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黃金吃法,炒蛋只能排第三,前兩名你絕對想不到……

2022-03-16     美食導報

原標題:韭菜的黃金吃法,炒蛋只能排第三,前兩名你絕對想不到……

導報君語

廣東人喜愛韭菜是有原因的,除了物美價廉,「韭」還與「久」同音。因此,韭菜被賦予了「長長久久」的寓意。農曆二月是葉韭收割的時令,此時上市的韭菜鮮嫩可口

韭菜可以烤著吃、炒著吃、剁成餡料煮著吃,但最常見其實是——蘸著吃!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小韭菜是如何成為「大醬」的?

【溯源】

做餡、蘸醬、熱炒樣樣行

人們常說「正月蔥,二月韭」,這句話正講出了韭菜的最佳食用季節:早春二月的韭菜碧綠鮮嫩、香氣濃郁、品質上佳。

查閱有關資料後發現,春韭菜,按供食部分不同,分根韭、葉韭、花韭和葉花兼用韭等類型,廣東人多食用葉韭、花韭、韭黃,「二月韭」指的是葉韭。

韭菜味道非常鮮美,還有獨特的香味。這種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還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不過,硫化物遇熱易揮發,因此烹調韭菜時需要急火快炒

於是,酷愛小炒的廣府人,熱衷把韭菜做成韭菜炒雞蛋、韭菜炒河蝦等時令美食。

不過,炒韭菜其實並不是主流吃法:在全國範圍來說,韭菜的第一大吃法是做餡料,包括做餃子、粄、粿等。

在潮汕的小吃薯粉粿、無米粿、紅桃粿、春卷等中,都要用到韭菜;在客家地區,也有韭菜粄等。

第二大吃法,則是做韭菜醬,用料包括葉韭、花韭等。北京、山東、四川、重慶、西北一帶,有涮火鍋時蘸韭菜醬的習慣;在廣東,粵西、粵東一帶,也有不少地方流行韭菜醬。

那麼,為什麼好好的韭菜不吃,非要把它做成醬呢?

【搭配】

韭菜+鹽 真的不簡單

想了解韭菜醬,首先就得知道它到底是種怎樣的食物。

韭菜在食物屬性上大致分兩種:一種是蔬菜,一種是調料,前者不用多說,後者就和蔥、姜、蒜一樣。

作為調料時,韭菜又大致分為兩種醬料模式:一是以花韭為主材製作的韭菜醬,二是用葉韭的碎末搭配一些調料製作成蘸料。

其中,花韭韭菜醬多出現在每年7月韭菜開花時,把韭菜花清洗乾淨,加鹽磨爛以後密封儲存。在我國西部、北方尤為盛行,被譽為火鍋必備調料之一,粵西、湘南、雲貴一帶亦有。

第二種韭菜醬,其實並不能稱醬,而是純粹的蘸料,流行於南方尤其是潮汕、贛南等地,做法多是葉韭切碎後加鹽水即成,看起來就是一碟「清湯韭菜」,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普寧地區的炸豆乾,其標配蘸料就是這一種。

無論是用韭菜做成哪種蘸料,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只要韭菜和鹽混著,它就能成為好吃的蘸料

看上去,是不是特別簡單粗暴、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但是可別小看了它!

廚師兼營養師的塗志成介紹,韭菜加鹽這種簡單的組合,有複雜的物理和化學反應,鹽能加速韭菜內部硫化物的揮發,能放大韭菜的香味,所以北方的韭菜醬必須密封保存;而鹽水韭菜則要現做熱上,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韭菜的香味作用。

在烹制羊肉時,韭菜的味道正好可以掩蓋住羊肉的腥膻味道,增加羊肉的鮮味

在豆製品、米製品里,韭菜的硫化物(香味)可以和植物性蛋白質產生快速的化學反應,形成一種化合物,在味蕾上的表達類似於臭+甜的味道,非常有衝擊力

而鹽分不僅能作為增甜香味的催化劑,又有助於覆蓋臭味、提高舌頭對甜度的敏感。所以,雖然韭菜醬僅僅是韭菜+鹽的CP組合,但內里卻包含了極深的飲食智慧。

文圖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全媒體記者 馮睿峻

編輯&排版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融媒體編輯 木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71e3b879536e9de1abf24d2840605dc.html