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特斯拉越來越便宜,國產車卻越來越貴?

2023-10-25     汽車扒一扒

特斯拉股價以及毛利率繼續降低的事件,在網絡上又一次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今年以來,特斯拉旗下多款車型進行不同程度、多次的調價,馬斯克通過降價的方式來拉近與更多潛在用戶的距離,的確在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銷量迎來了不錯的增量,但自第三季度以來特斯拉的銷量卻出現了疲軟的情況。

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43萬台,不過好在前三季度累計交付了超過130萬台電動化產品,高於去年同期。

根據馬斯克的解釋,今年是特斯拉重要的一年,既會切換新老產品,還會有新的技術登場,所以工廠升級、停工問題比較明顯,引起了交付量緩慢的問題,但特斯拉的全球銷量180萬目標並不會發生改變。

01 特斯拉在降價

其實從全球市場分布、單車價格、單車盈利能力幾個點綜合分析,特斯拉是在這個級別中最成功的純電動品牌,按照傳統企業規劃,特斯拉已經成為了標杆。

但馬斯克的調整依然非常迅速,最新一期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的凈利率明顯下滑,只有7.94%,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其凈利率甚至要比豐田、奔馳、寶馬還要低。

於是特斯拉不行了的言論在網上炸開了鍋。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企業的發展動能不僅僅要看凈利率,還要看負債率,特斯拉的負債率是全行業最低的,只有40%,相比之下豐田60%、奔馳76%以及大眾70%的負債率一定會拖累毛利率,研發能力也會變弱。

特斯拉的凈利潤雖然降低,但其在研發上的投入卻不變,相反負債率較低的問題還能體現在高市值上。

目前來看,特斯拉的單車成本已經降到4萬以內,至少還有5000美金左右的降價空間,伴隨著中期改款Model 3、Model Y的登場,特斯拉的單車利潤其實還會有反彈。

從結果上來看,特斯拉在國內的定價其實在有秩序的下調,為的就是用精簡化的生產方式來提升生產效率, 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單車價格搶奪有效市場。

02 自主品牌在漲價

自主品牌的漲價非常容易理解,在電動化的大風口中,自主品牌必須要抓住傳統市場中向上發展的重要機會,打破傳統BBA品牌製造的消費壁壘。

一方面,是產品越來越豪華,技術越來越主流,同時配置、安全、服務也更加周到,這些都需要高成本來支撐,越來越高定價的自主品牌其實打破的就是傳統BBA的燃油車消費壁壘。

另一方面,的確在使用感受上,電動化有太多的技術路線可以走,800V、900V、碳化矽、自動駕駛輔助等等這些技術都是遙遙領先於外資品牌,是能夠創造更好用車生活的。

自主品牌定價高,更重要的意義是承擔中國電動化產業排頭兵的使命,三電、自動駕駛輔助都已經逐步構建成一套體系,成為世界級供應商巨頭,所以我們的研發投入更大,均攤在單車上的成本也會更高。

從產品端來看,中國的電動化、智能化汽車也的確是世界最強,打破的是傳統燃油車技術壁壘路線。

特斯拉的低價策略也有其自己的發展規劃,用更高效率、快速的生產方式,合理、有針對性的服務有需要的用戶群體,在此之下降低成本的調價也非常能夠被理解。

未來的局面一定是十幾萬的特斯拉和幾十萬的中國品牌相互碰撞、取捨、抉擇的大市場,沒有誰對誰錯,只有選擇不同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d736a31971ed84cf4ca02c17bd496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