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高管:我們和奇瑞一樣,明天就不客氣了!

2023-11-22     汽車扒一扒

2024年,馬自達要當卷王之王。

我可以理解副總裁鄧智濤說的這句話是鼓舞軍心,也可以理解為是「望梅止渴」,對於馬自達團隊以及經銷商來說,太需要這種鼓勵了。

廣州車展上,鄧智濤表示馬自達將會在未來的市場中開卷,並且要卷到極致。

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速度非常快,被不少人定義為「內卷」,對於企業來說運營壓力巨大,但這種卷不僅僅是方向精準、產品高質量進化、價格向下的卷,更是一種重新定義企業價值、品牌價值的重要機會。

在這個市場中,捲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重要的標籤,那就是重新定義了自己。

比亞迪可以說是第一家開卷的企業,拋棄了所有的純燃油車業務,將PHEV和EV技術推向了市場,先拿自己開刀,推出了全新序列,並且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銷量增長的背後,企業擁有巨大的生產優勢,均攤前期的研發成本、中期的生產成本和後期的改款成本,這樣才能精準的卷。

換句話說,想要卷,是要有資本和技術的。

馬自達連續多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核心的根本是沒有在中國市場中推出適合國內需求的產品,無論是電動化、智能化還是年輕化、家用化屬性,馬自達做的其實都不好。

今年上海車展上,馬自達推出了全新的CX-50 HEV版車型,裝備豐田的THS混合動力系統,定價19.58萬。

從目前的規划上來看,沒有看到太多馬自達的新技術、新產品出現,更沒有看到馬自達有全新的品牌定義出來。

今年6月,全新的馬自達登場,下調價格加入到價格戰中,入門車型8萬多,頂配車型14萬,的確做到了卷,但也只是在價格層面單一的捲動,產品力方面智能化、電動化、家用表現並沒有明顯的改變。

半年前的上海車展上,馬自達表示在國內市場要有戰略變革,根據規劃是在國內研發和生產電動汽車,包括EV以及PHEV車型,產品將會由馬自達和長安協作完成。

不久前,馬自達在國內市場大量招募了電動化和智能化的人員,以求在新品研發上注入新的機會,這說明馬自達的確也在做準備了。

從過去半年的準備來看,馬自達在產品定價、新品規劃、人才引入以及未來的新產品規划上,的確相比於2021年、2022年有很大的變化,但也需要理性的看待,馬自達在未來的乘用車市場中壓力依然不小。

一方面,渠道方面是否能夠等待馬自達全新的產品落地,另一方面,在崛起速度迅速的中國品牌面前,馬自達在喪失了品牌光環之後,未來一定也是需要拿出巨大的誠意才行,比如說價格短暫性「倒掛」、拼續航、拼智能、拼NOA等等。

鄧智濤表示,馬自達擁有不錯的血統和歷史,操控、安全、運動文化都非常出色,但這些同樣是中國品牌的優勢點,和馬自達相比,中國企業擁有更好的轉型速度,也擁有更好適應中國市場改變的態度和誠意。

而且,中國本土企業大多數都是獨資,成本控制、利潤分配以及話語權都更有優勢,合資企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就是雙方矛盾難以解決,溝通是否順暢決定了產品落地的速度和產品力、定價。

在未來的市場發展中,馬自達需要協調的就是雙方在未來產品設計、規劃、定義上的問題,不過想要真正的卷出高質量路線,馬自達想要成功需要很大的努力,而不是鄧智濤的一句話。

不久前,奇瑞尹同躍同樣說出了這句化,到明年奇瑞就不客氣了,這建立在奇瑞單月銷量破20萬的成功基礎上,擁有大量技術儲備,智能化、電動化、品牌標籤優秀,而且生產成本均攤更有優勢,對於馬自達來說,明年開卷和尹同躍的「不客氣」意思相同。

但,馬自達真的有破局的實力和未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3953f332c7e1116b6e4f75e7b7d4a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