續航效果,就像Smart這種體積的車如果做純電,就別想有什麼實用性了。山靈選擇的方案是「混動模式」,在解碼、耳放這些關鍵的部分使用自身的電池供電,從而在HIFI硬體上能夠保證穩定的輸出, 而不涉及到音質核心的主控、FGPA等部分則由手機來供電,所以說幾乎達到了一個體積-供電-續航的最優解。混動模式下可以達到6小時的模擬輸出續航,涓流充電模式也對於手機電量的損耗儘可能地小。如果你使用的是平板、電腦等不用擔心續航的設備,完全可以放心把充電模式給打開,因為從我的個人聽感來說,開啟充電後的聲音劣化並不明顯,雖然看似混動模式好像需要費點腦子去理解,但山靈的本意還是讓用戶在任何模式下都體驗到最好的聲音,複雜的電路設計交給他們,用戶只管隨便用就好

UA5也集成了很多山靈家的特色功能,比如通過按鍵+滾輪的操作實現單雙DAC的切換,也支持高低增益、濾波的切換、SPDIF輸出,而通過山靈官方APP也可以進行更便捷的操作,包括控制聲道平衡、息屏時間、螢幕顯示的180°翻轉等,但目前蘋果手機用戶暫不支持APP操控。

UA5的這篇文章因為我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的BUG耽誤了很久,最後是更換了測試文件才得以解決,完整的數據我放在下圖中。

平衡

單端

無負載

總的而言,從數據上來看,單端和平衡在16、32歐兩種負載的情況下均能保證比較高的功率輸出,而且16歐這種低阻工況下,UA5的指標劣化並不大,算是我比較高度認可的一個測試表現。單端的失真表現總體好於平衡、而且兩聲道的失真差異較小,平衡口在接近最高負載時的左右失真差異比較明顯,所以我選擇了兩聲道中高失真的那個數據記錄,這個工況對用戶來說倒是沒有什麼影響,屬於極限範疇。

而大家可能會關心,關於測試的條件使用的是直通模式還是混動模式,但實際上和兩種條件測試下的指標其實幾乎完全一致、甚至直通模式下的極限功率還稍大一些。而在聲音聽感上,兩種工況也談不上有什麼明顯區別,因此,雖然我鼓吹過我很認可這個結構、認為它是科學且實用的,但就產品論產品而言,UA5的混動模式在硬體核心方面指標沒有明顯的提升、聽感上有所區別,但並不是一耳朵的那種,如果你是UA5用戶,不妨自己多搭配、探索一下,歡迎留言分享聽感。但從綜合體驗來說,實測UA5處於混動模式時,對前端(手機、平板等)的功耗需求只有他家入門級UA1的一半不到,對於擔心小尾巴太「吃電」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痛點解決。

UA5的聲音表現,如果參照UA1/UA2的風格的話,相對於更傾向於後者一些,沒有明顯的HUFI傾向,空間開闊、密度較高,是比較跳脫和鮮活的聲音,人聲較為的清亮甜美,相對地是傾向於年輕化的人聲音色,聽一些老派流行歌曲會欠缺點醇厚度、但對於偏現代的錄音和絕大部分的亞洲系女聲都有相當入味的表現。如果非要把它的結構和聲音扯上關係的話,我覺得優秀的動態和背景黑度是最直觀的,它雖然沒有賣到樂彼W2的價格,但只談純凈度和動態的話可以媲美W2,輸在了順滑細膩感與中頻密度上。但事實上,UA5即便是開啟傳統的直通模式,其純凈度也依舊是非常之高的,力道大、但完全不粗糙的聲音。和近期被我盛讚過的Link2 Bal相比,UA5的結像沒有那麼纖細,保證了明顯的人聲貼臉感和口型清晰度,聲場的邊界更有彌散感。

在搭配性上,UA5驅動動圈耳塞會有很好的飽滿度與控制力表現,比如Dark Sky、Turii Ti,在搭配時避免高頻毛刺比較明顯、或者稜角過於分明的塞子即可。因為UA5在部分搭配下偶爾會有高頻亮度較大、能量感偏沖的聽感出現,像類似ProjectY、MEXT這類耳塞,聽起來是會有些累耳朵的。可以不嚴謹地概括為,UA5比較吃得住厚聲型的耳塞、並達到一個良好的互補,良好的電流輸出能力也讓它在小尾巴中算是擁有優秀的控制力、而且是基於能量感本身比較張揚的前提下。

UA5的體積,從圖片上來看,是比目前絕大部分的小尾巴要稍大一些,應該僅次於Clot的Cpone Pro了,對於配備了電池的設備來說,我個人覺得已經控制在了一個依舊便攜的程度內。作為首次使用混動結構的HIFI小尾巴,只看結果的話,UA5並不像是一個摸索式的產品、雖然混動模式對於聲音硬體指標聽感沒有明顯提升(但可以反過來說,也許山靈花了很大功夫保證傳統的直通模式也有很好的HIFI性能),但UA5自身的電池儲備和冗餘電量的設計,可以在儘可能少吃前端電量的同時、即便前端處在低電量下也能夠保證UA5自身穩定的供電需求,絕對是一個非常值得稱讚的點。我只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個人是看好這個硬體模式的,也很期待山靈未來在疊代產品中進一步開發這個結構的潛力,也許會是一個HIFI小尾巴突破現有瓶頸的、全新的設計風向標。

之前在寫Hidizs的DH80S的時候,我就有預想過會有UA5這種混合電源輸出模式的小尾巴推出,而山靈作為第一個打造這類產品的廠商,我倒是毫不意外。和DH80S不同的點在於,DH80S使用的是單一內置電池輸出模式,可以無視手機供電質量的優劣,而UA5除了傳統的手機直通供電模式以外,也提供了混動模式來分離UA5中數字/模擬部分的供電,能提供模擬部分6小時的續航時間。

為了能夠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UA5的電池工作模式,我再用更簡單的語言闡釋一下,以接駁手機為例:

1、純直通模式,此時手機同時提供數位訊號和電源,和傳統小尾巴無異

2、混動模式,UA5電池有餘電的前提下,手機不僅提供數位訊號,也給UA5的數字硬體(主控、FPGA)部分進行供電,而UA5的模擬部分(DAC、AMP)則由自身電池供電,起到一個非常科學的、高HIFI標準的電源分配模式

3、低電量混動模式,當UA5電量低時,則進入傳統的手機直接供電模式,並開啟涓流充電,當UA5電池充至50%或者重新拔插UA5時,恢復普通混動模式

曾經我很自豪地和一個圈外發燒友介紹過我們隨身HIFI領域的小尾巴產品,硬體水平和聲音水平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並掏出了一個樂彼W2給他試。他使用的是某愛國牌手機,而且也是當年的旗艦款,但當他吐槽怎麼底噪滿天飛時,我也陷入了無盡的尷尬之中......把自己的VIVO換給他自後,他才開始嘖嘖稱讚。要知道,作為一個實測信噪比達到130dB的小尾巴,居然也能夠在手機上聽出底噪來,糟糕的供電和數位訊號輸出,供電其實背的鍋要更大,不論是輸出電壓還是電源信號的純凈度都起到了災難性的劣化作用。

同樣,作為博主來說,我也提醒過很多次大家小尾巴的音源也很重要,三星、VIVO的輸出質量自然是標杆,蘋果雖然功率有限制,但聲底也很乾凈,而PC的話雖然輸出功率 有所保證,但台式的主板供電純凈度也是個問題,我使用的XPS13、M1 MBP倒是沒什麼問題。所以,同一款小尾巴買到手,大家庭到的聲音依然可能是五花八門的。DH80S這種純電池供電的「大尾巴」,一定程度上能夠在不同的音源設備上輸出相當穩定的聲音。

而UA5這樣的體積如果做純電模式肯定達不到理想的續航效果,就像Smart這種體積的車如果做純電,就別想有什麼實用性了。山靈選擇的方案是「混動模式」,在解碼、耳放這些關鍵的部分使用自身的電池供電,從而在HIFI硬體上能夠保證穩定的輸出, 而不涉及到音質核心的主控、FGPA等部分則由手機來供電,所以說幾乎達到了一個體積-供電-續航的最優解。混動模式下可以達到6小時的模擬輸出續航,涓流充電模式也對於手機電量的損耗儘可能地小。如果你使用的是平板、電腦等不用擔心續航的設備,完全可以放心把充電模式給打開,因為從我的個人聽感來說,開啟充電後的聲音劣化並不明顯,雖然看似混動模式好像需要費點腦子去理解,但山靈的本意還是讓用戶在任何模式下都體驗到最好的聲音,複雜的電路設計交給他們,用戶只管隨便用就好

UA5也集成了很多山靈家的特色功能,比如通過按鍵+滾輪的操作實現單雙DAC的切換,也支持高低增益、濾波的切換、SPDIF輸出,而通過山靈官方APP也可以進行更便捷的操作,包括控制聲道平衡、息屏時間、螢幕顯示的180°翻轉等,但目前蘋果手機用戶暫不支持APP操控。

UA5的這篇文章因為我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的BUG耽誤了很久,最後是更換了測試文件才得以解決,完整的數據我放在下圖中。

平衡

單端

無負載

總的而言,從數據上來看,單端和平衡在16、32歐兩種負載的情況下均能保證比較高的功率輸出,而且16歐這種低阻工況下,UA5的指標劣化並不大,算是我比較高度認可的一個測試表現。單端的失真表現總體好於平衡、而且兩聲道的失真差異較小,平衡口在接近最高負載時的左右失真差異比較明顯,所以我選擇了兩聲道中高失真的那個數據記錄,這個工況對用戶來說倒是沒有什麼影響,屬於極限範疇。

而大家可能會關心,關於測試的條件使用的是直通模式還是混動模式,但實際上和兩種條件測試下的指標其實幾乎完全一致、甚至直通模式下的極限功率還稍大一些。而在聲音聽感上,兩種工況也談不上有什麼明顯區別,因此,雖然我鼓吹過我很認可這個結構、認為它是科學且實用的,但就產品論產品而言,UA5的混動模式在硬體核心方面指標沒有明顯的提升、聽感上有所區別,但並不是一耳朵的那種,如果你是UA5用戶,不妨自己多搭配、探索一下,歡迎留言分享聽感。但從綜合體驗來說,實測UA5處於混動模式時,對前端(手機、平板等)的功耗需求只有他家入門級UA1的一半不到,對於擔心小尾巴太「吃電」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痛點解決。

UA5的聲音表現,如果參照UA1/UA2的風格的話,相對於更傾向於後者一些,沒有明顯的HUFI傾向,空間開闊、密度較高,是比較跳脫和鮮活的聲音,人聲較為的清亮甜美,相對地是傾向於年輕化的人聲音色,聽一些老派流行歌曲會欠缺點醇厚度、但對於偏現代的錄音和絕大部分的亞洲系女聲都有相當入味的表現。如果非要把它的結構和聲音扯上關係的話,我覺得優秀的動態和背景黑度是最直觀的,它雖然沒有賣到樂彼W2的價格,但只談純凈度和動態的話可以媲美W2,輸在了順滑細膩感與中頻密度上。但事實上,UA5即便是開啟傳統的直通模式,其純凈度也依舊是非常之高的,力道大、但完全不粗糙的聲音。和近期被我盛讚過的Link2 Bal相比,UA5的結像沒有那麼纖細,保證了明顯的人聲貼臉感和口型清晰度,聲場的邊界更有彌散感。

在搭配性上,UA5驅動動圈耳塞會有很好的飽滿度與控制力表現,比如Dark Sky、Turii Ti,在搭配時避免高頻毛刺比較明顯、或者稜角過於分明的塞子即可。因為UA5在部分搭配下偶爾會有高頻亮度較大、能量感偏沖的聽感出現,像類似ProjectY、MEXT這類耳塞,聽起來是會有些累耳朵的。可以不嚴謹地概括為,UA5比較吃得住厚聲型的耳塞、並達到一個良好的互補,良好的電流輸出能力也讓它在小尾巴中算是擁有優秀的控制力、而且是基於能量感本身比較張揚的前提下。

UA5的體積,從圖片上來看,是比目前絕大部分的小尾巴要稍大一些,應該僅次於Clot的Cpone Pro了,對於配備了電池的設備來說,我個人覺得已經控制在了一個依舊便攜的程度內。作為首次使用混動結構的HIFI小尾巴,只看結果的話,UA5並不像是一個摸索式的產品、雖然混動模式對於聲音硬體指標聽感沒有明顯提升(但可以反過來說,也許山靈花了很大功夫保證傳統的直通模式也有很好的HIFI性能),但UA5自身的電池儲備和冗餘電量的設計,可以在儘可能少吃前端電量的同時、即便前端處在低電量下也能夠保證UA5自身穩定的供電需求,絕對是一個非常值得稱讚的點。我只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個人是看好這個硬體模式的,也很期待山靈未來在疊代產品中進一步開發這個結構的潛力,也許會是一個HIFI小尾巴突破現有瓶頸的、全新的設計風向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45ef9b8cc3245d1bf65977e383e79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