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尿蛋白,別慌張,以下六點,清楚了解腎臟相關疾病

2019-10-27     走進醫師

尿中出現蛋白可分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先來說一下生理性蛋白尿,是機體在劇烈運動、發熱、寒冷、精神緊張等情況下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腎血管痙攣、充血,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而出現的蛋白尿。持續時間短,程度輕。

但是病理性蛋白尿可就不一樣了,可分為一下幾點,若出現一下幾點的症狀可考慮相關的疾病,千萬不可大意。

1腎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見,各種原因導致的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及電荷屏障受損,濾過的蛋白超過了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常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以及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狼瘡腎炎等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2腎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對低分子量蛋白質的重吸收減弱所致,常見於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腎小管酸中毒、重金屬中毒、藥物及腎移植術後。

3混合型蛋白尿:腎小球和腎小管同時受損所致,如腎小球腎炎及腎盂腎炎後期以及可同時累及腎小球和腎小管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4溢出性蛋白尿:血漿中出現異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質,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即屬此類,見於溶血性貧血和擠壓綜合徵。另一類較常見的是凝溶蛋白,見於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病等。

5組織性蛋白尿:腎組織被破壞或腎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多為低分子量蛋白尿,以TH糖蛋白為主要成分。

6假性蛋白尿:由於尿中混有大量血、膿黏液等成分而導致蛋白定性試驗陽性,一般不伴有腎本身的損害,腎以下泌尿系統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及尿內摻人陰道分泌物時尿蛋白定性試驗可陽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QgND24BMH2_cNUgvN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